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請參考《何新急問陳竺、馮富珍:如果疫苗接種行動萬一開啟災難之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712d230100l89a.html
——我對“堅持就是勝利”的回答
王月丹 2010-09-04
正如我所說,我對于這次疫苗的接種,只是站在一個父親的角度,而非免疫學研究人員的角度。如果,是站在免疫學研究人員的角度,那么可以給您講,更加聳人聽聞的故事,比如,趙院士給我們講過的六十年代腦炎疫苗的故事(作為朋友間的談資),也可以說,疫苗接種對人體無害的大道理(作為被邀請的專家),這就要看場合了。但作為父親,我要的是自愿的權利。如果真的是自愿,為什么有關部門不在媒體和通知上強調呢?還說什么中國籍和非中國籍呢?都自愿不就完了嗎?
我對現在中國的公共衛生沒有什么興趣,因為它現在應該叫做“政治衛生”和“循政醫學”,失去了對于醫學基礎理論的探索熱情,鐘情于政策與算計。所以,公共衛生專家是不屑于小龍蝦病的研究的,而是熱衷于強化接種這種政策的。因此,需要澄清的是,您所列舉的文章中,有多少是涉及公共衛生的呢?有多少又是基礎醫學的呢?難道連《中華血液學》也變成了公共衛生的雜志嗎?而且,作為教師在《中國高等醫學教育》雜志上發教學文章,也有什么問題嗎?
對于我是否把小概率事件放大了?我認為,關鍵在于小概率事件究竟有多小?我想,打疫苗發生不良反應引起的死亡人數,一定比喝水噎死的人數多得多。盡管,“堅持就是勝利”把疫苗引發不良反應而死亡,比作喝水噎死,但是,二者其實是沒有可比性的。因為,我的才識有限,還從來沒有見過,也沒有在文獻,甚至任何一本書里見過,喝水噎死的報道,喝水嗆死倒是聽說過,就是沒見過被水噎死的。疫苗不是沒出過事,而且出事就是大事,往往觸目驚心,否則,為何院士們私下總是提醒我們,不斷以事實警告我們要慎重呢?
不僅如此,我還是希望“堅持就是勝利”要不斷學習免疫,尤其是現代免疫學的觀點,那種加大劑量,增加免疫次數,縮短免疫間隔,就可以增強免疫保護的觀點,已經過時了。上述觀點,只適用于一定范圍內的接種而已,反復強化某種抗原的刺激或者增加免疫劑量,其實并不一定總是有利于免疫應答的,相反可能導致自身免疫病和免疫耐受等問題的發生。
對于學術觀點,我也要澄清。那就是,我絕對不是反疫苗的,我恰恰是最支持疫苗的。因為,疫苗是人類目前戰勝傳染病的最有力的武器,而且,作為免疫學的教師,我每次上課,必然會給大家講,疫苗的歷史,提醒大家,疫苗是免疫學對人類的最大貢獻,而牛痘疫苗的發明,則是現代經典免疫學的開端。而我本人,也曾經和正在做疫苗的相關研究,比如SARS的抗原表位肽疫苗,以及腫瘤的CT抗原表位肽疫苗及沙門氏菌菌毛展示疫苗,等等。但是,正因為了解疫苗,就更加敬畏疫苗,我們在使用的時候,必須尊重和慎重使用疫苗。要盡量的合理使用疫苗,要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對正確的人,正確的使用,正確的疫苗(種類和劑量都要正確)。因為,疫苗與感染一樣,都要引發免疫應答,疫苗正是對自然狀態下感染的模擬,而引起免疫應答,必然有免疫的損傷,如果范圍大、程度深,那么就是免疫病理損傷了,就會引發各種癥狀。所以,疫苗接種后,身體有反應是必然的,只不過是否可以被我們的身體所感知而已。隨著,免疫學的進步,疫苗的安全性提高了,相關死亡率下降了,但是,疫苗引發的不良反應,甚至死亡,仍然有不可預測性,甚至有些還無法找到原因。而且,隨著疫苗的應用,有些疫苗也面臨著失效的問題(比如,卡介苗對于成人的保護力問題),其原因也還無從解釋,是否與濫用疫苗也有關系呢?這還不得而知。所以,我是支持疫苗的研究與使用的,絕不是反疫苗的,但我反對盲目和不適當地使用疫苗。這就是我的學術立場,請不要再給我貼“反疫苗”的標簽。
