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ECFA實施以來,臺灣當局在從兩岸貿易中大獲其利,卻一直對來自大陸的產品高筑歧視性貿易壁壘。臺當局長期以來單方面對2500多項大陸產品出口采取歧視性貿易限制,違反了ECFA關于“逐步減少或取消雙方之間實質多數貨物貿易的關稅和非關稅壁壘”的規定。
ECFA是兩岸雙方在“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簽署的,實施中如產生問題可通過兩岸協商予以妥善解決。2023年12月21日大陸宣布中止ECFA項下丙烯等12個稅目產品關稅減讓后,民進黨蔡英文當局不僅未采取任何措施取消對大陸的貿易限制,還不斷變本加厲,阻撓破壞兩岸經濟正常交流合作。賴清德當局更是頑固堅持“臺獨”立場,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大肆宣揚“臺獨”分裂謬論,煽動兩岸對立對抗和經濟“脫鉤斷鏈”,嚴重破壞兩岸協商和ECFA實施的基礎,大陸有關部門不得不進一步中止ECFA部分產品關稅減讓。
05.
臺灣得了便宜,并沒有賣乖。
臺灣得了好處,并不懂得感恩。
臺灣與大陸簽訂了《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卻忘記了與大陸達成的“九二共識”。
臺灣掙了大陸的錢,得了大陸的利,臺灣富起來,并沒有乖起來、順起來、歸起來,反而尾巴翹起來,翅膀硬起來,架子大起來,嘴臉兇起來,鬧起來獨起來惡起來,跪美國、舔日本、拉歐盟,買槍買炮,擴軍備戰,公開臺獨,公然挑戰大陸,倚外謀獨,以武拒統。
大陸方面惠了臺,讓了利,吃了虧,不僅沒有拉住臺灣,增進認同,感化臺獨,促進融合,推動統一,反而肉包子打狗,雞飛蛋打,惹了一身騷,生了一肚子的氣。
06.
事實證明,大陸與臺灣簽訂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是一個從一開始就存在問題,具有先天缺陷的協議。
一是不平等。大陸單方面讓利;二是不互利雙贏,臺灣單方面得利;三是基礎脆弱,無政治基礎,充滿敵意;四是極不穩定;五是風險極高,根本就不可持續。
坦率地講,中央政府與敵對的偏安割據的地方偽政府簽訂法律性質的協議,本身就是荒唐的。難道要承認臺灣偽政府的合法地位,讓臺灣和大陸平起平坐?
一國兩制,和平統一,是中國大陸祖國統一的優先戰略。經貿先行,融合發展,惠臺優臺善臺,是推進和平統一的重要方略。
但實踐證明,經貿往來、融合發展,惠臺優臺善臺,猶如以肉飼虎,割地事秦,在統一問題上難以達到我們預期的效果。相反,臺獨勢力越做越大,臺獨集團越來越強,臺海越來越復雜,臺灣離大陸越來越遠。
這是令人非常遺憾、非常痛苦的,也是我們需要深刻檢討反省的。
07.
實踐再次殘酷地證明,與敵對國家、敵對地區、敵對勢力、敵對個體的經貿往來,是多么地危險;僅憑一張薄紙,與敵人做生意,是多么地不靠譜。
企圖超越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的買賣,企圖超越敵對、仇視的生意,是不存在的。希望以利益整合分裂,以融合貫通統一,似乎難以實現。
ECFA不是制臺之道,馭臺之術。困臺方針、窮臺戰略,必須改起來。
做生意看人,做買賣分人,古今中外的商場市場都是一樣的道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