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買辦劉志軍被雙規及高鐵虧損問題
大買辦劉志軍終于被雙規,全國人民總算看到點正義。這正義雖來得太遲,但畢竟還是來了,仍不失為一個讓百姓拍手稱快而令買辦貪官兔死狐悲的好事。劉志軍勾結外幫扼殺民族產業,貪污受賄中飽私囊,媚上欺下橫行霸道,包庇其弟買兇殺人貪贓枉法,國人痛恨千夫所指,總之是惡貫滿盈罄竹難書。若此惡賊再不遭報應,天理何在?正是此等賣國巨孽吃里扒外,遂使我萬億巨財外流,高鐵嚴重虧損,拖累宏觀經濟惡化,惡性通脹難免。
5年前的2006年1月,鄙人曾發表文章《建議全國人大對投資萬億風險巨大的高鐵項目嚴格審議》(見附一),指出劉志軍搞買辦化高鐵必嚴重虧損?,F不幸言中,凡建成運營之高鐵線路,無一不是如此,不僅巨額投資無法收回,而且必將成為拖累國民經濟的無底洞。
現據《中國評論新聞網》報道,“鐵道部相關文件顯示,截至2009年底,鐵道部總資產為2.46萬億元,負債規模達1.3萬億元,其中長期負債達到8500億元,流動負債4500億元。大舉上馬高鐵項目是造成債務急劇攀升的主要原因。按上述數據推算,2010年上半年鐵道部資產負債率已上升到54.3%,全年負債率或突破56%,而鐵道部可以融資的空間已愈來愈小,目前唯有上市融資一條途徑才能化解高鐵的資金難題?!盵注1] 高鐵嚴重虧損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劉志軍等對外輸送利益并從中攫取買辦利益。
2008年11月,國務院又出臺四萬億元緊急投資拉動內需計劃,其中近2萬億元用于高鐵投資。這實際上是借金融危機拉動內需之機繞過重大項目須經人大審議的關鍵環節,避開兩年前強烈的社會質疑和反對聲浪,將三年前未如愿的投資上萬億元的5457公里高鐵規劃,擴展到8000公里高鐵,其投資也擴充到近2萬億元(2萬億鐵路投資中還有一小部分非高鐵投資)。高鐵總長度增加了近50%,而投資卻增加了近一倍。平均每公里高鐵投資由1.8億元增加到2.4億元。(足見劉志軍與其國務院上司配合多么默契,也難怪他能有恃無恐長期逍遙法外。)
于是,我又于2008年12月的文章《當前宏觀調控的方向和效率問題》(見附二)中對其予以批駁揭露。再次指出在鐵道部嚴重崇洋媚外扼殺民族技術的情況下,近兩萬億高鐵投資其實是以我巨大的投資風險和國家安全風險為代價拉動外國經濟。高鐵造成的巨額財富外流及嚴重虧損將對我宏觀經濟產生極為惡劣的負面影響,成為最終引發我惡性通脹的因素之一。
這些年來,人民群眾不斷在網絡各論壇揭批劉志軍的各種賣國、貪腐罪行,有關紀檢部門也對其調查,但劉志軍在其買辦上司、權貴的庇護下一直逍遙法外恣意妄為,連主要官媒喉舌都在為其賣國行徑歌功頌德。明明是為了大量進口洋設備而槍斃了中華之星等八種先進機車,扼殺自己的民族產業,完全依賴昂貴的外國技術設備,以實現其買辦利益和外國資本的經濟利益,卻被官方媒體顛倒黑白說成自主創新的楷模。致使劉志軍賣國貪心日益膨脹,買辦貪官因此都受到鼓舞,賣國成風,國家民族財富外流也越來越多,若幾年前我高層對其不予姑息(一時查不清楚至少也要將其從鐵道部長這個關鍵崗位調離),國家民族利益當不至有如此巨大損失,買辦賣國之風也不至如今日之盛,劉志軍本人罪責也會小一些。劉志軍案時隔數年方才雙規,足見買辦漢奸勢力強大。也足見紀檢部門辦案頂住壓力之巨大及數年不懈之艱辛。
