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趙東民是使想起我五十一年前在電影院為之痛哭的工人領袖王孝和
51年前,我還是衡陽市七中初25班的學生,一天學校組織看電影《鐵窗烈火》。這是以革命回憶錄《不死的王孝和》改編的電影。電影的主人公張少華就是以王孝和為原型的。家庭的貧困和社會的黑暗,讓王孝和在學生時代就積極投身革命并迅速地成長起來。從在黨旗下宣誓的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了革命事業。1948年,在上海電力公司,他因組織工人積極參加黨領導的罷工斗爭。以工會常務理事的合法身份開展革命活動,遭到國民黨當局逮捕。在獄中,他經受了種種酷刑,寧死不屈,在法庭上,他公開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陰謀, 最后,在對敵人憤怒的斥責聲中英勇就義,年僅二十四歲。
電影在“張少華”英勇就義是結束,看完電影電影院一片哭聲,而我是嚎啕大哭,悲痛至極。四十多年后,我的父親去世,我也沒有那么痛哭過。盡管我父親也是一名共產黨員,他是在改革開放中幾年沒有領到退休工資和醫藥費的“幸福”中死去的。
王孝和犧牲62年了,他是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工人的利益、為了中國共產黨的事業而犧牲了。如今共產黨員趙東民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工人的利益、為了中國共產黨的事業,而被打著共產黨旗號的人關進共產黨的監獄,甚至要被判刑。不知將來拍成電影,那時的孩子們是不是會哭?我是現在就熱淚盈眶了。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不知道如今的中國還是不是共產黨在領導;我不知道中國的工會與中國工人階級是什么關系;我不知道特色社會主義是什么內容;不知道……;太多的不知道使得我很茫然。
我在等待陜西當局對趙東民的判決,等待當局告訴人民“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了工人的利益、為了中國共產黨的事業”的共產黨員趙東民是有罪還是有功?
等待……。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