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的的性質是什么?是一家美國的上市公司這恐怕誰都會知道,但是我要問的是,阿里巴巴企業的業務性質,恐怕沒有一個人能回答正確,因為至今為止,所以的人都會說他是“電商”,或說電子商務,或者是“網商”,都是一個意思。
只有我在《互聯網流通渠道外資壟斷將是中國經濟的噩夢》一文中提到阿里巴巴所占用的是流通渠道,但還未點明阿里巴巴企業的業務性質,所以很多人都不理解,我為什么要提出要由政府建造互聯網銷售平臺,免費為全體企業提供對所有產品的銷售服務,免收任何費用的建議,所以一些人立即提出,政府來做銷售平臺業務,這不是用國企來代替私企嗎?國企的腐敗……
我這里不是來與大家討論國企是否比私企更腐敗,因為據我所知,我國的國企所占比例已經低于北歐國家的國企在經濟中所占比例,沒有聽說過北歐國家國企比私企更腐敗的說法,一些人總是按照別人提供的思路與給定的結論思想,所以,總會發生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
我要說的是阿里巴巴這一類用互聯網從事銷售企業的所從事業務的性質(不是企業性質,看清楚呵!)問題。
在《互聯網流通渠道外資壟斷將是中國經濟的噩夢》一文中,已經指明,阿里巴巴這一類互聯網銷售平臺,其業務性質是屬于流通渠道,不是網上商店。
可能一些人是分不清這其中的區別的,特解釋一下:像京東商城這一類也在互聯網上銷售,人們將他們看作是同一類企業,都是“電商”,其實與阿里巴巴企業業務性質是有本質區別的。京東商城是在網上開的實體店,人們在京東商場購物,是京東商城將所購商品寄給你,但是阿里巴巴、淘寶網卻不是,阿里巴巴、淘寶網什么也不給你,寄給你商品的是他網上的從事生產的、或者銷售的其他企業。阿里巴巴、淘寶網只是一個平臺,一個商品交易所。雖然也同樣都是在互聯網上銷售,京東商城本身是商家,但阿里巴巴、淘寶網不一樣,它不是任何商家,它所占用的只是流通渠道,業務性質是屬于商品交易所。交易所!
我想,沒有人會對交易所的性質不理解,但能想到阿里巴巴和業務性質是交易所的人,可能只有極少數幾個人,當然包括馬云本人。
我國內的交易所五花八門已有不少了,像股市、黃金、期貨、大宗商品等等,還有一些產業交易所、股市三板。前兩年國內各種商品類交易所曾遍地開花,后來國務院遭到整頓。要注意,所有這些交易所,都是特定的商品,范圍很窄很窄,參與交易的人數算股市較大一些。
但是,阿里巴巴這個交易所,不是某一個局部商品,某一部份人的交易,而是所有的企業,所有的商品,前段時間一些人為何驚呼,怎么金融商品也給阿里巴巴占領了啊?因為他包括了所有的商品的交易,是14億人,全部幾千萬家企業的交易所。
交易所是什么?我什么特征?
首先,交易所要提供信用,交易信用,這種信用既包括交易所級別的,也要依賴(或盜用)國家的信用。像深滬股市,雖然交易制度是證監會定的,但實際上是必須由國家信用在擔保。這其中很多專業知識本文限于篇幅,以后有機會再說。
第二,提供交易規則,交易所要制定大量的交易規則。
第三,不用付出,坐地收錢。
將全國所有企業的商品都集中放到這個交易所中,集中進行交易,這在以前是做不到,原因是企業地理位置上太分散,所以以前交易所交易品種范圍很窄。只有現在下述兩個條件都具備的情況下,這種集中才能實現:一是互聯網的普及性使用,二是快速交通運輸網的發展。
在這兩個條件在我國都已具備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在互聯網上開一個所有商品集中交易的交易所,將整個社會所有企業的商品流通集中在互聯網上。
社會生產有四過程:生產、分配、流通與交換。任何一個過程,如果都集中在一個人手中,這對這個國家與社會來說都會是不可想象的噩夢,現在,外資企業的阿里不僅僅是掌控了一個,而是竟然占據其中二個:流通與交換。
它就像一個口子,全國幾千萬家企業,14億人的消費,都將要通過阿里這個口子,必須通過外資企業的阿里巴巴一家企業所提供的流通與交換的口子!這難道就符合原教新自由主義理論與精神?
現在的趨勢表明,全國幾千萬家企業,14億人的消費,今后都要向阿里巴巴討生活了!
這種條件下,國家的商業部是沒有存在的必要,其實國務院也可去掉一大半,因為不需要國務院了,阿里巴巴成了提供交易信用、制定各種交易法規、規范企業行為法規、指揮全國公司圍繞它轉的國務院功能替代!
或許有人對國家的管理不滿,認為馬云會管得更好,外資壟斷也比國家管理更好,就像香港,還有人希望回到英帝國的殖民地經濟中去一樣,我相信,那總是極少數人利益相關的人,大多數人不至于吧!
其實,既使是這極少部分人認為寧要外資壟斷、馬云管理,也不要國家壟斷、國家管理,但是,阿里巴巴企業所獲得的巨額利潤,也本不屬于阿里巴巴的,而是屬于全中國人民的勞動血汗。
為什么?這將涉及到更深一層的理論,與馬克思《資本論》揭示剩余價值生產的秘密同樣,我正在完成的《信用價值論》將揭示這一秘密:阿里巴巴企業所獲得的利潤不是屬于阿里巴巴企業所生產的價值,而是全中國勞動者所生產的價值,因此,這種價值不應該為阿里巴巴所占為私有,應歸于全體中國人民所有。只有國家免費提供商品流通與交換平臺,通過大大降低企業生產的流通費用,也就等于給全體勞動者提供了這部分價值。免費獲得的福利也等于是對一種利潤的占有。
《信用價值論》是一部全面論述當代宏觀經濟價值生產過程與運行規律的長篇論著(目前已完成全部書稿,出版約為60萬字),內中必然會涉及到社會資本(內中對這一傳統概念進行了重新定義)的價值生產,其價值生產過程與運行規律。阿里巴巴所獲得的利潤涉及到對社會資本價值生產利潤的占有。社會資本價值生產理論的提出,將顛覆傳統社會主義理論與觀念。因為涉及到價值生產理論較深,需要深究的人還需要從《信用價值論》所揭示的價值生產過程開始,才好理解我這所說的結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