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認識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在北京華夏文化交流促進會紀念全民抗戰爆發七十八周年研討會上的發言
(2015年7月7日)
朱 佳 木
今天是中國全民族抗戰爆發78周年的紀念日,今年還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也是日本發動局部侵華戰爭和中國興起局部抗戰的84周年。
84年前的9月18日,日本侵略者根據日本法西斯大本營的侵華計劃,利用1905年日俄戰爭后在中國獲得駐軍權的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并迅速占領了全東北。78年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為了達到以武力吞并全中國的野心,利用它進一步侵入華北的軍隊,制造了盧溝橋事變,悍然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同時點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7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天皇和政府的代表,以及日軍大本營的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宣告日本軍國主義的徹底失敗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后勝利。1951年,新中國確定將9月3日作為抗日戰爭勝利日,并于2014年得到第12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的進一步明確。
中國抗日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牽制和消滅日軍最多、付出民族犧牲最大的戰爭,也是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第一次贏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是中華民族由衰敗走向復興的重大轉折點。它喚起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改變了中國的命運,推動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它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殖民奴役中國的圖謀,重新確立了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開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對于抗日戰爭史的研究和宣傳,過去曾出現過一些偏頗,主要表現是過多強調了國民黨政府消極抗戰的一面,對以國民黨軍隊為主體的正面戰場的作用肯定不夠。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對抗日戰爭史的研究和宣傳逐步糾正了上述偏頗,在研究、宣傳上做到正確認識和把握國民黨政府的兩面性以及正面戰場的作用,既看到國民黨政府妥協退讓、反共分裂的一面,又看到它聯合共產黨反抗日本侵略的一面;既看到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的事實,又看到其廣大將士的英勇、對日軍的牽制和取得的一些重大勝利。然而,一段時間以來,在以“告別革命”為核心的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影響下,一些研究和宣傳又走向另一個極端,一方面竭力粉飾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國民黨頑固派,否認其對日本妥協退讓和對中共限制、摩擦的行徑,人為抬高正面戰場的作用,甚至為汪精衛為代表的漢奸、賣國賊辯護,散布“賣國有理”論;另一方面,千方百計貶低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的作用,丑化共產黨的領導人,甚至編造謠言或采用文藝手段污辱為抗日流血犧牲的烈士和英雄人物。因此,在紀念中國局部抗戰84周年、全民族抗戰78周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之際,很有必要充分認識和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
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具有中流砥柱作用呢?縱觀全部抗戰史,我認為起碼有以下八點根據。
第一,不是別個政黨,而是中國共產黨始終高舉堅決抵抗日本侵略的大旗,不僅在第一時間發表反對日本帝國主義軍事侵略和占領的宣言,主張組織民眾開展游擊戰爭,支援和聯合各種抗日組織和軍隊共同抗日,而且堅決反對當局的不抵抗政策和社會的悲觀情緒,于1934年即從南方革命根據地派出北上抗日先遣隊,并在中央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后明確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新策略,從而使愛國力量看到了希望,提升了信心,振奮了精神,遏制了妥協退讓勢頭的擴大和各種失敗論、投降論的漫延。
第二,不是別個政黨,而是中國共產黨積極爭取國共兩黨捐棄前嫌,再次合作,共御外敵,并在1933年初即提出愿同任何武裝部隊訂立共同對日作戰的協定,在西安事變后積極斡旋各方使之和平解決,“七七”事變后又主動停止推翻國民黨政權和沒收地主階級土地的政策,取消蘇維埃政府和紅軍的名義、番號,從而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第三,不是別個政黨,而是中國共產黨明確提出全面抗戰的路線和持久戰的戰略方針,反對那種只實行政府和軍隊抗戰、拒絕一切有利于抗日的改革、不給人民以抗日必須的民主自由權利、不改善人民大眾生活、防止人民力量在抗戰中發展的片面抗戰,以及過分強調“以空間換時間”、過分依賴列強干涉和外援的消極傾向,主張把全民族抗戰和爭取人民民主、改善人民生活結合起來,把反對外敵入侵與推進社會進步統一起來,正確處理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的關系;同時,最早預見到抗日戰爭的持久性和戰爭發展的三大階段及其特點,并針對“亡國論”和“速勝論”,提出對日實行持久戰的思想和一整套關于持久戰的理論、戰略及作戰方針,從而為爭取各階層人民參加抗戰指明了正確道路,調動了廣大民眾支持抗戰的熱情,為爭取抗戰最后勝利的道路指明了正確方向,鼓舞和堅定了廣大軍民爭取勝利的信心和決心。
