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農業機械廠被兼并的遐思
陜西省西安農業機械廠是隸屬于西安市機械電子工業局的國有中二型企業。建廠于1950年8月, 占地面積178244平方米(其中生產區占地83894.66平方米),建筑面積123950.38平方米(其中生產區建筑面積50032.36平方米)。現在冊職工2015人,在崗職工1466人, 下崗職工549人全部進入再就業服務中心。生產能力:折合24行施肥播種機6000臺,折合小四輪拖拉機12000臺。 設備擁有量333臺(其中金切設備172臺,鍛壓設備56臺,鑄造設備33臺)。 總資產為12348. 3 萬元, 總負債為11872萬元。主要產品有24行、16行、14行、8行、7 行系列施肥播種機;15型小四輪拖拉機,2行-8 行系列輔地膜播種機。產品以“西北牌”商標著稱,多次獲國優、部優、省優、市優稱號。其中24行播種機兩次獲國家質量銀獎。
西安農業機械廠位于西安市新城區,坐落于著名的第四軍醫大學旁。這個誕生于建國初期,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工廠,不知付出了多少人的智慧和汗水,造就了一支工種齊全、經驗豐富的工人隊伍,造就了一批有設計經驗的設計隊伍,造就了一批有管理經驗的干部隊伍,我們仿佛還能聽到和看到在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歌聲下,一群群工人老大哥在“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精神鼓舞下,臉上泛著紅光,蓋起了一排排高大的廠房,他們揮舞著手中的鐵錘,一臺臺機械跑到了田野。哦,那都是過去了。西安農業機械廠已經被民營的陜西貝斯特企業集團兼并了,因為它已經“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定,該廠受體制束縛和自身難以克服的矛盾制約,已不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資金短缺、產品滯銷、職工下崗、企業停產,在經濟上已經沒有繼續生存的條件和能力,幾經掙扎,無力回天”。實際上,西安農業機械廠的終結早在家庭聯產承包制實行的時候就注定了,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就在這里體現,小農生產根本就不需要大型的農業機械,怎么能夠生存?不過我想,按照事物發展的規律,將來大型的、中型的、系列的農業機械化生產設備肯定會被得到廣泛利用,但是在資本和權力掠奪土地之后發生,還是在實現社會主義聯合生產之后發生就不知道了。
西安農業機械廠被兼并一事在當地報紙和網絡上廣為宣傳,作為國企改制的典型報道,看了這些報道,我心里很難過,為什么呢?一是這么好的、成熟的工廠不是一朝一夕能建立起來的,他們的產品對人口眾多的中國來講意義重大,建立這樣一個工廠其難度遠遠大于成立幾個商貿公司、房地產公司、物流公司等。二是總有一些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報道中說道“ 2006年9月6日 ,農械廠黨政工聯席會議做出決議:與貝斯特企業集團合作改制。同年9月15日,農械廠與貝斯特共同簽署了《合作改制意向書》,并共同制定了《改制預案》。
2006年11月15日 ,西安興國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受西安市國資委委托對農械廠進行清產核資后出具了《清產核資專項審計報告》。 2007年1月19日 ,市國資委批復同意該所作出的《報告》。
2008年5月20日 ,西安興國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受市國資委的委托對農械廠進行財務審計后出具了《財務審計報告》,并于 2008年12月5日 至 12月14日 在廠內公示接受群眾監督。同年12月,該《報告》得到市機電化工公司、市國資委的審核批準。
