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中國模式的經濟增長就是 利用廉價勞動力換出口優勢
而出口優勢的關鍵在于匯率.
中國為了維持出口優勢,要壓低人民幣匯率.而美國則要想方設法壓迫人民幣升值.
中國反對美國的升值要求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央行發行人民幣對美元進行對沖.
即是央行印人民幣去購買美元,這樣抬高美元匯率,壓低人民幣匯率.
美國壓低美元的匯率辦法也是印錢,印美元.現在世界上各個主要大國都在加速印鈔票,以為自己的出口換取優勢,希望早點擺脫危機.這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各國的行為是一樣的,為了擺脫1933年的大蕭條,各國都加速印鈔票以便向他國傾銷商品.
所以戰爭的風險是可能的.
現在的情況是,美國希望壓低美元匯率,拼命印錢.中國為了維持人民幣的匯率,也拼命印錢.
央行印出來的錢是所謂的"高能貨幣".也就是央行每印一塊錢,就會在社會上多出1乘以存款準備金率倒數這么多錢,在中國是5左右.也就是人民銀行開動印鈔機,每印一塊錢,社會中就會多出5塊錢.
中國現在的外匯儲備有兩萬多億美元.這些錢不是通過貿易順差得來的,而是人民銀行印錢對沖的結果.從匯改到現在美元平均匯率是8元,2萬多億乘以8再乘以5,這近100萬億人民幣就是三十年來為了出口商的利益多印的錢.
這100萬億人民幣也就是所謂的熱錢,造成通貨膨脹的根本原因.
100萬億人民幣大部分進入了房地產,使得全國房價飛漲.其次是資源礦產領域,煤價由00年初幾元一噸漲到現在上千元.再則是股市,但是流入股市的錢大部分都被上市公司圈走以及被券商瓜分,基金經理老鼠倉盜走.現在熱錢則進入各種民生行業,這就是為什么柴米油鹽醬醋茶蛋肉蒜姜蔥沒有一個不在飛速上漲.
但是,國家并不愿意放棄這種經濟增長模式.為什么呢?因為如果沒有勞動密集型企業,中國有數億農民工找不到工作,社會絕對不會穩定.也就是說靠廉價勞動力維持的經濟增長還會繼續下去.雖然中央一再強調改變經濟增長方式,但是就業問題和我們技術上的差距決定了無法完全拋棄勞動密集型企業.
一方面,先富起來的人對農民手中的土地垂涎欲滴,必然要想辦法把農民哄進城才搞得到他們的土地.一方面廣州又要"騰籠換鳥",大量中小企業倒閉,農民進城也找不到飯吃.數億人無所適事,社會穩定才怪了!
既然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存在,同時勞動密集型企業不可廢,沿海地區勞動力成本又上升,那么工廠內遷是必然的.
幸好中國足夠大.廣大的中西部農民收入還很低.即使在沿海地區工人眼中已經非常低的工資,在內陸也有無數人搶著干.
那么廉價的中國制造仍然可以因為工廠西移而得到繼續,西方國家的通貨膨脹也可以得到抑制,國內就業問題和社會穩定問題也可以得到暫時的解決.但是,人民銀行還是要被迫印錢來對沖美元,甚至是歐元和日元(所謂匯改,最多不過將目標貨幣由美元改為一籃子貨幣,不管怎么改,維持人民幣較低匯率是不變的,至少不可能形成購買力平價).
人民銀行繼續被迫印錢,也就是國內通脹將繼續下去.也許中央可以出臺政策把房價打壓下去了,但是豬肉等食品價格就會漲起來.通脹,不在這個領域爆發,就在那個領域爆發.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