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扔板磚:“壟斷行業”——文化顛覆的陰謀
作為一個普通網民,本人為啥偏要不厭其煩地跟“壟斷行業”的“理論”作對?因為真理是在我們一邊。之所以由此探討文化陰謀,是實在看不過眼了,因為運用“壟斷行業”這一虛假前提的“理論研究”,已經充斥社會主義名義的主流文化市場。特別感到扎眼并且需要警示的,是針對所謂“壟斷行業”的理論文章,已經連篇累牘地赫然發表在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欄的《理論頻道》上(本人基本不看了,看是為了拿板磚),說明是要指導全黨。
“壟斷行業”的理論造勢,已經覆蓋了網絡文化(也許覆蓋了全社會)。假如你用“壟斷行業”四個字,簡單地“百度”一下,能夠找到與之相關的網頁約5,980,000篇,估計約有六千萬個相關專題,而用時僅為0.188秒,十分方便網絡傳播。而“百度”給出的“相關搜索”主題包括“壟斷行業工資、壟斷行業改革、中國壟斷行業、壟斷行業有哪些、中國壟斷行業有哪些、壟斷行業股票、壟斷行業收入、壟斷行業降薪、哪些是壟斷行業、什么叫壟斷行業”等十個分項條目。識點大字、學會上網的中國人,恐怕個個腦袋都會深深刻下“壟斷行業”四個大字!
關于“壟斷行業”的“百度”解釋,詞義很有導向性,由于解釋篇幅比較長,重點摘取其中兩段,可供人們辨析。一段暗示“壟斷行業”之“優劣”:“壟斷行業分為兩種,一種在憑借技術上的優勢,進行行業上的壟斷,如美國的微軟公司的操作系統,因為深厚的技術優勢,壟斷了全球各國的電腦操作系統。另一種是由國家控制下的壟斷行業,如,我們國家煙草、電力行業,由國營壟斷,私人不可經營。”另一段算是“洗腦”:“一般來說,在發達國家,提倡公平競爭、自由經濟,壟斷行業比較少。發達國家壟斷行業一般為技術型的,不過,即使一些現在看來依然是帶壟斷性質的公司,如美國微軟,壟斷也難以長久,谷歌正在研制新的操作系統,很快就要面世了。”這是“百度”最具“理論性”的兩段解說詞。
事實上,“百度”創立的關于“壟斷行業”的文化市場,幾乎清一色地指向了我國公有制的支柱骨干企業,這是網人皆知的文化事實。在“百度”頭條關于“壟斷行業”的解釋之后,第二條就是“中國的壟斷行業有哪些?愛問知識人”,“中國的壟斷行業”的“百度”解釋很直白:“自然壟斷行業的有自來水、電力、公交、煙草、石油、天然氣、電信、鐵路運輸、包括銀行等等,這些壟斷行業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為存在規模效應、外部效應和進入門檻。”似乎全是“自然壟斷”(區別于備受精英推崇的天經地義地需要保護的“技術壟斷”)的那么一種可惡行業:“壟斷形成壟斷利潤和消費者損失。政府通常對壟斷行業實行壟斷價格管制或者進入許可。”而且更可惡的是:“當然由于市場上只存在一個供給者會造成服務質量低下等問題,但是要通過引入競爭來解決也很難。通常最后形成一個合謀的壟斷集團,寡頭壟斷”。
需要回到源頭上,看看“百度”關于“壟斷”的解釋:“壟斷 (英語:Monopoly) (或者稱賣者壟斷;臺灣通常譯獨占),一般指唯一的賣者在一個或多個市場,通過一個或多個階段,面對競爭性的消費者—與買者壟斷 (Monopsony) 剛剛相反。壟斷者在市場上,能夠隨意調節價格與產量(不能同時調節)。”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這里刻意回避、模糊或者混淆了“壟斷”特有的“獨占”性,因為公有制企業歸全民所有,利益應該歸全民,其實并不存在真正的利益獨占性。而“百度”給出的“唯一的賣者”,在當代理論傳播或者輿論宣傳上,早已鎖定了“唯一的企業”作為“壟斷”的代名詞。而中國的“壟斷行業”顯然又不具備“隨意調節價格與產量”的“壟斷特征”,為了避免“理論”上的自相矛盾,“百度”給出的“壟斷”定義絲毫沒有映射到“百度”關于“壟斷行業”的理論中,因為“百度”沒法自圓其說。
該到回顧“理論精英”幾近“淡忘”的壟斷本源的時候了。我的手頭有本商務印書館于1990年重版的《新華字典》,它對“壟斷”的詞義解釋十分簡練:“[壟斷]操縱市場,把持權柄,獨占利益”;再來看看商務印書館于1979年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它有專門的“壟斷”、“壟斷資本”、“壟斷資本主義”的詞條解釋,“壟斷”一詞除了指明出處外,詞義是“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縱貿易,后來泛指把持和獨占”,后兩個詞條全部針對資本主義而言。很顯然,“壟斷”或者“壟斷行業”的基本特征和根本目的,必須是獨占利益,否則也就喪失意義了。至于本人對于壟斷必須具備的其它要素分析,過去已經談及,在此不再羅嗦了。總之,在“理論精英”關于“壟斷行業”的蠱惑中,通常沒人敢于公開論理。即使隔三岔五地罵他們,他們一定不敢頂嘴。
當前一些國企出現問題(如電力、石油等行業),恰恰是背離社會主義公有制原則,搞市場經濟的高管高薪帶來的。
不敢頂嘴,實際是怕陰謀敗露。深究起來,正如文化具有階級性,“壟斷”與“壟斷行業”的理論闡述,同樣帶有鮮明的階級性,是為特定的利益集團服務的。而社會主義文化的傳播取向,同樣歸于“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目的,當代“理論精英”對于公有制“壟斷行業”的“理論研究”或“理論闡述”,他們無論怎樣地挖空心思,也根本圓不到“為人民服務”的軌道上。說穿了,“理論精英”不僅是要顛覆歷史,而且想要整個顛覆社會主義文化。他們對于“壟斷行業”概念的刻意生造,就是一個典型例子。而文化顛覆的最深處,實際指向社會主義的經濟基礎。通過“理論”基礎上的所謂制度化的按圖索驥,可以找到針對公有制的所謂經濟憲法。這難道不是徹頭徹尾的一場陰謀?
