云淡水暖
尊孔是有歷史的,尊孔也是有現實的,現實的就在眼前,關于這一點,以強烈詆毀義和團運動,宣揚八國聯軍是“正義”的而“名噪一時”的中山大學教授袁偉時先生有深刻領會。
2010年初,周潤發主演的電影《孔子》上演,《南方都市報》拉著袁偉時先生去捧場,然后大談觀感。電影院的場景令人唏噓,“記者與袁偉時相約趕往江南西路一家影院看《孔子》。不知何故,這家放映廳里連我們在內只有五個人,與此前報道的票房數額并不相稱。前排空空蕩蕩,與網絡上喧囂的評論、聲明恰成對比。”(南方都市報)
一個電影廳內只坐了寥寥數人,什么意思呢?孔子這個文化符號經過這些年來的竭力推崇,青年人不買賬,這可以理解,還不如看無厘頭的香港搞笑片呢,還有一個原因,一張電影票動輒50、80元,民工想看也舍不得,所以,孔子這個招牌就尷尬了一些,周潤發都沒號召過來。
袁偉時是主張全盤西化的,但是,因為“1974年,批林批孔批周公,巴金也寫下批斗文章《孔老二罪惡的一生》。袁偉時也被逼著寫批判孔子的文章。”(南方都市報),因為對“被逼”的不忿,所以,袁偉時先生的心態很矛盾,有點兒“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的味道。
有意思的是,袁偉時先生對中國的尊孔現象有一個總結:
“袁偉時:儒教是從明清時期起真正統治全中國。歷代王朝尊孔不奇怪;這是前現代中國的基本特征。奇怪的是,在鬧了革命、號稱推翻專制之后的民國時期,儒教的熱潮變本加厲,出現了一波又一波尊孔熱潮。…不光這些孔教吹鼓手涌動,官方也強力支持。從袁世凱、黎元洪到各個地方的督軍和社會名流,都發電報支持,將孔子捧到天上。康有為上書袁世凱:‘尊圣衛道,想公同心。’袁氏立即回電:‘比者大教凌夷,橫流在目……匪有大哲,孰為修明?’互相吹捧,肉麻得很。”(南方都市報)
大家都知道,袁世凱后來是稱帝復辟了的,后來被北伐戰爭所打到。有意思的是,北伐戰爭中得以上臺掌控中華民國軍事大權,后來搞4.12叛變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屠殺共產黨的蔣介石也跟袁世凱一樣尊孔,而且熱烈程度不遑相讓。
民國時期的尊孔,魯迅先生有過一篇作品“述香港恭祝圣誕”,這里的“圣誕”不是耶穌,是孔圣人的生日。
尊孔尊什么玩意兒呢?魯迅先生列舉了香港報紙上的報道為例:
例有新式對聯,貼于門口,而今年所制,尤為高超。今敬謹錄呈,乞昭示內地,以愧意欲打倒帝國主義者
(按:尊孔者自命與殖民者和帝國主義一伙,寫了對聯要羞辱一下“意欲打倒帝國主義者”,也即當時的革命者):
乾男校門聯:
本魯史,作《春秋》,罪齊田恒,地義天經,打倒賊子亂臣,免得赤化宣傳,討父仇孝,共產公妻,破壞綱常倫紀。
墮三都,出藏甲,誅少正卯,風行雷厲,鏟除貪官悍吏,訓練青年德育,修身齊家,愛親敬長,挽回世道人心。
坤女校門聯:
母憑子貴,妻藉夫榮,方今祝圣誠心,正宜遵懔三從,豈可開口自由,埋口自由,一味誤會自由,趨附潮流成水性。
男稟乾剛,女占坤順,此際尊孔主義,切勿反違四德,動說有乜所謂,冇乜所謂,至則不知所謂,隨同社會出風頭。
(按:尊孔者在男校門口號召以孔子為榜樣,與共產主義信仰為敵,維護封建“綱常倫紀”,而且,要不惜使用暴力,“墮三都,出藏甲,誅少正卯,風行雷厲”,殺人滅族在所不惜。
尊孔者在女校門口則大講三綱五常、三從四德,鼓吹女性須在男權社會百依百順,“此際尊孔主義,切勿反違四德,動說有乜(有什么)所謂,冇乜(沒什么)所謂,至則不知所謂”,女子為尊孔對三從四德決不可掉以輕心,“豈可開口自由,埋口(閉口)自由,”,女子豈可談自由。)
根據“香港孔圣會”的啟示揭示“一般學子。崇持列寧馬克思種種謬說。不惜舉二千年來炳若日星之圣教。摧陷而廓清之。其詆人也。不曰腐化即曰老朽。實則若曹少不更事。鹵莽滅裂。不惜假新學說以便其私圖。而古人之大義微言。儼如肉中刺。眼中釘。必欲拔除之而后快。孔子且在于打倒之列。更何有孔誕之可言。”,孔圣的粉絲們對當時的青年人的不尊孔,不信孔可謂痛心疾首。草民以為,不是“種種謬說”如何厲害,而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現實教育了他們,尊孔救不了中國,必須追求救中國的新路。
今日的尊孔者們,恐怕不敢說比魯迅先生看到的尊孔者們更為“正宗”吧?魯迅先生的文章發表于1927年,正是蔣介石公開反共的時間。這個香港孔圣會的公告,可以說是概括了尊孔的最基本的內涵:維護封建“綱常倫紀”、維護三綱五常、三從四德。至于今天的種種解讀,用一個新詞兒“神馬都是浮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