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憂心的事情
2023年中國人口減少了208萬。成為六十年來首次連續兩年人口下降的年份。
人口減少背后原因的一方面是出生人口進一步減少至902萬人(比2022年少54萬人),死亡人口進一步增加至1110萬人(比2022年多69萬)。
乍看上去,十四億人里邊減少個兩百萬人,似乎滄海一粟,于大局無礙。但真正令人憂心的不是這208萬,而是三千五百萬。
以平均六十歲退休計算,2023年比2022年,59歲以下人口減少1901萬,60歲以上人口增加1693萬。僅僅一年時間,60歲以上老年人人口,與60歲以下人口的差額,增加了3500萬。
不過短短一年之間,一正一負凈增了3500萬需要供養的人口。
患寡更患不均
缺人的后果,是更加劇烈的人口結構問題。
北上廣深是中國吸引力最強的城市,我們看看它們的人口結構。
可以說,除了移民新貴城市深圳,北上廣都已經出現了頭大(在圖上部的老年人)腳輕(在圖下邊的年輕人)的問題,人口結構呈現紡錘形?,F在紡錘形的中間還在30-35歲的壯年,再過30年,現在的0-4歲變到30-34歲;30-34歲變到60-64歲的時候,紡錘形就要變成倒三角,現在一年凈增3500萬,正式這種變化的預兆。
北上廣深作為全中國最有人口虹吸能力的四座大城市,尚且如此,那人口大量外流的東三省、縣鄉鎮村,又是什么樣的情況?
也許2022年的第一次人口下降,還是因為疫情等原因帶來的死亡人口增加,到了2023年,情況則更加的清晰,新生兒的不足已經非常顯著。
2016年中國新生兒1883萬人,到了2023年降為902萬人。七年間降低了一半。最講究家族傳承的山東省,23年出生僅61萬人,相當于2017年的35%。山東省一億人口,相當于日本人口的5/6,而創了人口出生率新低而登上各路新聞頭條的日本,尚且出生了76萬人。
教育部的數據顯示,2022年的幼兒園數量比上年減少5610所,下降近2%;在園幼兒數量從2021年開始負增長,當年減少了13萬人,2022年降幅擴大,減少了178萬人。2023年在園幼兒減少535萬,幼兒園減少5610所。
再這樣下去,紡錘形變成倒三角,僅僅是時間問題了。
需求下降
歷史上中國人口長期占全球的三分之一,1820年占37%,1950-1980年穩定在22%,但是2023年只占17%。而按照聯合國的預測,從2023-2100年,中國總人口全球比例從17%下降到6.1%,成為唯一大幅下降的人口大國。
為社會創造價值的人口的下降,將對國家產生深遠的影響。
最近有個新聞,KTV9年倒閉了7萬家,從2015年的12萬家,跌到今天的不足5萬家。
是00后們討厭唱歌不善音律嗎?顯然不是。KTV消費主力年輕人變少了,店家自然也跟著變少。
何止KTV,啤酒、摩托車,所有以年輕人為主要消費群體的產品全部都在下滑。比如啤酒,從2014-2016年達到巔峰之后,消費就開始下滑,到現在已經較巔峰跌掉三成。
勞動力也許可以依靠自動化和機器人代替,但人少了,需求就少了,消費就少了,經濟也就冷了。
特別是現在脫鉤風險日盛,內循環市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有人,如何消費?
以前內需不暢關注“沒錢”的問題,現在很多地方的內需不暢,已經變成“沒人”的問題。
沒錢可以印,沒人無奈何。
社會分配
人口增長可以是很快的。建國之后,不過短短二十年,中國人口就從四億上升到八億。但一旦進入富裕社會,人口增長就變得極其困難。
韓國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作為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國家之一,為了鼓勵家庭生育,該國已支出超過1300億美元。其中一些項目是比較容易想到的,比如免費幼托、房屋福利或對試管嬰兒項目的支持。還有一些更有創意,比如向公務員提供假期,以便他們回家生小孩。然而,其中似乎無一奏效。
說到底,富裕社會中,養育后代的成本已經非常之高,而之前生五個指望一兩個成才的模式已經毫無可能。分配成為最大的問題。
這樣以子女房貸為把柄捏住勞動者,讓他們變成“優質員工”的體系,生育率自然不會高。
彩禮越來越高,以至于最近多次出現的,已經收取高額彩禮,卻遭遇悔婚而不能把彩禮返還的案件,甚至女方反口控告強奸的案件越來越多,結婚率自然也上不去。
2007年之前,彩禮大概在兩萬元左右,而且多年增長較少,尚屬正常。08年之后,彩禮突然開始暴漲,伴隨的就是結婚率的直線下降
告完強奸還不退彩禮,這結婚率能高起來嗎?
根據中國養育成本報告的研究,中國養育一名子女,需要花費53.8萬元,是人均GDP的6.3倍。全球第二高。而這個比例全球最高的國家,也正是全球生育率最低的韓國。
花錢還不說,養育一名子女,女性工作時間前四年減少兩千多個小時,基本上斷送了女性晉升的道路。而女性因為剩余而減少的閑暇時間更高達8500小時。
又浪費錢,又影響工作前程,連休閑時間都要賠進去。這生育率能高嗎?
這些事情如果不能解決,人口結構這只黑犀牛必將狂奔不止。一年三千五百萬人,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