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應該說,食品安全是關乎民生的頭等大事。然而,令老百姓感到憂慮和防不勝防的是,這些年來遍及全國各地市場的有毒食品,從主食大米面粉到副食雞鴨魚肉以至佐料油鹽醬醋等,幾乎無所不包,層出不窮,屢禁不絕。虎年歲末,筆者曾在自己的幾個博客上轉載了一篇配圖說明文章——《怵目驚心!中國人常吃的55種毒食品》。文章發表后,在短短的一兩天時間里,爭相閱讀者少至近千人,多至近萬人,可見老百姓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關注程度之高。時下老百姓都在埋怨蔬菜等副食的物價飛漲,殊不知有毒食品對于民生的禍害遠甚于通貨膨脹,用“喪心病狂”和“罪孽深重”來形容有毒食品制作者牟取暴利的非法手段也并不為過。如此多的有毒食品和其他假冒偽劣商品在全國范圍泛濫于市井商場,實屬史無前例,世界罕見。為此,難怪乎老百姓都萬般無奈地哀嘆道,如今連食品安全都沒有保障,究竟還讓不讓我們活了!?
更為令人感到意外和觸目驚心的是,正當人們因無數有毒食品的泛濫而驚魂未定之時,竟然又有有毒有害的“人造雞蛋”悄然問世。
《南方都市報》記者日前發現部分公司甚至公開傳授人造假雞蛋技術,聲稱每只假雞蛋成本僅5—8分錢。一家公司還向記者演示了造假過程。但據專家稱,造假原料基本上是果凍配方,這些公司的目的系騙取培訓費。而人造雞蛋的主要原料是對人體極其有害的海藻酸鈉、氯化鈣、硬脂酸、食用色素、食用石蠟和氧化鈣。截至目前,已在武漢、成都、鄭州、濟南、淄博等地的市場上發現如上圖所示的人造毒雞蛋。近日央視也曝光了雞蛋造假的騙局。筆者于此順便提請當地食品安全監管部門能對此引起高度關注,并希望廣大消費者切勿上當受騙。
日前,《小康》雜志社聯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對全國12個城市開展公眾安全感的調查顯示,在社會治安、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執業安全、生產安全、財產安全、醫療安全、環境安全、婚姻安全、隱私安全、信息安全等11項安全指標中,公眾最為擔心的是食品安全,以72%的高比例拔得頭籌。報道稱,目前食品安全問題是中國消費者的最大不安,也是中國政府的一塊揮之不去的心病。另據報道,中國目前有40多萬家食品加工企業,其中90%是中小企業,還有很多是個體作坊,這對政府食品安全監督工作帶來巨大的挑戰。然而,筆者以為即使遇到再大的挑戰和困難,也要想盡一切辦法,刻不容緩地解決關系億萬人民群眾身心健康的食品安全問題。更何況,非法制作五花八門的有毒食品,完全違背“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殺人不見血的犯罪行為。
時下,人權問題是媒體上的熱門話題,而老百姓只是期盼食用無毒無害的食品,試問,世界上還有什么人權比老百姓維護自己生存權的人權更為重要的呢?如果不依法采取嚴厲措施解決食品安全問題,關注和改善民生豈非成了一句空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