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丁學良是條“洋狗”?
我前天在回復一封群發郵件(內容是丁學良的一篇訪談“中國只有年紀不老的左派,沒有新左派”)時,順口說了一句丁是一條洋狗,有朋友表示不同意,我覺得有必要做一點解釋。
先給洋狗下個定義。我這里說的洋狗,并非指的是什么“德國黑背”之類的洋血統的狗,很可能也不過是中國的土狗罷了,但因其為洋人所豢養,以洋人的是非為是非,洋人讓他咬誰他咬誰,所以名之曰“洋狗”。這是一種比喻,不是罵人,當然,如果你一定要說我是在罵人,那就算是吧。
為了避免誤解,我在這里還一定要解釋一下:如果一個中國學者在某個問題上和洋人的觀點一致,我們不能簡單地說他是洋狗,因為洋人并非一無是處。洋狗的特點在于沒有自己的思考,一切以洋人的判斷為標準。
再說丁學良。丁斷言中國沒有真的新左派,只有年紀不老的左派,根據是什么呢?只有一條:西方的新左派不是這樣的。這是什么混蛋邏輯?!憑什么西方的標準就是最高標準?西方有西方的問題與語境,中國有中國的問題與語境,問題與語境不同,觀點和結論自然也就不同,如果你和西方不一樣就“不是”,這不是洋狗的思維方式又是什么呢?
按照丁的邏輯,我們就不難作出這樣的推導:洋人是黃頭發藍眼睛白皮膚,丁本人卻“不幸”是黑頭發黑眼睛黃皮膚,所以洋人是人,丁則不是人,丁先生同意嗎?
幾年前,丁學良斷言中國合格的經濟學家不超過5個,其邏輯和這次的邏輯如出一轍,可見他的這種思維方式是內化的骨子里的,是一以貫之的。
丁學良雖非香港土著居民,但長期生活在香港。而香港有100多年被英國殖民的歷史,丁因此養成殖民地式的奴化思維,這本不奇怪,奇怪的是大陸學者居然也和他唱和,可見大陸學界也存在自我奴化的問題。
丁學良挾洋自重,一向囂張霸道,肆意羞辱中國學者,但無論是中國的主流經濟學界也好,新左派也好,卻無一人敢攖其鋒,均取唾面自干之態,這令人費解,也讓人感到悲哀!
附錄:丁學良:中國只有老左派,沒有新左派http://news.sohu.com/20100827/n274518781.s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