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各界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系列活動第十五場:毛主席紅色管理永放光芒,在北京舉行。圖為大家在一起合影。自左至右:王玉泉、李杰、毛戎峰、江山、毛小青、簡振新、顏俊國、馬全明等。(中紅網紅色圖庫)
簡振新大校在向毛主席侄女毛小青、中紅網總編輯江山等來賓,介紹自己多年來研究的毛主席紅色管理成果。(中紅網紅色圖庫)
中紅網總編輯江山向毛主席侄女毛小青贈送大型畫冊《毛主席和他的親人》。(中紅網紅色圖庫)
中紅網總編輯江山(左)向毛主席侄女也是書法愛好者的毛小青,轉贈毛筆和墨汁,右為簡振新大校。(中紅網紅色圖庫)
中紅網北京2023年11月18日電(紅筆桿)
“毛澤東紅色管理思想永放光芒!”
“懷念毛主席,學習毛主席!”
……
首都各界隆重紀念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誕辰130周年系列活動第十五場,今天在北京舉行。由中國紅色文化研究會為指導單位,中紅網和百年風云文化藝術中心主辦的座談會,有毛主席親屬、毛主席身邊工作人員、部隊退役老領導、教育界、企業界和新聞界等有關方面人士參加。大家一致認為,紀念毛主席活動意義重大、深遠,如今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時代,我們一定要永遠把毛澤東思想一代一代傳承下去,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英明領導下,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色文化,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做出我們新的更大的貢獻!
參加今天活動的有關方面人員有:毛主席侄女、北京紅色偉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小青,中國紅色管理培訓咨詢知名專家、原總參某部政委簡振新大校,中華志愿者協會會長助理、原公安部邊防局退休干部毛戎峰大校,中紅網總編輯江山,原河南焦作技師學院黨委書記王玉泉,河南博研助學基金會執行理事長李杰,湖南永州藍山潤澤東方紅色文化酒店董事長顏俊國,毛小青同志助理余金緯等。
簡振新大校在今天的活動上作了主題講話,介紹了他多年來進行的紅色管理研究成果。他說,毛澤東紅色管理思想永放光芒!紅色管理主要是指以毛澤東主席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打造戰無不勝的人民軍隊的軍事實踐中,創立的先進管理思想和成功治軍經驗。毛主席創建、培育和指揮的人民軍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用明顯劣勢的武器裝備多次戰勝比自己強大得多的對手,打敗了國內外一切敵人,取得了“全勝”的光輝戰績。
簡振新大?;仡櫿f,在革命戰爭年代,毛主席憑借這套管理方法,把以散漫、落后的農民為主體組成的人民武裝,打造成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勁旅鐵軍,以至于被西方學者譽為“將砂子擰成鋼筋的人”。在和平建設時期,毛主席將這套管理方法運用到經濟建設領域,號召“全國學人民解放軍”,各條戰線都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效,如大慶經驗、鞍鋼憲法、兩彈一星、紅旗渠等等,這些都是紅色管理具體運用的光輝典范。
簡振新大校指出,改革開放以來,解放軍這所大學校培養出來的許多官兵,轉業退伍后到了經濟建設的主戰場,經過“摸爬滾打”成長為德才兼備的優秀企業家。華為公司總裁任正非,這個曾經在解放軍大學校成長起來的學習毛主席著作積極分子,自覺將紅色管理理念運用到企業的創業、管理、發展過程中,以客戶為中心,以奮斗者為本,不斷自我批判,永遠艱苦奮斗,取得了舉世聞名的輝煌成就。
簡振新大校介紹,有許多沒有軍旅經歷的優秀民營企業家,他們結合自身實際,學習運用紅色管理思想,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華為的任正非,大家都比較了解了,在這里就不多介紹了。我在這里集中說一下龍芯中科董事長胡偉武。他當年滿懷強烈的使命擔當,對人民領袖充滿真誠的熱愛,對紅色管理有著堅定信念和靈活運用。在龍芯會議室,他們敬立著毛主席的石膏塑像,塑像兩邊是鮮紅的黨旗國旗,上方張貼著“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龍芯”的橫幅標語。每當項目取得重大進展時,胡偉武都會帶領龍芯課題組的全體成員,去天安門廣場看升旗,瞻仰毛主席紀念堂,向無限崇拜的人民領袖匯報最新工作成果。在發展壯大過程中,龍芯中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抓政治學習教育凝聚人心;堅持國家情懷,始終站在國家角度謀劃發展;堅持“雙硬”精神,強調精神硬才能技術硬;堅持“靈魂”制勝,著力打造有“靈魂”的團隊;堅持“雙管”齊下,既管員工行為又管員工思想。這些都是紅色管理思想和方法的生動實踐。
簡振新大校強調說,從任正非、胡偉武及他們朝氣蓬勃的團隊身上,我們看到了紅色管理思想的強大生命力,看到了用毛澤東思想武裝起來的年輕團隊充滿著戰無不勝的磅礴力量,看到了社會主義中國的光明未來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勝利曙光。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時代,我們一定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英明領導下,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為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做出我們新的更大的貢獻!
簡振新大校在介紹自己多年來研究的毛主席紅色管理成果時,不時博得在場嘉賓的鼓掌稱贊。
在活動上,中紅網總編輯江山向毛主席侄女毛小青贈送了大型畫冊《毛主席和他的親人》,并向也是書法愛好者的毛小青轉贈了毛筆和墨汁。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