[附一:百度解釋]
壟斷行業
壟斷行業,我們首先要理解什么叫壟斷。在古代,人們在市集上作生意。許多行業,都是不只一個商人做的。有些商人想包攬所有客人,就在市集上做高臺,叫做壟,他們居高臨下能獲得許多便利,包攬了許多客人。這種行為稱為壟斷。
壟斷行業分為兩種,一種在憑借技術上的優勢,進行行業上的壟斷,如美國的微軟公司的操作系統,因為深厚的技術優勢,壟斷了全球各國的電腦操作系統。另一種是由國家控制下的壟斷行業,如,我們國家煙草、電力行業,由國營壟斷,私人不可經營。
一般來說,在發達國家,提倡公平競爭、自由經濟,壟斷行業比較少。發達國家壟斷行業一般為技術型的,不過,即使一些現在看來依然是帶壟斷性質的公司,如美國微軟,壟斷也難以長久,谷歌正在研制新的操作系統,很快就要面世了。
自然壟斷行業的有自來水、電力、公交等等,這些壟斷行業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為存在規模效應、外部效應和進入門檻。
如果一個城市存在多個電網系統向同一群消費者提供電力服務,即競爭的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這些領域如果不是壟斷結構而是多個生產者競爭的話,對我們消費者的影響也不會是好的。最終的結果是廠商最終將退出市場不再提供產品。
壟斷形成壟斷利潤和消費者損失。政府通常對壟斷行業實行壟斷價格管制或者進入許可。
當然由于市場上只存在一個供給者會造成服務質量低下等問題,但是要通過引入競爭來解決也很難。通常最后形成一個合謀的壟斷集團,寡頭壟斷。
“壟斷行業”相關詞條:
百度百科中的詞條內容僅供參考,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
(尤其在法律、醫學等領域),建議您咨詢相關領域專業人士。
本詞條對我有幫助94
· /**/ 分享到i貼吧
· 添加到搜藏
分享到新浪微博
分享到豆瓣網
分享到搜狐微博
合作編輯者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需進一步完善,百科歡迎您也來參與編輯詞條在開始編輯前,您還可以先學習如何編輯詞條
如想投訴,請到百度百科投訴中心;如想提出意見、建議,請到百度百科吧。
已解決
中國壟斷行業有哪些
懸賞分:20 - 提問時間2010-6-26 11:19
希望給個全面點的回答
其他回答 共 1 條
自然壟斷行業的有自來水、電力、公交、煙草、石油、天然氣、電信、鐵路運輸、包括銀行等等,這些壟斷行業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為存在規模效應、外部效應和進入門檻。
如果一個城市存在多個電網系統向同一群消費者提供電力服務,即競爭的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這些領域如果不是壟斷結構而是多個生產者競爭的話,對我們消費者的影響也不會是好的。最終的結果是廠商最終將退出市場不再提供產品。
壟斷形成壟斷利潤和消費者損失。政府通常對壟斷行業實行壟斷價格管制或者進入許可。
當然由于市場上只存在一個供給者會造成服務質量低下等問題,但是要通過引入競爭來解決也很難。通常最后形成一個合謀的壟斷集團,寡頭壟斷。
回答者: lps185533 - 六級 2010-6-26 15:35
壟斷
百科名片
壟斷
壟斷 (英語:Monopoly) (或者稱賣者壟斷;臺灣通常譯獨占),一般指唯一的賣者在一個或多個市場,通過一個或多個階段,面對競爭性的消費者—與買者壟斷 (Monopsony) 剛剛相反。壟斷者在市場上,能夠隨意調節價格與產量(不能同時調節)。
/**/ 隱藏]
[附二:人民網理論頻道文章]
壟斷行業高收入成因解析 |
|
陸銘 |
2010年08月24日 09:04 來源:人民網-《人民論壇》 |
壟斷行業高收入成因解析--中國共產黨新聞
|
|
|
|
李義平:壟斷行業收入分配改革的理論廓清
|
|
|
(責任編輯:秦華)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