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是民邏輯欺騙用意何在
nile
葛莘稱:“事實是,有證據表明,嗜酸性細菌中的酶,在強酸性條件下才具有最大活性。方騙子要反對葛莘應該說:“嗜酸性細菌中的酶在非強酸性條件下才具有最大活性”或者“嗜酸性細菌中的酶在弱酸性條件下才具有最大活性”或者“嗜酸性細菌中的酶在中性性條件下才具有最大活性”或者“嗜酸性細菌中的酶在堿性條件下才具有最大活性”
但是方是民沒有這樣作,他說的是:“事實上,嗜酸性細菌的細胞內環境是偏中性的”。方是民的陳述無疑是一個基本事實。但是,這一事實與“嗜酸性細菌中的酶,在強酸性條件下才具有最大活性。”沒有直接關系。不構成反對。方是民難道不知道這點基本的邏輯原則嗎?他太知道了。他知道在酸堿問題上不可能擊敗對手,所以用邏輯欺騙。
“嗜酸性細菌的細胞內環境是偏中性的”是一個事實。要讓這一事實構成對葛莘的反對有一個必須的條件,就是假定嗜酸性細菌中的酶都是在細胞內環境發揮生物功能的。方騙子利用這一真實陳述反對“嗜酸性細菌中的酶,在強酸性條件下才具有最大活性。”的觀點,自然給公眾造成的錯覺;使人們誤認為細菌中的酶都是在細胞內環境發揮生物功能的。但是,方騙子并沒有直接把這個謊言說出來。任何專業人員都知道不論是低等生物高等生物,酶既有在細胞內工作的;也有釋放到細胞外工作的。
與這個騙子一貫的所作所為一樣,方是民一直在利用公共媒體以欺騙手段蒙蔽公眾。或者偽造事實,或者歪曲隱瞞事實。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方騙子還有一手;用正確的事實陳述通過邏輯欺騙誘導公眾作出虛假聯想。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