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某體制內網站把韓某、柴某等網絡大V稱為意見領袖,于是隨手寫下這篇文章。另悉,據傳中紀委已經進駐該網。原因與21世紀一樣。話說,左派和五毛多是野生的,家養多是推墻、沉船的,這也是一大奇觀。
網絡大V(以下簡稱大V)是互聯網時代的新興事物,有必要正確認識。
大V是市場經濟條件下,互聯網傳播的必然結果,出現與成名離不開幕后的商業推手。理論上,互聯網時代每個人都能發出自己的聲音,實際上大多數聲音都被其他人的聲音淹沒。為了獲得足有的網絡影響力,一些大V不擇手段增加粉絲。他們增加粉絲的過程,離不開商業運作。
最簡單、最低級的方法是花錢買粉。每一個擁有新浪微博的人都經常接到這樣的廣告:15元1萬粉絲。按照這種模式,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人只要投入750元的成本就可以成為擁有50萬粉絲的大V。當然,這樣的大V沒有多少真實的聽眾,只能?;H耍渌W民當粉絲而已。
高級一些的是花上一些錢,利用網絡公司炒作焦點話題,讓自己一夜成名。郭美美、干露露、“干爹為其砸錢”的模特一夜成名,都是秦火火、立二拆四運作、包裝的結果。難道只有只有郭美美、干露露利用秦火火、立二拆四為自己包裝,只有秦火火、立二拆四干這種勾當嗎?顯然不是。這種運作模式很可能已經發展成為成熟的產業鏈。
更高級的大V與媒體結成互利互惠的關系,媒體利用置頂、推廣、加精、轉發、講座、出版、見面會、采訪、訪談、擔任嘉賓等手段對其進行炒作、包裝,大V為媒體利益服務。這種過程與當年境外電影公司捧紅明星大同小異。今天,媒體種類更多,彼此合作更頻繁,日益趨向壟斷,一些被其它媒體捧紅的名人,很容易變身大V。失去媒體的支持,這些人很快就會銷聲匿跡。他們成也媒體,敗也媒體,自然唯媒體意志的馬首是瞻。他們不過是媒體董事會的宣傳工具。
最高級的大V擁有廣泛的人脈和大量社會資源。他們的一舉一動,可能對社會進程產生巨大的影響。這些人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擁有大量粉絲。這些人成為大V不需要商業推手,因為他們本身就是控制商業推手的人。如果他們性格低調,完全有資格在幕后操縱,而不必在前臺演出。他們成為大V,是為了玩票。
除此以外,巴結成名的大V,和他們互吹互捧,受其它名人提攜,也是一種增加粉絲的成名手段。這些被提攜者,自然要看提攜者的眼色。
這些大V傳播的內容未必是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更多的時候往往是負能力,許多時候甚至是謠言。
多數大V成為名的目的,是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擁有足夠真實粉絲的大V,如同電影明星,可以通過代言、軟廣告等方式獲得大量的商業利益。成名的大V轉發一次廣告,可以獲得數萬元的收入。只要有足夠的經濟利益,必要的時候,他們也可以敲詐。對多數大V來說,他們追名是為了逐利。只要能獲得經濟利益,其它都可以不考慮。他們為錢說話,哪怕這些錢是贓款,甚至可能是來自敵對勢力的資助。
即使這些大V自己有良知,也要屈服于幕后推手的壓力。除了極少擁有廣泛人脈和大量社會資源不需要幕后推手的大V,多數大V都要順從幕后推手的意志。不論這些推手是網絡水軍公司、媒體、贊助人、還是其它粉絲更多、提攜自己的大V。大多數情況下,這些推手同樣不考慮社會效益,也是以獲得最高經濟效益為目標。
“狗咬人不是新聞,人咬狗才是新聞。”為了產生轟動效應吸引眼球,吸引粉絲,大V和他們幕后推手,經常制造一系列網絡熱點事件。這些轟動事件,往往內容低俗、擴張、離奇,甚至不惜采用造謠的方式,樹立攻擊對象,無中生有編造故事,惡意造謠,抹黑中傷,煽動讀者情緒。比如:秦火火宣揚“謠言并非止于智者,而是止于下一個謠言”;“7·23”動車事故發生后,秦火火、立二拆四故意編造、散布中國政府花2億元天價賠償外籍旅客的謠言,兩個小時就被轉發1.2萬次,挑動民眾對政府的不滿情緒;再比如他們編造雷鋒生活奢侈情節,污稱這一道德楷模的形象完全是由國家制造的。
考慮到以上三點,就不難理解弘揚正氣,傳播正能量,根本不是大V們考慮的范疇。希望他們弘揚正能量,推動社會積極健康發展,無異與虎謀皮。
大V是商業運作出來的網絡平臺宣傳工具,不過是以人名命名的網絡播音頻道,并不代表真正的民意。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商業行為都會在資本的推動下出現壟斷現象,大V不過這種規律在網絡傳播途徑的具體表現。
網絡上,許多大V傳播的內容既無正能量,也無知識性?,F實之中,許多大V文化素質極低,修養極差,生活極不檢點,嫖娼、賣淫、詐騙、賭博、吸毒、濫搞婚外情,多毒俱全。每次公安機關掃黃打非,都會有大V被戳穿畫皮。現實生活中,每一個正直、善良的人,都會對身邊這樣的人敬而遠之。這些人能夠成名,擁有數以百萬計的粉絲,無非是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商業運作、包裝的結果。
大V的言論往往壓制其它數量更多自發的言論。這就如同在擁有擴音器的人能夠壓制其他大多數人的聲音一樣。雖然許多人認為大V言論不妥,或者對大V的言論不滿,提出異議,但是他們的聲音注定難以傳播、匯聚,進而與大V的言論抗衡。表面上,網絡輿情在大V的影響下一邊倒,實際上有大量不同的聲音被壓制。還有更多的人因為知道自己的聲音不能遠播,所以選擇作“沉默的大多數”。比如:在被公安機關拘留以前,雖然有網友稱秦火火、立二拆四為“水軍首領”,并送其外號“謠翻中國”,但是并不妨礙他們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應該正確認識到,一些牛氣沖天的大V不過是商業運作的結果。他們的聲音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僅此而已。他們的聲音未必是他們自己的聲音,也未必是民間的聲音,更多的時候是金錢的聲音。他們未必代表民意,也未必樂于傳播正能量。若把大V的言論當做民意,刻意忽略“沉默的大多數”,這樣的網絡輿情必然有嚴重誤導和不良傾向性。許多大V在成名過程中不擇手段,在成名之后劣跡斑斑,沒有必要把他們當做意見領袖,輿情代表,甚至奉若神明。否則,必將起到極其惡劣的示范效應。如果以他們的言論影響政府的決策,則難免陷入瞻前顧后、進退失據的境地。把這些大V當做輿論領袖,聽不到群眾的聲音,是不肯真正深入基層,走群眾路線,脫離群眾的表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