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民眾參與,頂層設計是空中樓閣
安慶仁
就政改話題,《新世紀》記者胡舒立等日前采訪了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劉鶴認為,政治改革必須有頂層設計,不能走民粹主義道路??紤]胡舒立的身份,及其之前在多加媒體任職的經歷,劉鶴的觀點或不僅僅是劉鶴本人的觀點,也一定是《新世紀》、《中華工商時報》、《財經》、《中國改革》等媒體及媒體人的共識。
這其實僅僅是這個共識群體中的一小部分而已。2009年9月,前任南方報業集團副總編、《南方都市報》主編、同時將《南方周末》影響力推至頂峰的江藝平曾撰文說,《財經》是南方報業的莫逆之交,而當時《財經》雜志的主編正是胡舒立。那么我們如果說南方報業跟胡舒立持同樣見解,在邏輯上顯然不存在任何問題。
可這卻是當前中國社會的最大問題,主流媒體打著爭取民主的旗幟干反民主的事情。本文不想對劉鶴的說法做任何評論,因為他所處的位置,必然決定了他的觀點,這絕對是可以理解的,不然要是換成我們,顯然也不想失去手中的權力,畢竟,權力的后面是個人利益。但恰恰,我們不是他,我們是草根,所以我們必然要站在草根的利益上說話。
誰也不必唱什么高調,酒足飯飽后夸夸其談自由平等、人道關懷,這是自欺欺人,在私有制時代,從來就沒有什么超越群體利益的泛愛,有的只是來自階層內部的共識,正如中國的主流媒體,忽悠來忽悠去,千言萬語匯成兩句話:我們的是我們的,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問題顯然不是他們想象的那么簡單,否則人類社會也就不可能有什么階級戰爭了。
戰爭從本質上講,是不同階級之間的利益之爭,但究其根源,是一小部分既得利益者過于貪婪。目前中國社會的矛盾在于,這一小部分人,既想弄一個形式上的民主,借以瓦解日趨明朗的民眾聯合,以充分保障自身生命和財產的安全,但同時又不想讓實質性的民主束縛自己的手腳,所以他們千方百計的推銷古羅馬式的民主理念,精英民主,草根走開。
非常的滑稽可笑,大學在中國都普及了,還真的以為中國老百姓都是愚民、順民嗎,真的以為毛澤東過后,中國就再也不會出現第二個毛澤東了嗎?別說了,萬一要是真有了可咋整。有些人自以為才智過人,其實呢,是自作聰明??茖W的探討,人的智慧水平,跟權力地位并非就成正比,尤其是在世襲制社會,權力地位所體現的,僅僅是家族背景。
真正的智者,絕不會像路易十六那樣貪婪的無以復加,而是該懂得順天應時,籠絡民心,懂得在恰到好處的時候與民眾妥協。妥協不意味著失敗,妥協是自我保護的一種策略,而民主化,說到家,就是既得利益群體與民眾妥協,作為民眾一方,保證你們之前所得不受侵犯,但前提條件是,今后在想得到多少,要與民眾充分協商。
有人把民粹主義視同洪水猛獸,一聽見“民粹”倆字,首先就想到了極端民族主義,想到了希特勒。這真叫耐人尋味,縱觀古今,民粹主義就只催生了一個希特勒,而精英民主制造獨裁專制至今仍未停歇,可他們偏偏就抓住民粹主義的缺點不放,攻其一點不及其余,至于民粹主義的優點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好處則絕口不提,例如當今歐盟,公正、平等、理性、透明、民主、自由,若非民粹主義,誰敢自稱其可行。
胡舒立動輒就拿美國舉例,美國哪哪哪怎么怎么好,終于變成了美國《商業周刊》的封面人物,但這并不證明胡舒立就是對的。分析當今世界的民主化大潮,美國早已被時代拋棄,盡管他的表象似乎好于中國,可是在歐洲人的心里,美國的民主模式,跟中國不過是九十九步與百步的關系。在歐洲的報刊媒體上,有兩個國家被批評的次數最多,一個是中國,另一個就是美國。
中國和美國的問題,在根子上如出一轍,都擅長頂層設計而強烈排斥民眾參與,中國還算有自知之明,不敢妄稱民主制國家,但美國習慣了自己那一套邏輯,勇敢的美其名曰“民主國家”。民主是整體性的民主,只有全民參與,并擁有直接投票權的民主才是民主,否則無異于說人妖就是女人,因為人妖符合美式民主的規范條件嗎,頂層設計,——上邊挺好。
頂層設計從理論上講只能稱半截子民主,這種所謂“民主制”的國家,如果不是依靠戰爭掠奪,絕不可能實現全民共同富裕,例如英國、美國,老百姓所以富裕,都跟歷史上的對外掠奪有直接關系,而失敗國家的老百姓,就沒那么幸運了,例如日本,國家很富、富人更富,但普通老百姓,也就溫飽有余罷了。這樣的巨大反差,與日本的綜合國力相比非常不協調,也是不公平的。
如果把社會比作一個人,貴族是頭上戴的皇冠、中產階級是衣服,普通老百姓是鞋子。皇冠在耀眼,衣服在昂貴,可一看腳下穿的草鞋,——整個窮半截。再反過來研究,帽子差一點、衣服差一點,但只要腳下穿一雙名牌皮鞋,得,品味和富足馬上就體現出來了。正因此,明知的國家,都想著法子讓底層社會有錢,而絕不搞什么頂層優先。
2010-11-0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