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英九勘災被嗆作秀想到的
近日臺灣遭遇了鲇魚臺風,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和臺行政部門主管吳敦義前往宜蘭蘇澳勘災,被災民大罵“作秀”,而馬英九本人忙不迭聲道歉。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事呢?臺灣的藍營媒體和大陸某些主流媒體認為,臺灣民眾缺乏基本判斷力,分不清好歹,所以有馬英九這樣的親民愛民的好領導而不加珍惜。
然而真的如此嗎?馬英九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未必有多少救災的專業知識,運用手中權力組織好防災救災的工作才是他的職責。第一時間親自勘災,不但對救災沒有多大幫助,反而可能需要軍警等人力保護,對救災形成干擾。讓我們看看這些沒有爭議的事實:臺灣民眾正忙著清理家園的時候,馬英九、吳敦義的車隊前來勘災,大批警力加上交通管制,十分不便。甚至為了迎接馬英九勘災,還有受災民眾的泡水車被強制拖走。這能說是馬英九親民愛民的表現嗎?
其實,臺灣地處太平洋西岸大門口,屬于臺風多發區,幾乎年年有風災。可是這次鲇魚臺風帶來的暴雨,仍然讓東臺灣受創嚴重。蘇花公路蘇澳到東澳路段傳出7處嚴重坍塌,史上受困人數最多,更是蘇花公路史上中斷最久的一次。這顯然和事先防災工作不到位有關。馬英九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為什么不事先做好防災工作,例如把蘇花公路加固一下呢?等已經造成了嚴重損失再去看望災民,這不是做秀是什么?
馬英九勘災不禁讓我想起了毛遠新指揮海城避震的情況。在1975年2月4日凌晨,營口、海城一帶發生5級左右地震,沈陽有強烈震感。李伯秋、毛遠新等省委主要領導立即查問地震情況。毛遠新說:“關鍵在于要讓群眾離開不結實的房屋,特別是晚上,不能在室內過夜。”隨即,毛遠新親自決策發布了地震預報。2月4日晚上7點半左右,海城被七點三級強烈地震擊中,被地震襲擊的六個市、十個縣的震區范圍內,城鎮房屋毀壞五百零八萬平方米,農村民房毀壞八十六點七萬間,卻僅有一千三百二十八人死亡,占全地區人口的萬分之一點六。據估計,如果不發地震預報,死亡人數將接近十萬人。可能和汶川地震差不多。可以說,及時發布的地震預報挽救了近10萬人的生命。而親自決策發布了地震預報的毛遠新事后卻毫不居功。當毛主席說:“據說有預報,損失不大”。毛遠新卻說:“別提預報的事了。發了預報后,我心里更加緊張,如果大地震遲遲不來,影響了生產、群眾生活,成為茶余飯后的笑柄不說,省委還有何面目去見關東父老。” “地震后,外面把這次成功預報吹得很高,但我總覺得有偶然性。上午發了預報,下午動員群眾出來,當晚地震就來了,純屬巧合。”一個“純屬巧合”,一個“如果大地震遲遲不來” ,就差不多把親自決策發布了地震預報的功勞抹煞的干干凈凈。就是這樣,毛遠新無論做出怎樣的決策,總是把群眾生產生活放在第一位,即使是正確的決策,也毫不諱言影響了生產、群眾生活的可能性,更不會拿出來吹噓。這和不事先做好防災工作、等已經造成了嚴重損失再去看望災民的馬英九對比是何等的鮮明?
