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仰:天價搶購流失文物精神可嘉
劉仰
·
2010-11-15
·
來源:烏有之鄉
近日有報道稱,英國的一對中年兄妹在打掃親人遺物時,發現一只乾隆時期的中國瓷瓶,一直放在書架上,已經落滿了灰塵。他們將這只瓷瓶拿到拍賣行,估價為80-120萬英鎊。上周在英國正式拍賣時,來了很多中國人,最后階段的競拍者都是中國人。英國媒體還斷定,都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商人。這只瓷瓶最終拍到了4300萬英鎊的天價,加上稅款和傭金,這只瓷瓶被中國商人以超過5億人民幣的價格買下。英國媒體報道:出售瓷瓶的英國婦女興奮得幾乎暈了過去。
在英國當前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中國商人出手如此豪放,的確讓英國人大跌眼鏡。但是,一些英國人也開始運用他們的歷史知識,探討這只中國乾隆時期瓷瓶的來歷。不少人斷定,這只瓷瓶來自圓明園。當然,這種斷定即便是確實的,瓷瓶原先的主人也不會公開承認,只是模模糊糊地說,他們家的先人大約在70年前得到了這個瓷瓶,怎么得到的?一概不知。英國媒體繼續評論說,中國人正不惜代價地買回失去的文化遺產,其背后是“瓷器愛國主義”。
前幾年,法國也拍賣過圓明園獸首。那一次,中國收藏家蔡銘超先生競拍成功,最后不付款,致使其流拍。與現在一樣,當時也有人指出,“愛國主義”正在成為被人痛宰的根源。包括這次在英國的拍賣,英國某些媒體也用了“愚蠢”的字眼來形容那些中國商人。我認為愛國沒有錯,錯的是利用中國人“愛國”來達到其他目的的人。就好比一個綁匪綁架某人的父母、妻子或孩子,然后來勒索。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指責被勒索的人對自己的父母、妻子或孩子懷有深厚的感情,而只應該譴責利用他人美好真摯的感情達到險惡目的的綁匪。我們總不至于為了防止綁架,就要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都弄成勢同水火的仇寇吧?所以我認為,這些以天價搶購中國流失文物的中國人,如果確實是出于“愛國”之心,那么,他們的精神可嘉,思想動機值得肯定。
話也的確要反過來說,花如此多的錢,去買一個清朝的瓷瓶,確實意義不大。英國媒體給這種行為找了一個“積極”的理由。英國媒體認為,這個瓷瓶很可能來自圓明園,很可能是當年英國人搶走的。英國媒體說:那些中國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們從小偷手里買回原本屬于自己的東西,這是一種真正的文明。這個話也許會讓某些中國人覺得輕飄飄。但是,夸人有時候也是陷阱,街頭騙子經常使用天花亂墜的“夸人”技巧。如果被人一夸就暈了,有時候難免成了冤大頭。從歷史的角度說,這些被綁架、被扣押、被關押的中國文物既是中國的恥辱,也是英國的恥辱。如今,當我們有能力將其買回來的時候,也許是想洗刷自己的恥辱。但是,對于讓英國人牢記他們的可恥行徑并沒有多大的幫助。還不如暫時放在他們那里,然后用我們的語言去解讀歷史,讓英國書架、櫥窗里的中國文物,都成為他們可恥的證明。當然,這是一種很文明的方式,只有對文明的、有羞恥感人才會產生作用。對于沒有羞恥感的人,對于無恥的人,對于把金錢看成一切的人,這種文明的力量也許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正如英國媒體所說:英國人沒有這樣的恥辱感。
這到更加簡單,由此我們就應該更加確信:這個昔日大英帝國的余續,至今都還沒有進化到文明的水平,何談歷史上領導先進文明?因此,結論只有一個:搶了別人的東西,至今還放在櫥窗里炫耀的西方人,從來都不是文明的,從來就是野蠻的。我們如果用錢將被搶走的文物買回來,無助于強盜及其后代向文明的靠攏,只能使他們越來越深地陶醉于野蠻的、單一的金錢快樂中。再換一個角度看,5億元人民幣能做多少事啊?某些人不是說中國有錢人沒有慈善心嗎?拿這5億元做慈善、送人,至少還能換來一些感激,或者在幫助別人之后,自己還能換來內心的快樂。而把這5億元人民幣送給強盜的后代,等于是認可了他們祖先當年的強盜行徑,甚至是用中國人的錢,對當年的搶劫中國的行為做出令人瞠目的表彰,卻換不來任何感謝和覺悟。他們只會說中國人傻、好騙。所以,我從來不主張花錢把被搶走的文物再搶購回來。那么,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也在這幾天,另外有一條消息。G20峰會在韓國召開期間,法國總統薩科奇表示,愿意以“永久租借”的形式歸還一批朝鮮王室(14-19世紀)的宮廷文件。19世紀時,這批文件被法國人搶走。25年前被一位學者發現,它們埋藏在法國國家圖書館的灰塵里。此后,韓國政府一直與法國政府交涉,要求物歸原主。如今終于有了一個結果。法國政府同意將這批文件“永久租借”給韓國,每五年延長一次租約,實際上也就是給法國留了一個面子,等于徹底歸還了。這一事件告訴我們,追討被搶的中國文物,靠民間力量作用不大,民間人士的愛國熱情的確容易成為被人綁架勒索的最佳借口。追討被搶的中國文物,更主要地還是應該由中國政府出面,前提是中國必須強大。我們必須在心理上理直氣壯地把西方的行為看成是流氓行徑、野蠻行為,從而使我們站在具有絕對道德優勢的高地上,不厭其煩地提醒、教育西方:要向中國文明學習、靠攏;不要永久停留在西方自己的野蠻里;要讓西方有羞恥感,這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基礎,否則就是衣冠禽獸。反過來,如果我們在內心里覺得自己是野蠻落后,西方才是文明先進,“落后就要挨打”成為真理,打不過就認倒霉,我們還有什么理由要求西方改正錯誤?如果那樣的話,我們只好花錢買,把自己充當冤大頭看成是國際慣例,看成是與世界接軌。這對于讓西方世界變得更加文明,一點用處都沒有。
在向西方進行走向中國文明的思想教育時,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西方離文明的距離確實很遠,可能還花很長的時間才能有點長進,也許幾百年。然而,我們還應該認識到,光是在思想理論上教育西方人要擺脫野蠻、向中國文明學習還不夠,我們還應該像教育小孩子一樣,用一點胡蘿卜加大棒的政策。西方國家現在以及未來求著中國的事情很多,只要中國日益強大的趨勢延續下去,只要中國被人隨意欺負的局面不再出現,只要中國為世界提供一個值得借鑒、復制的榜樣,西方國家今后少不了舔著臉來求中國,比方說最近這次英國首相的訪華。因此,只要我們擺正自己的心態,從文化心理和文明認定上,決不把自己放在低人一等的位置上,我們就有無數的機會讓那些被搶走的中國文物回到原來的地方。到那時,我們甚至不用開口把話挑明,只要暗示一下就夠了。文明人嘛,應該有羞恥感,我們也應該給人留點面子。現在花那個冤枉錢干嘛?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