關于我發表的文章,我雖然不知道,您使用的關鍵詞是什么,但是,我想,您的檢索并不準確。我不想說,我的文章中,有多少沒有被您檢索到,只想說,您的檢索中,有些文章不一定是我的作品。這必須要請您澄清,這個目錄不是我給您的,否則,我就要背上“學術腐敗”和“冒認文章”的名聲了。
關于的基本情況介紹,我曾經在博客中解釋過為何要改,因為有人去北京大學的領導那里告狀,說我不懂英文,不會讀文獻,所以,為了不給領導惹麻煩,我說明,這里我只代表自己而不代表單位,當然與單位無關。
關于注明“北京大學免疫學系”,這是我工作的單位,就像我用真實姓名一樣,便于大家聯系我,我對這里的博文負個人的責任,而不是像那些匿名的或者用假名的人一樣不負責任。這對我是一種督促。我的家住在學院路38號的宿舍里,雖然不大,而且是向學校租的,但是就在學院路38號,難道連說明是在家里寫的博文,也有什么不妥嗎?
關于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醫學部的問題,北京大學和北京大學醫學部是一個單位,相當于中國和香港的關系,如果說,香港還有歷史遺留的非中國籍的香港居民問題,那么,我也是屬于有中國國籍的。因為我是在統一后,到的北大,我2002年來的,北大是2000年5月合并的。我的工作證也是北京大學發的,我也獲得過北京大學的優秀教師和北京大學的優秀班主任稱號,怎么經您一說,就不是北京大學的了呢?對此,我要進行澄清以免大家誤解北京大學醫學部不是北京大學的一部分。
最后,要說明的是,至今北京市仍然沒有澄清,這次的加強免疫是否自愿?我昨天去接孩子,幼兒園門口只寫了9月XX日和XX日在幼兒園集中組織接種疫苗,根本沒有給我什么簽知情同意書的機會,更沒有給我疫苗的說明書。所以,看來我女兒也只有被強制接種了。
這令人遺憾!不過,我還是那句話,這次的強化對于世界消滅麻疹沒有絲毫的幫助,雖然可能在短期內暫時壓制住麻疹發病增加的例數,但這樣的運動不斷開展下去,就是在濫用疫苗,助長對疫苗免疫不敏感的麻疹病毒蔓延,最終,反而可能導致加快疫苗免疫保護的失效,引起災難性的后果。就像濫用抗生素引起超級細菌的出現,濫用除草劑引起超級雜草的出現,濫用農藥引起超級害蟲的出現,是一樣的道理。
還有請“堅持就是勝利”網友原諒,我本來是在留言板里回復給您的,但因為字數限制,所以,在這里回復了,忘諒解。
另外,借此機會,我想向那些向我提問是否需要參加加強免疫接種的家長們,表示感謝,謝謝他們的支持與鼓勵,但也要說聲“抱歉”,因為我是一名教師和免疫學的研究人員,只能提供一般性的免疫學知識,不能對具體的個案進行評論和建議,因為那與我的教師身份不符,是違法行為,而且,光憑介紹,沒有具體接觸個案,更不能做出負責任的判斷。因此,我要重復溫總理的一句話,就是:“請各位家長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判斷是否需要接種疫苗。”
這里只是一個討論與學術交流和教學的平臺,不是咨詢的平臺,請大家諒解,我也相信大家可以找到更加可信和有效的咨詢平臺。
北京大學免疫學系 王月丹
于學院路38號
附:“堅持就是勝利”先生的留言
我們需要王月丹博士這樣的專家!!