現今買辦賣國如劉志軍者,早已數不勝數;如銀監會劉明康,中投樓繼偉、高西慶,央行周小川,金融界還有朱云來等,還有幫美國人以轉基因和疫苗毒害天下的農業部、衛生部、科技部的買辦漢奸,及意識形態傳媒領域為買辦賣國搖旗吶喊及宣傳買辦漢奸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買辦漢奸……等等,以及這些人身后的保護傘——更大的買辦寡頭巨孽等等……。望高層能及時吸取劉志軍一案教訓,盡快對重大賣國事項立案調查,只要存在國家利益受損之事實,即使一時難以查明是否故意賣國,都應以國家安全利益為重將主要責任人調離關鍵崗位進行審查,以收及時懲前毖后之功,奏阻止財富外流之效;剎賣國群起之風,穩危若累卵亂局。否則即使投入再多的資源和人力物力維穩也無濟于事。當然,在當前買辦漢奸勢力異常強大的形勢下能將所有重大賣國罪犯都及時依法查處似乎不大可能。但只要每年有幾個像劉志軍這樣的重量級買辦被雙規,百姓就真要燒高香了。但可能連這也不過是民眾的一廂情愿。中國要徹底解決買辦漢奸的問題,恐怕還需要有一個大的政治變化,以改變人民和買辦漢奸的力量對比。
下面即我2008年在《當前宏觀調控的方向和效率問題》一文中關于高鐵的論述:
投巨資拉動內需關鍵在于效率
投資效率是任何宏觀經濟理論所追求的首要管理目標。效率低下的投資,雖也能拉動需求,但因其缺少相應的商品和服務產出,則必導致通貨膨脹。而投資中的財富外流,則不僅無效,而且連拉動內需的作用也沒有,因而是國民經濟的凈損失,是負效率。
因此,投資應盡量用于瓶頸部門和產業,以保證效率,取得最大利益。
而我四萬億投資中占一半的兩萬億鐵路投資,卻絕大部分是高速鐵路,即總長8900公里的23條客運專線(包括城際鐵路)。
這實際上是將三年前投資上萬億元的5457公里高鐵規劃,擴展到目前的8000公里高鐵,其投資也擴充到近2萬億元(2萬億鐵路投資中還有一小部分非高鐵投資)。高鐵總長度增加了近50%,而投資卻增加了近一倍。平均每公里高鐵投資由1.8億元增加到2.4億元。
兩三年前,關于高鐵超大規模巨額投資就曾引起很多爭議。主要原因是鐵道部長是著名的媚外哈洋派,2004年上任伊始,就扼殺了我國自主研發且取得巨大成功的中華之星等八種高速列車機車,為大量進口日本等國的高速列車和高鐵技術掃清道路。(我中華之星最高時速超過320公里/小時,并早已成功完成了50萬公里試運行。)
2006年1月9日《中華工商時報》曾刊登記者李富永關于大規模高鐵建設的文章:“根據已有案例,在大約10000億元的總投資中,上述兩類設備和技術(指中國的基礎工程和外國的技術設備)所占的訂單價值,大致各有一半份額。也就是說,中國企業至少可以獲得約5000億元;……雖然外方壟斷了技術,但中方企業也能從老虎嘴里搶一點零頭:……只是中方只能干粗活,外國廠商則以技術賺錢?!?/p>
如此嚴重依賴昂貴的外國技術,規??涨暗亟ㄔ臁斑h遠超過法國、日本和德國現有高速鐵路規模”的5457公里的高速鐵路網絡,其所產生的巨大經濟風險和國家安全利益的風險曾引起當時廣泛的輿論質疑。
而現在近三年過去了,在高鐵投資建設風險及國家安全利益危險仍未解決,每公里造價又大幅上漲,從而使投資風險更大的情況下,高鐵長度又在未經必要試點的情況下盲目擴大50%,投資總額擴大近一倍,如此雙重巨大經濟風險疊加(單位造價和建造規模均大大增加)的超大規模投資項目,又不經充分論證試驗和人大討論審批把關,以此無以倫比巨大風險究竟又能帶來什么利益呢?
