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資委公開披露的信息稱,已在內部召開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研究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重要批示和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第一次、第二次會議精神。
該消息也確認了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已經正式運行。
此前,網絡已有相關消息傳出。據國家文化安全與意識形態建設研究中心官方微博@思想火炬10月24日晚10點左右透露:【為改變發改委、國資委、財政部多頭規劃國企改革的亂局,經習總批準,在國務院設立中央國企改革領導小組,馬凱任組長,王勇任副組長,國企改革辦公室設在國資委,張毅任主任。組織機構已經成立,領導班子要把國企做強做大,擋住私有化逆流,請不要辜負人民的殷殷期望!】
在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堅持公有制主體地位;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激發非公有制經濟活力和創造力)的前提下把關央企和地方的國資改革方案,使其符合三中全會和四中全會決定的改革思路,這或許將是國資委被賦予的最新任務。
解決“四龍治水”問題
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由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掛帥,人員構成涉及國務院國資委、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人社部、人民銀行、證監會、銀監會等多個部門,主要職責是統籌研究和協調解決改革中的重大問題和難點問題。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國務院國資委,國務院國資委主任張毅兼任辦公室主任。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首席專家李錦告訴早報記者,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的成立,標志著本輪改革已經向前走了一步。
“因為國企改革原來是以頂層設計方案為主,后來由于頂層設計方案遲遲沒有出來,最后改用‘摸著石頭過河’的辦法,就用試點和頂層設計相結合的方式,六七月份采取了這種辦法。現在運行了一年多時間,有些重要的矛盾、難以統一意見的計劃需要綜合平衡,尤其是統一意見,有些問題難以逾越,國資委本身解決不了。”李錦說。
李錦認為,現在辦公室設在國資委,主要工作還是需要國資委牽頭的。
在李錦看來,當下的國資國企改革基本上是四龍治水:除了一個大體上的方案即頂層設計由國資委牽頭來搞,另外還有四個小的方案:關于國企分類功能定位的,由國資委牽頭;發改委負責混合所有制改革;財政部負責投資經營公司;人社部負責薪酬改革。
“四龍治水需要能夠統一起來,改革中暴露的問題、難以統一的意見和各種利益和關系需要協調,這要有一個超越于部級的部門,所以由國務院出面來牽頭的話,國企改革的方案提出來會更有利于協調,阻力更小。”李錦說。
國企改革將設政策紅線
正在大刀闊斧進行的國企改革將設政策“紅線”。《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權威渠道獲悉,作為推進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重要部分,針對目前正在進行的國企改革,國家層面正在醞釀相關政策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對改革中可能出現的“灰色地帶”加強監管,保證國企改革順利進行。
“主要是從國家層面完善監管,防止國企改革過程中可能造成的國資流失等情況,這也是實現本輪國企改革目標的‘底線’。”一位權威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透露,為防止在改革中造成國資流失,建立和完善國有產權保護體系無疑是重要內容,包括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國有產權流轉中程序規范和合理定價,市場化評估和透明操作等,防止出現國資賤賣、暗箱操作等現象。另外,還包括防止股權激勵成為少數人化公為私的工具。
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李錦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來看,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會大量涉及國有資產重組、退出和調整等,已經出現一部分人想把混合所有制變為少數人致富的苗頭。而產權流動機制不健全、不透明和監管存在漏洞等問題,也讓正在推進的國企改革出現越來越多的“灰色地帶”。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國企改革進入加速期,自上海率先公布《關于進一步深化上海國資改革促進企業發展的意見》,打響新一輪國企改革“第一槍”之后,已經有多個省市出臺了地方國企改革的方案。與此同時,國資委推出了央企國資改革的試點,不久前中央深改組也專門對此問題進行調研,加快研究出臺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頂層設計方案步伐。