第四,不是別個政黨,而是中國共產黨廣泛動員民眾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支持和幫助一切對日作戰的軍事力量,在九一八事變后立即發動大中城市舉行各界抗日救國大會和游行請愿,“一二八”事件后通過上海地下黨組織發動群眾支援前線,在“何梅協定”、“秦土協定”、華北事變發生后通過北平地下黨組織發動一二九運動,在蔣介石親臨西安督剿紅軍時又通過東北軍地下黨組織發動逼蔣抗日的群眾請愿示威活動;同時,主動聯絡、推動、支持、幫助馮玉祥、傅作義、蔡延鍇、蔣光鼐、張學良、楊虎城、王以哲、于學忠、高桂滋、閻錫山等國民黨軍事將領和地方實力派進行抗戰或準備抗戰,密切聯系宋慶齡、何香凝、柳亞子、譚平山等國民黨左派和民族工商界、文化界進步人士推動抗戰,從而壓制了國內的投降暗流,迎來了全國上下的抗戰高潮。
第五,不是別個政黨,而是中國共產黨大力開展敵后游擊戰爭,不僅在華北、華中、華南發展抗日武裝,而且在東北建立了抗日聯軍,并創造多種武裝斗爭形式,充分發揮人民戰爭威力,先后取得平型關大捷等一系列對日作戰的勝利,殲滅了大量日偽軍,造成敵占城市的反包圍態勢和交通線的癱瘓,遲滯了日軍南下步伐,有力配合了國民黨軍隊正面戰場的作戰;另外,隨著八路軍、新四軍及民兵隊伍的發展壯大和百團大戰等對日作戰的加強,使日偽軍多數兵力被逐漸吸引到華北、華中,使敵后戰場逐漸成為抗日戰爭的主戰場,從而減輕了正面戰場的壓力,促進國民黨政府終于將抗戰堅持到最后勝利。當年,我國綜合實力盡管遠不如日本,但憑著共產黨聯系人民群眾之緊密、動員組織能力之高超、統一指揮之有效、部隊作風之頑強,如果能有國民黨軍隊的裝備、給養,哪怕只有一半,抗戰勝利的時間也會大大提前,中國人民的苦難和損失將會大大減輕。
第六,不是別個政黨,而是中國共產黨堅決抵制了國民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動搖,揭露了其對日妥協的嚴重性,并通過發動國統區民眾和愛國力量的反妥協斗爭及加強敵后戰場的作戰,挫敗了日本的誘降圖謀;同時,正確執行與國民黨“又聯合又斗爭、以斗爭求團結”的方針,對國民黨頑固派的摩擦活動予以針鋒相對的回擊,打退了國民黨頑固派制造的包括晉西事變、皖南事變在內的兩次反共高潮,并制止了第三次反共高潮發展成為大規模武裝進攻,從而避免了國共合作的破裂,使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得以維持到抗戰勝利。
第七,不是別個政黨,而是中國共產黨有效收復被國民黨軍隊丟失的大片國土,并在此基礎上普遍建立起抗日民主根據地,作為支撐持久廣泛的敵后游擊戰爭的戰略基地;同時,為了鞏固這些根據地,在政權建設上實行“三三制”和基層選舉、精兵簡政等原則;在經濟建設上實行減租減息,發展個體經濟基礎上的合作經濟組織;在文化建設上實行以抗日救國為目標的新教育制度,推動新文化運動,形成干部教育、初等和中等國民教育、各種形式的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教育體制,普遍成立以宣傳抗日為主旨的文藝團體和大批農村劇社,鼓勵創作人民群眾喜聞樂見、激勵抗戰精神的作品;尤其在抗戰進入相持階段后,面對日軍將作戰重點轉向敵后戰場和國民黨實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政策帶來的財政經濟困難,陜甘寧邊區和各抗日根據地掀起大規模生產自救運動,做到了人民生活改善、軍隊自己供給,所有這一切不僅為堅持敵后抗戰奠定了物質基礎,也為全國實行“軍民一致、軍政團結、政治民主、經濟有辦法”提供了示范,為全民族救亡圖存支撐了希望,為后來我們黨在全國范圍建立政權積累了經驗。
第八,不是別個政黨,而是中國共產黨模范發揮中華民族先鋒隊的作用,以艱苦奮斗、不怕犧牲、扎根群眾、官兵平等、嚴守紀律、顧全大局的實際行動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涌現出楊靖宇、馬本齋、趙一曼、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壯士等無數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贏得了包括愛國進步人士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尊重,吸引了包括作家、教授、大學生在內的廣大知識分子的加入,從而給抗日戰爭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力量,成為在抗戰全過程始終引領中華民族冒著敵人炮火前進的旗幟。正如當年美軍駐延安軍事觀察組的評論所說:“共產黨領導的抗戰,有一種生機勃勃的氣氛和力量,一種和敵人交手的愿望,這在國民黨的中國是難以見到的。”
只要尊重歷史事實,都不難從以上八大方面看出,中國共產黨確實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如果沒有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將難以有正確路線的指引、廣大民眾的參與、強大精神的支撐;那樣,中華民族勢必還要在戰爭的黑暗中苦斗相當長的時間,勝利了也不會有真正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
2014年9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9周年座談會的講話中指出:“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中國共產黨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制定正確戰略策略,開辟廣大敵后戰爭,成為堅持抗戰的中堅力量。無論條件多么艱苦、形勢多么險惡、戰爭多么殘酷,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同各愛國黨派團體和廣大人民一起,共同維護團結抗戰大局。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張、堅定意志、模范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引領著奪取戰爭勝利的正確方向,成為奪取戰爭勝利的民族先鋒。”習總書記的這一論述,是對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的精辟概括。
當前,國內外敵對勢力借我們全面認識和宣傳國民黨及正面戰場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作用之機,貶低和否認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這是與他們妄圖通過污蔑、攻擊我們黨的歷史來否定我們黨的執政資格、推翻我們黨的領導的目的相一致的。我們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78周年,紀念日本發動局部侵華戰爭和中國興起局部抗戰84周年,就要重溫抗戰的歷史,以鐵的事實反擊那些歪曲歷史的謬論,充分認識和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激勵全國各族人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繼續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