其實,在比較早的時候就聽說過,并看過王博士的帖子了,包括前期的所謂山西疫苗門事件。王博士的觀點,總是和別的通常宣傳的不同,所以,特別引人注目。
先說明的是,我是站在反王博士的立場上的,但我想說的是,我們需要這樣的人。
為什么這么說呢,首先是這樣的人會一直存在。這因為,不論作什么事情,不可能有100%的滿意,即使這件事由一個人來做,他也許會思前想后,在猶豫,或許做完了還可能檢討、后悔。所以,對于從事公共服務的機構或個人,滿意度100%不可能。對于人口眾多的中國網民,即使是1%的不滿意,點擊量也是劇增。而且,人們對事件的不信任態度擴展的不僅僅是醫療服務的任何一個領域,臨床醫院的治療、疫苗在CDC的預防接種,還涉及其他工領域,包括樓房或道路橋梁的建筑質量、安全,食品和藥品的衛生、安全,警察和法院執法公正性等等各個方面。
其次,這樣的人還是會一直存在。這因為,針對疫苗接種來說,持反疫苗觀點的,王博士絕對不是第一個,當然也不是最后一個,歐美國家反疫苗的個人和組織很多,毛主席都說過,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王博士這樣的人當然有存在的空間。
非常粗略的檢索王博士的論文,科學家,博士,當然要看文章,雖然我們都在崇拜或者是反對文章至上。
從CHKD上,第一作者的文章有:
1. 山西疫苗門的科學窘境 王月丹 北京大學免疫學系 中國醫院院長 2010/08
2. 中國應如何應對流感疫情 王月丹 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學系 中國醫院院長 2009/10
3. 以競賽激勵促進醫學免疫學雙語教學的開展 王月丹,白惠卿 北京大學醫學部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7/03
4. 以競賽激勵促進醫學免疫學雙語教學的開展 王月丹,白惠卿 北京大學醫學部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07/03
5. SARS病毒表面蛋白抗原決定簇的免疫信息學分析 王月丹,謝雍 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學系 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 2003/S1
6. 抗原負載對樹突狀細胞激發T細胞功能的影響 王月丹!215007,謝煒!215007 蘇州醫學院免疫研究室 中華血液學雜志 2000/07
8. 細胞因子誘導不同來源的貼壁細胞分化為樹突狀細胞的研究 王月丹,謝瑋 蘇州醫學院免疫學研究室!蘇州215007 上海免疫學雜志 2000/03
9. 胚肝細胞中樹突狀細胞的分離、培養和表型鑒定 王月丹,邱玉華 蘇州醫學院免疫學研究室!215007 蘇州醫學院學報 1998/11
10. 世衛組織該道歉了 王月丹 北京大學 中國醫院院長 2010/13
從Pubmed上,有Yuedan Wang或Wang Yuedan的文章有:
1. Measurement of inflammation and oxidative stress following drastic changes in air pollution during the Beijing Olympics: a panel study approach.
Kipen H, Rich D, Huang W, Zhu T, Wang G, Hu M, Lu SE, Ohman-Strickland P, Zhu P, Wang Y, Zhang JJ.
Ann N Y Acad Sci. 2010 Aug;1203:160-7.
PMID: 20716299 [PubMed - in process]
2. Antigen-subtracted 2-DE/MS strategy, a novel proteomic analysis platform.
Zhao P, Zhang L, Zhong W, Ying X, Huang H, Yao B, Yuan Z, Fu J, Wang Y, Zhou Z.
Arch Toxicol. 2010 Apr 21.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20407759 [PubMed - as supplied by publisher]
Li S, Shi Q, Liu G, Zhang W, Wang Z, Wang Y, Dai K.
J Appl Physiol. 2010 May;108(5):1241-9. Epub 2010 Feb 4.
PMID: 20133435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4. Effects of microgravity and hypergravity on platelet functions.
