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融退休了,那么淡出公眾的視線是必然的。但是他在退休,在中國的水潭里丟下了兩塊石頭,一是他是個忠臣。二是國企壟斷有功論。對于前者我們不作評論。因為后者讓主流的記者們不愉快,讓許多網民不愉快,說出了對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不滿意見,可見我們的李榮融總是處于輿論的批評對象。對此我們早已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那就是在社會主義國家的國有企業不存在壟斷。
李榮融同志退休了,他深知他所從事的工作的歷史性和社會責任性,作為歷史性來和社會責任性來說,他說自己是功臣。但是他退了,不是官員了,就一身輕了,于是他說出了自己的真實的想法,那就是壟斷有功。據此我們認為他是一個合格的黨員,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一個有自己覺悟的普通人,但是他不是一個智者。
我們曾經撰文分析了,社會主義社會的企業不存在壟斷。那么三桶油(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如果也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企業,就不是壟斷企業。所以我們李榮融同志犯了個大前提錯誤,這個錯誤表明他是找罵,或者說是好心辦了個壞事,也許他的本意是想說三桶油是為國家和人民有功的。通過他的表述,他暗暗地告訴我們,我們國家有人是想肢解三桶油的,而且這些人可能是左右國家政策的人,于是他說出了既矛盾又無奈的觀點。
當我們昨天看到了青海臺的經濟評論員非常憤慨的質問李榮融的壟斷有功論的時候,他舉出了兩個例子,一個例子是中石油沒有給國家好處,反而獲得了國家補助,二是中石油的職工工資收入高。那么其他兩桶油也同樣如此。對此我們可以冷笑我們的經濟評論員了,人家說東,他說西。人家舉的是石頭,他卻抬起鵝毛。那么我們就按照評論員的邏輯思考問題吧。
全世界都說石油是戰略物資,美國人為了這個戰略物資,冒天下之大不韙而撒謊說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而我們中國人還在為石油壟斷說而苦惱。為此國家把三桶油居于壟斷地位是應該的,必然的,符合每個中國人的利益,當然也符合長遠的民族利益和國家利益。只有把石油業及其衍生品收歸國有,國家才能用這個經濟杠桿調控社會經濟,穩定社會。那么國家補貼石油企業,也就是補貼給每個國民。
至于說石油業的職工的收入高,也許是真實存在的。但是我們的評論員不喜歡橫向比,也不喜歡縱向比,他是怎么比呢?拿把剪刀一頓亂比,讓我們不知道哪里是領子,哪里是袖口。那么讓我們重新梳理下。中石油的領導和平安公司的領導比,誰的收入多呢?據公布的資料看,平安老總年薪是6000萬人民幣,而中石油的股份制企業領導是960萬人民幣。那么普通職工呢?石油不是生長在北京,上海,和廣州的,而是生長在既有海拔3至4千米的青藏高原,又有生長在零海拔的近海,或者9到10個月都是風沙的塔克拉瑪干沙漠中。這些地區要么奇冷,要么奇熱,要么濕氣大。即便在四川的油氣田,他們也不是把自己的兒女帶在身邊的,而是遠離自己的妻子和父母。總是干滿一定的期限,或者30天,或者90天,或者半年,甚至干滿一年的,才能享受天倫之樂。而其他企業的人他們就無需要面臨如此困境。為此我們認為石油職工收入高是應該的,因為他們犧牲了許多人所應該具備的福利,甚至犧牲自己孩子的未來(因為許多家庭的孩子沒有人照顧)。那么真實的職工收入是多高呢?據調查,他們的平均工資是6000元(這6000元包括最高年薪960萬的平均值),年收入是7萬2,那么普通職工是多少呢?據調查許多職工有職業病,許多家屬有焦慮癥,因為這些職工在海洋有風濕病,在沙漠有矽肺病,有腰肌勞損,有椎間盤突出,家屬因為擔心丈夫出遠門而焦慮,因為無法有規律地享受性生活而出現生理紊亂癥。這一切都是石油職工的犧牲。
讓我們看看過去石油職工的資料吧,大慶鐵人王進喜為了國家早日獲得大氣田,寧肯少活幾十年。他踐行了自己的諾言,真的只活了47歲。還有那些不出名的犧牲在石油戰線的普通職工們,因為石油是高風險作業每年都有工業死亡,比如著名的“12.23”事件。
讓我們再看看石油企業所繳納的稅收吧。石油是礦產資源,是礦產資源就涉及到產出地,石油企業既要繳納國稅,又要向地方繳納地稅(比如我們在華西都市報讀到,四川儀隴曾經把礦產資源稅當作僅次于房地產稅的第二來源)。我們曾經在中央經濟二臺看到個新聞,在朱镕基當總理期間,中石油曾經繳納了600億人民幣,石油企業職工是多少呢,沒有改革前(沒有下崗,裁員時)有150萬人。按照人均付稅是多少呢?4萬元人民幣。那么地稅是多少呢?如果國稅和地稅比是2比1(該比例是估計的),那么繳納地方稅也有三百億,人均是6萬元人民幣。那么今天又是多少呢?據說中石油只有80多萬職工了,每年已經繳納上千億人民幣了,人均12.5萬元。
前面談的是經濟責任,那么談談社會責任。我們曾經說過學生為什么畢業就意味著失業,原因是國有企業減少了。而三桶油就為中國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它們要解決大學畢業生,要解決復員轉業軍人。同時要為地方修橋、補路,提供各種捐款。每當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國家要求石油衍生品不能漲價,國家于此同時給出租車司機進行了補貼。石油職工找的妻子要照顧孩子,許多妻子是沒有工作的,這為社會穩定和解決隱性失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何況石油業為配套業,如汽車運輸,火車運輸,設備制造提供了工作量。
關于補貼,評論員一直是這么憤慨,其實他是個瞎子。國家每年為農民補貼多少,每年為出口企業補貼多少,每年為大豆加工業補貼多少。這些他不說,因為這些行業,國家控制的比較少,對國家和民族影響沒有石油戰略資源那么大,于是我們的評論員同志,要么沒有看見,要么不看。他只盯住對國家和民族有長遠的戰略物資,這和西方的、美國人的邏輯一樣。
不過我們得告訴評論員一個好消息,國家發改委,也許是國務院已經做出了指示,國家每年拿出10%的壟斷行業的工作量給民營企業。這是一個肢解國有企業的好時機,加油啊,評論員,加油啊,發改委和國資委,我們最后一定不會被評論員和外國人罵了,至于是否被子孫罵,就由他去吧,因為過去已經死了,利已經得了,那還管什么身后的名呢?
2010年9月17日 四川廣元劍閣縣漢陽鎮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