2008年8月1日 ,農械廠改制工作領導小組將《職工安置方案(草案)》提交農械廠第十七屆職代會第二次會議審議,并得到表決通過。經報市機電化工公司審批并轉呈西安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審核。 2008年10月16日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職工安置方案》提出審核意見。
2008年11月1日 ,農械廠改制工作領導小組將《改制方案(草案)》和《職工安置實施細則(草案)》提交農械廠第十七屆職代會第三次會議審議,并得到表決通過。
2008年11月13日 ,陜西正衡土地估價有限責任公司受市國土資源局的委托對農械廠土地評估后出具了《土地估價報告》。同年11月26日,市國土資源局復函確認《報告》,并經市國資委核準。
2008年11月28日 ,西安正衡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受市國資委的委托對農械廠進行資產評估后出具了《資產評估報告》,并于 2008年12月5日 至 12月14日 在廠內公示接受職工監督。同年12月,該《報告》得到市機電化工公司、市國資委的審核批準。
2008年12月19日 ,市機電化工公司根據農械廠的請示向市國資委報送了《關于核準農械廠改制職工安置費及相關費用的請示》。同年12月26日,市國資委作出《關于農械廠改制資產置換的批復》。
2008年12月31日 ,西安市產權交易中心受市機電化工公司委托,按產權交易程序對農械廠掛牌公開交易,公示期30天,公示期內貝斯特按程序摘牌,成為農械廠整體轉讓的唯一受讓方。
2009年2月4日 ,陜西知本律師事務所受市國資委委托審閱了所有改制文件及相關資料后出具了《關于陜西省西安農業機械廠改制的法律意見書》。結論是:改制文件內容符合政策,制訂程序合法,改制行為不存在法律障礙。
2009年2月24日 ,市機電化工公司批準貝斯特兼并農械廠并報市國資委審批。
2009年3月25日 ,市國資委對市機電化工公司的申報意見予以批復,批準貝斯特兼并農械廠。
至此,農械廠改制工作依照法定程序,完成了清產核資、財務審計、資產評估、制定方案、職代會審議通過、逐級申報審批、上市交易、政府批準等必備手續,進入實質性操作階段。”我不明白,既然 2006年9月6日 ,農械廠黨政工聯席會議做出決議:與貝斯特企業集團合作改制。同年9月15日,農械廠與貝斯特共同簽署了《合作改制意向書》,并共同制定了《改制預案》,為什么還要在 2008年12月31日 ,西安市產權交易中心受市機電化工公司委托,按產權交易程序對農械廠掛牌公開交易,公示期30天,公示期內貝斯特按程序摘牌,成為農械廠整體轉讓的唯一受讓方?
一群想走私有制的官員,炮制出來一批走私有制的制度,這些制度炮制出一批走在這條道路上的人。你看看西安興國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陜西正衡土地估價有限責任公司、西安正衡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陜西知本律師事務所這些“兩新”組織,這些中介組織全都是私營機構,他們也都在西安農業機械廠的兼并中分肥,你相信這些官員、商人、偽知識分子等自私自利者口中的公開、公正、公平嗎?
在他們眼里,西安農業機械廠只有“農械廠現有經營性資產2億多元,總負債2.39億元,凈資產為負3900余萬元。詳細分析,負債是實實在在。資產卻未必貨真價實,現有資產中除土地尚有使用價值,其破舊殘敗的廠房和銹跡斑斑的機器對兼并方幾乎無利用價值。”想隱瞞什么嗎?土地尚有使用價值,那是地理位置優越的上百畝土地!破舊殘敗的廠房和銹跡斑斑的機器,那是曾經生產出24行、16行、14行、8行、7 行系列施肥播種機;15型小四輪拖拉機,2行-8 行系列輔地膜播種機。產品以“西北牌”商標著稱,多次獲國優、部優、省優、市優稱號。其中24行播種機兩次獲國家質量銀獎的成套設備,蠢材只會算看見的東西,那一支工種齊全、經驗豐富的工人隊伍,一批有設計經驗的設計隊伍,一批有管理經驗的干部隊伍需要多少投入,值多少錢?你能算嗎?
不能說謊,一句謊話要用一百句謊話遮掩,總有一天會遮不住的,也許這一天到來的時候,你已經離開人世,但歷史會記住,要么名垂青史,要么永遠釘在民族的恥辱柱上。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