就在混合所有制為主導的國企改革正在全國范圍內加快推進的同時,頻頻曝光的國資流失大案敲響了“警鐘”。
報道顯示,8月21日,廣州白云農工商聯合公司原總經理張新華等人涉嫌貪污、受賄案開庭審理,檢察機關指控其涉嫌貪污受賄約4億元;稍早前,廣西國發林業造紙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安明明等人涉嫌利用改制、轉讓和拆遷,非法侵吞國有資產和拆遷補償款近7000萬元,被提起公訴。
包括李錦在內的多位專家認為,相比正在進行的國有企業改革進程,國資流失也成為隱藏在改革中的一個毒瘤,如果缺乏有效的監管,完全可能會造成本輪改革的倒退,目前國家層面醞釀出臺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相關政策,恰恰表明國家對于這個問題的重視。
李錦認為,從目前改革實際來看,國家層面加強對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監管,可能將會重點劃定幾道紅線。一方面,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會涉及很多產權流轉,由于缺乏有效的對國有資產整體性的評估和透明公開化的流程規范,特別是在社會誠信度整體較低、中介機構不規范的情況下,國有資產容易被低估,造成隱性的國有資產流失。另一方面,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或者運營公司的組建是以投資融資和項目建設為主,如何保證資本可以獲得股權公平合理的占比,并通過資產經營和管理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防止暗箱操作帶來國有資本收益減少甚至虧損,也是需要關注的“敏感地帶”。
此外,在企業實施股權激勵特別是員工持股的改革中,極容易被少數人鉆空子,股權激勵成為少數人暴富,化公為私的途徑。最后,對混改過程進行監管的多部門之間存在監管空隙地帶,也容易成為出現國資流失的“重災區”,需要進行特別監管。
對于國企改革中的國資流失問題,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副會長周放生此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曾坦言,與交易過程中的流失相比,“體制性流失”更需要關注。國企高管腐敗100萬元,平均要輸送1億元的交易額,背后存在的安全、環保、質量問題,將給社會、國家帶來難以估量的損失。此外,不負責任的盲目投資,項目投產之日即是虧損之時;管理不善造成的跑冒滴漏,任憑國有資產“風吹雨淋”;沒有效益增長的目標考核,坐視國有資產坐吃山空,都會造成嚴重的體制性流失。
不能偏離基本經濟制度
對于下一步的改革任務,張毅在此次會議上布置了八點,包括集中力量做好國有企業改革指導意見和有關專項改革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全力攻關國有企業改革重點難點問題;加快推進“四項改革”試點工作;全面加強國有資產基礎管理;抓緊開展對各地方國有企業和中央企業改革意見或方案的審核把關提醒工作等,而這五項具體任務成為改革的幾個抓手。
所以,前述會議所透露的信息顯示,國資委在新的改革架構中將承擔起把關提醒的新任務,或將保證改革沿著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的道路不能有絲毫放松。
如何理解混合所有制和基本經濟制度的關系?國有重點大型企業監事會主席季曉南日前進一步表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應有利于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目的是更好地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而不是削弱或動搖基本經濟制度。
季曉南還提出,產權是所有制的核心。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到底會對所有制結構進而對基本經濟制度產生什么影響,很大程度上要看混合所有制企業由誰控股。由于產權結構是發展變化的,因而混合所有制企業的性質是動態的、可變的。
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未來發展混合所有制可能既不失去公私結合的靈活性,又不應偏離基本經濟制度。
為此,季曉南建議,要允許更多國有經濟和其他所有制經濟發展成為混合所有制經濟;國有資本投資項目允許非國有資本參股;允許混合所有制經濟實行企業員工持股,形成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利益共同體;鼓勵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
市場也在關心,關于混合所有的頂層設計何時能夠推出?季曉南透露,由發改委牽頭制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辦法已經討論通過,有望于近期出臺。
曾經參加過該方案討論的有關人士對記者說,要保證公私混合的靈活性和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不放松,方案討論中就已經建議可以采用優先股或“金股”制度放開對企業經營的管控等方式。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