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例如60年代中期的一天,周總理要工作人員到他那里細報一下他家近兩個月的收支情況。工作人員拿著記賬的筆記本念道:……3月1日買大蔥5分錢,廚房用;3月2日買鹽一斤,1毛5分錢,廚房用。“停。”周總理一聲叫停后,用疑惑的眼光望著工作人員說,“你們買鹽多花了我一分錢。”工作人員一陣緊張,連忙放下筆記本,很快找出了買鹽的那張原始收據,上邊清楚地寫著:“大鹽一斤,壹角伍分”。 周總理查看了那張買鹽的發票后,示意他們退去,然后向北京市有關部門打了電話,詢問民用食鹽為什么每斤要漲一分錢。當弄清是因為北京市衛生局為了預防市民患大脖子病而對食用鹽加碘,才促使食用鹽價格提高之后,周總理這才放心。第二天,周總理在外出時對工作人員說:“我不是在意多開支的那一分錢,而是因為食鹽是千家萬戶都要使用的消費品,不能隨意漲價。” 像周總理這樣切實采取有效措施維護物價穩定、絕不容許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無故上漲哪怕一分錢才是真親民。而像馬英九那樣臺灣經濟疲軟、產品滯銷時不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卻自己當“購物大王”去刺激消費就是做秀。
可是,臺灣人民既然很清楚馬英九是做秀,為什么仍然選了馬英九當臺灣地區領導人?答案很簡單:他的對手也不怎么樣。在資本主義“民主”制度下,資本家控制了媒體,于是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政治家均像馬克·吐溫《競選州長》中那樣被媒體說的十惡不赦,留下的都是一些只會做秀的政治演員。臺灣人民無論如何選舉,也不可能選出像毛主席和周總理那樣真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領導人,只能在一堆爛蘋果中選出一個看起來比較不爛的這樣惡性循環中打圈圈。
10月27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沿著正確方向積極穩妥推進政改》,指出“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最終目的是在社會主義制度下更好地發展社會生產力,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充分發揮我國政治制度對發展人民民主、保障國家統一和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優越性。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在堅持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前提下進行,而不能背離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我們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必須堅持走自己的路,決不能照搬西方政治體制模式,搞多黨輪流執政和三權鼎立那一套。”筆者完全贊同,中國大陸絕不需要像臺灣那樣讓馬英九那一類人掌權。
筆者認為,政治體制改革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建立起巴黎公社式的社會主義大眾民主政治體制。(巴黎公社的原則包括:a﹑摒棄權力分立資產階級政治形式,采用行政司法合一的政治體系;b﹑用普選制﹑罷免制﹑監督制和低薪制把官吏變成公仆;c﹑打碎舊的國家機器,用武裝的人民代替常備軍;d﹑直接掌握政治經濟文化領導權,進行不斷革命。)當前政治體制改革關鍵是落實《黨章》和《憲法》,讓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像《黨章》規定的那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 ,“不得謀求任何私利和特權”,每一個部門都要像《憲法》規定的那樣“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政治體制改革的第一步應該是頒布《懲治漢奸法》和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對于近年來把中國600噸黃金運往美國、把外匯賣成美國國債、讓分裂國家罪證確鑿的熱比婭赴美國“保外就醫”等漢奸行為進行調查審判,對于近年來2億人失業、2000萬婦女賣淫、三鹿奶粉受害兒童3000萬、數十萬億人民的公共財產被少數人私分、食品住房價格飛漲的責任進行徹查。
如果有一天我們能夠建成起巴黎公社式的社會主義大眾民主政治體制,所有領導人都能夠像毛主席和周總理那樣真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絕不容許食品等生活必需品無故上漲哪怕一分錢,還怕臺灣回不來么?
附文:馬英九勘災被嗆作秀
http://www.s1979.com/a/news/gangaotai/2010/1023/77758.shtml
鲇魚臺風帶來的暴雨,讓東臺灣受創嚴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和臺行政部門主管吳敦義一早就前往宜蘭蘇澳勘災,不過因為路面泥濘又沿途交管,有受災民眾的泡水車被強制拖走,當場有人嗆馬英九是來作秀。
民眾不滿,大聲問在隔壁勘災的馬英九,現在這時來災區要干嘛?馬英九一聽,趕緊上前安撫。
民眾氣得還有正忙著清理家園,馬英九、吳敦義的車隊前來堪災,大批警力加上交通管制,實在不便,馬英九趕緊主動澄清。
而這次蘇花公路蘇澳到東澳路段傳出7處嚴重坍塌,史上受困人數最多,更是蘇花公路史上中斷最久的一次,偏偏蘇花公路又是花蓮往臺北的重要聯絡道路,面對即將可能的交通黑暗期,只能靠火車和飛機來幫忙分擔。臺灣公路管理部門表示,蘇花公路最快在下個月20日才會搶通,未來研擬蘇花公路將沿線設置管制關卡,遇大雨就封路,同時還將在蘇澳到東澳路段,加蓋一個 3.5公里 的隧道,確保民眾安全,不過要等到2018年才會完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