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漢《長江日報》頭版刊出重鎊文章《中國沒有愚弄世界,是西方輿論愚弄了自己》,該報記者通過采訪復旦大學政治經濟學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平和國際關系學院文化與傳播教授李蓬勃,對英國廣播公司(BBC)推出的紀錄片《中國是如何愚弄世界的》進行了批駁。一家中國城市的黨報出面與一家西方知名媒體打筆墨官司,故事從何而來?
一
事情要回溯到2013年10月,英國廣播公司(BBC)到武漢拍記錄片,一時間武漢上下一陣歡騰,自然而然地認為被國際知名媒體看中是武漢的驕傲和榮幸,尤其對官方來說,這不僅是肯定自己成績的一種表現, 更是將武漢進一步推介世界的良機,當時誰也沒料到“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武漢方面一路綠燈地全力配合著BBC的所有采訪計劃,天真地以為很快武漢的國家中心城市夢和國際大都市夢就將借助BBC的平臺傳遍全球,盡管后來無情的事實粉碎了這完全一廂情愿的想法。
除了滿大街拍武漢,BBC的重頭戲是對武漢市長唐良智的專訪,而后來證明,與武漢官方精心安排這次專訪的愿望完全相反,實際設置了一個抹黑武漢形象的“陷阱”。當BBC看似無意質疑武漢負債狀況時,唐市長先以“呵呵”一笑回應,隨后將皮球踢到國務院地方債務審計一邊,只留下一句沒有任何數據支撐的“武漢債務安全可控良性”。但僅此就獲得了BBC想要的東西:一個城市瘋狂擴張,但數據卻是軟肋。
正當武漢方面熱切期盼想象中BBC為推介武漢大唱贊歌的時候,2014年2月,BBC報道武漢的記錄片播出了,然而名字卻是“中國如何愚弄世界”。
在這部記錄片中,三個多小時的專訪只使用了3分鐘,而武漢則因負債經營被作為中國經濟模式不可持續的一個代表,被塑造成一個即將破產的城市反面典型。
可想而知,BBC專題片播出后,引起的負面效應立即擴散,很多之前打算來武漢投資的外商,也臨時改變主意,決定轉投其他城市。而武漢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仍需海量資金支持。
這一下,武漢官方真是有一種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的感覺,但這一口氣總還是要出的,于是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終于推出了上述重鎊文章。
二
如果說BBC是存心抹黑武漢形象,進而抹黑中國形象,那他絕不是開始也不是第一人。其實,早在2012年,有關方面就公布:2012年6月30日,武漢地方債務余額為2037.05億元,負債率185.64%,已經超過美國最高警戒線的1.5倍。武漢市2013年需要還本付息310.29億元,2014年則達到311.76億元,相當于最近兩年每天需嘗債1億元。“負債最高的城市”這頂帽子被各路媒體冠在武漢頭上,其中《南方周末》的記者進行實地采訪,并作了深度報道,《燕趙都市報》等媒體也發表了署名文章。一時間山雨欲來風滿樓,武漢作為負債經營城市的典型被推到風塵浪口。誰曾想,一波未平一波起,這次是主動送到國際知名媒體BBC的槍口,找著挨槍。
因為這次不是國內媒體,而是知名的西方媒體,于是自然聯系到唱空中國。按照《長江日報》重鎊文章的邏輯,這是西方人對中國發展所持偏見的體現,進而是一種道路之爭,也即中國特色道路與西方現代化道路之爭。顯而易見,在專家眼里,這種在借債經營基礎上的高投資、高增長是中國特色道路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式,而且是有異于西方傳統發展模式且可作為后發國家借鑒的一條成功經驗。
正像一些人認為的那樣,沒有錯,這次武漢僅僅是成為了西方抹黑中國的替罪羊,連專家也承認武漢的發展方式是中國特色道路的體現,正如武漢官員在暗地里不服氣:“武漢絕不是負債第一城”。其實也大可不必為此晦氣,因為在專家們看來,這恰恰是中國經濟得以突飛猛進的秘密武器,只不過西方人看了眼紅,說三道四,可惡之極。
專家的意思是,西方狂妄自大慣了,中國沒有按照西方走過的道路走,就認為必然失敗,更兼之頑固的“非我族類”思想,對中國的成見就必然產生。