Dai K, Wang Y, Yan R, Shi Q, Wang Z, Yuan Y, Cheng H, Li S, Fan Y, Zhuang F.
Thromb Haemost. 2009 May;101(5):902-10.
PMID: 19404544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5. TPX2 in malignantly transformed human bronchial epithelial cells by anti-benzo[a]pyrene-7,8-diol-9,10-epoxide.
Zhang L, Huang H, Deng L, Chu M, Xu L, Fu J, Zhu Y, Zhang X, Liu S, Zhou Z, Wang Y.
Toxicology. 2008 Oct 30;252(1-3):49-55. Epub 2008 Aug 3.
PMID: 18723071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Wang Y, Xie Y, Chen W.
Beijing Da Xue Xue Bao. 2003 May 31;35 Suppl:70-1. Chinese.
PMID: 12914223 [PubMed - indexed for MEDLINE]
有的是蘇州醫學院的,當然有些是核心期刊,也有些是有所謂的SCI影響因子的,但我無意去看這些雜志質量的高低,我更無意去做人肉搜索這樣的事情,權當都是王博士的文章,當然可能遺漏的文章更多,但是從這些中可以看到,王博士雖身在基礎醫學院,但是對公共衛生領域多有涉獵,可謂是博大精深,如果中國的博士,都能如此涉獵,肯定是中國大有希望。
最后,再說,王博士這樣的人有存在的必要,我們需要這樣的人,這因為,沒有任何事情,是100%的安全,喝水可能被噎死就是這樣的事情,只是發生的概率的大小不同。同樣,疫苗不是100%保證你不得病,也不是100%保證你接種了就是一點問題都沒有。因此,接種與否,還是患病與否,決定于你的概率。當然,你接種了2劑,3劑,你得到保護的概率增大,你接種1劑,保護的概率就是低。當然,你接種1劑,假設有不良反應的概率是1/100萬,在接種1劑,有不良反應的概率又是1/100萬,你從你的角度說,發生過敏反應的概率會增大,但是從疫苗研發者的角度說,沒有增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們是相信實際觀察的還是相信書上理論呢?都有不同的意見。命運是賭注,把接種疫苗說是賭注,好像說的大了點,但是是一種小賭注,如果不相信,那再仔細考慮吧。歸到開始的話,王博士這樣的人存在的必要,始終是對疫苗研發者,疫苗使用者來說,是一種警醒,必須時刻注意疫苗的安全性,因為是預防疾病的,不是制造疾病的,因此,需要王博士這樣的人,時刻提醒著。
該輪到家長迷茫了,或許,問題在于家長你應該相信誰,這是信任,我們都不希望賭注這個詞。
最終的決定權,始終在家長的手里,目前,推行的是強化免疫,不是強制免疫,概念不同,是否接種,有知情同意書,相信沒有一個人愿意強行給孩子接種,也沒有家長愿意孩子被強行接種。(真的是這樣嗎?為什么我女兒幼兒園門口的通知上不是這樣寫的呢?我到底有沒有權利拒絕呢?)
又忍不住說兩句:
這里的觀點是我個人的觀點,與北京大學,以及其他任何個人與團體及單位無關,不代表他們的利益,他們也無需為此博客的言論承擔任何責任與壓力。
這是不負責任的說法,我認為,如果與北京大學,準確的說是北京大學醫學部,如果與他們無關,你干嗎要加上你是學院路38號?單純為了表示你工作的地點,方便大家去找你咨詢嗎?
我想不是的,你是利用了醫學部的名義,但是又不想說明這點,為什么不去承認呢?
事實上,這樣的人比比皆是,包括所謂的局長博客,廳長博客,或者是什么的,凡是有公職的人,開博,沒有不用單位的名義作噱頭,你又不是比爾蓋茨,也不是明星,你不拿這個做噱頭,誰理你啊,對不對?
所以你不必寫這樣的話,否則顯的太虛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