長距離的高速鐵路系統競爭不過航空,高速列車再快也快不過飛機,但所需要的投資卻大大超過航空。而短距離的高速鐵路因發揮不了列車的速度優勢而投資卻太大,又競爭不過高速公路和還可再提速的現有鐵路系統。因此,美國等許多發達國家都不搞高速鐵路系統,不是因技術上做不到,而是由于它不經濟。日、法、德等國的高速鐵路系統若想靠日常運營實現真正贏利,其實也很困難;他們主要是靠對外輸出,賣他們的高鐵系統來收回投資。
高鐵只適用于200—400公里距離客運,在此距離內它比飛機和高速公路確實要快,但其幾倍于普通鐵路和高速公路客運的票價,僅節省0.5—1小時旅行時間是否能有競爭力?或許在人們收入已經很高,不在乎這兩錢兒的時候,高鐵能真正顯示出其優勢。但以我現在的國情,高鐵只能是奢侈品,遠非瓶頸。為發展國產技術搞一點試驗可以,但目前絕不宜大面積推廣。尤其是在技術上嚴重依賴外國,對我經濟和國家安全風險巨大,弊多利少,而對外國卻有巨大利益而毫無風險的情況下,更不應搞此超大規模低效率負效率投資。
我國臺灣生活水平按說不低,其島嶼大小也適合高鐵,但因技術上依賴受控于日本,其高鐵系統很難盈利。
高鐵比較成功的是韓國,因其國土面積及人民生活水平均適合高鐵,又自主創新消化吸收外國技術,形成真正的民族技術產業,因此能有較好的投資效益。
我國高鐵只有走韓國那樣的真正自主創新道路,并穩妥地逐漸推廣,形成自己的技術體系和管理經驗,才有可能實現盈利。
如果還是嚴重依賴外國技術,仍如兩三年前中國企業只獲得略多于一半的訂單金額,“中方只能干粗活,外國廠商則以技術賺錢?!眲t近兩萬億高鐵投資外方份額近半,即有近1萬億元投資形成財富外流(負效率),剩下一萬億也將是難以盈利的無效低效投資。
眾所周知,現鐵道部長的所謂國產化,不過是將外方都變成仍沿用中方大國企原廠名的合資公司而已,我們購買外國技術專利和設備都通過這些合資公司。這種形式上的國產化是在重走汽車工業引進整機→進口零部件組裝→再逐漸提高國產化率的老路,其結果只能是扼殺自己科技研發能力,技術上永遠依附受制于外國。我國的機車和鐵路設備工業將因此而永遠向外國支付昂貴的技術專利和零部件費用,并永遠受其控制。
外國高鐵技術系統價格昂貴,因此我國鐵路運輸部門必將又重新陷入虧損的尷尬局面。并因此而形成我財富外流的又一重要失血口。
更嚴重的是,鐵路及其車輛制造產業事關國家重大安全利益,核心技術由外國人掌握存在重大隱患。當國外敵對勢力需要時,就可能使我國高速列車、機車和鐵路網整個系統陷于癱瘓。
“按照平均理論值計算,平原地區修建鐵路的成本為400萬元/公里上下。”而每公里高鐵造價2億多元,高出普通鐵路50倍,而對內需的拉動效果,每公里高鐵并不比每公里普通鐵路強多少。
反之,一定的鐵路投資金額,因可建比高鐵長50倍的普通鐵路,因此,投資普通鐵路對內需的拉動效果,要強于高鐵至少一、二十倍以上。
可見,以大建高鐵來拉動內需純屬瞎掰,不過是借著國家大規模投資拉動內需的機會,恢復并大大擴張原已被擱置的大規模高鐵建造計劃而已。借此緊急拉動內需之借口倉促鋪開全面大上,就可繞過重大項目須經全國人大充分討論審批的必要程序,避開兩年前強烈的社會質疑和反對聲浪。
在目前鐵道部嚴重崇洋媚外扼殺民族技術的情況下,近兩萬億高鐵投資更多的是拉動日本等外國需求,而且是以我巨大的投資風險和國家安全風險為代價拉動外國經濟。
以投資拉動內需,鐵路建設無疑是一重要方面。但當前鐵路建設的方針應是多建成為瓶頸的效益好的一般鐵路或電氣化鐵路,盡量少建對我害多利少而對外國卻有重大利益的高鐵。
——————————————————————————
注1:中國評論新聞網《劉志軍落馬引發震動 高鐵融資釀變》
楊芳洲
2011年2月18日
附一:
《建議全國人大對投資萬億風險巨大的高鐵項目嚴格審議》
http://bbs.railcn.net/viewthread.php?tid=1474
附二:
《當前宏觀調控的方向和效率問題》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0812/60711.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