如果僅僅以這些來回應BBC,顯然還是沒有科學系統地回答核心問題“負債經營的可持續性”。如果僅僅強調這是不同于西方的中國道路,就能繞開西方奉行的經濟規律而另辟新途,似乎沒有多大說服力,且為時過早。實際上即使把對方的攻擊點,作為檢驗警誡自己的一種標尺也未償沒有益處。有人一聽到負面,就是抹黑、攻擊、居心不良,即使是敵對的方面,也應客觀的分析,可能有這種情況,盡管對方的出發點是反動的,但所擺的事實和依據卻是真實存在的,這實際上在幫助我們克服缺點,雖然不是出自他們的本意,最怕的就是諱疾忌醫式的“自信”,一條道走到黑,不知悔改。
基于借債經營的高投資、高增長經濟發展模式之所以能在中國成為現實,而不被西方所采用,完全是由于中國共產黨的一黨專制領導下,政府具備了西方所不可能具有的操控社會資源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一把雙刃劍,既能形成高效率集中力量辦大事,獲得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然而操作失控又具有極大的破壞性,違背經濟發展規律,憑個別官員的“拍腦袋”決策,搞不好就會造成巨大的浪費,任意侵害老百姓的利益,人為地不斷推高經濟泡沫,正所謂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只要是搞資本主義就一定會產生經濟危機,而一旦經濟危機不可避免的發生了,在這種模式下對整個國家社會的破壞性將是空前的。不能因為說自己是中國特色就能避免客觀經濟規律,這只能是自欺欺人的愚蠢妄想!
就連西方人都不認為中國是社會主義制度,而是特色資本主義,也即共產黨領導下的資本主義。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形態特征已不復存在,而代之以的是資本主義的那一套,要說有所謂的道路之爭也是建立在資本主義基礎上的道路之爭。況且,中國資本主義化的引路人難道不正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嗎?
三
毛主席當年就說過:“我們中國人特別愿意向西方人學習,但是學來學去,學到最后,你老師老是總是欺負學生”。歷史似乎在這里又重演,我們向西方學習了這么多年,人家還是照樣毫不留情對你抹黑。
當年總設計師說“跟著美國的都富了”,于是改革開放與國際接軌,甚至請來美國人為自己做頂層設計,更不用說無數被西方洗腦的經濟學家、公知精英們高唱“美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又是同舟共濟地球村,又是投懷送抱要與人家做夫妻,這又是哪里是有二心,分道揚鑣,各走各路的狀況。什么中國道路與西方道路之爭,還不是一家人內部的小打小鬧?
但是西方始終堅持“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況且正如美國總統所說“10億多中國人如果過上美國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你中國富強了,美國憑什么耀武揚威,西方憑什么顯示白種人的優越性。所以即使中國人在精神上完全接受西方的改造,也只能是供他們驅使的二流、三流國家。
一些中國人經常滿心希望得到西方老師哪怕只言片語稱贊,至少也認為“友邦人士”到中國來必然是友好使者,就如武漢的地方官員,可他們哪里料到,友好人士經常是不懷好意而來,搗蛋抹黑而去。這么多年了,可是很多中國人沒有長記性,對西方永遠抱著孩童般的天真幻想,挨打痛了也不過自己忍著,最多發幾聲嗲。這些人應該記住真正的美國朋友對錢學森說的一句話:“這些人來中國是要割你們肉的,你們要小心。”可惜,武漢地方官員沒有小心,以為迎接的尊貴客人能為自己添光增彩,哪料根本就是存心來抹黑搗亂的豺狼!
四
中國從來沒有愚弄世界,中國也沒有想到愚弄世界,中國是那么虔誠地向西方學習,盡管中國道路有別于西方道路,卻是以西方道路為原則和藍本的。之所以用中國道路說事,不過西方抹黑中國的一個借口,因為正像歷史上的老師一向欺負學生一樣,老師也會不斷愚弄學生,西方愚弄中國是一定的。
但是,對西方的愚弄絕對不能意氣用事,甚至自以為是的盲目自大,還是應該吸取教訓,有病治病,無病早防,增強自身實力,才能不被兇狠的豺狼吞噬!
2014-7-31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