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灌胃”是個天大的假,您來打還是我來打?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張啟發,從1985年起就緊跟洛克菲勒基金會的戰略部署,在中國建立了一個相當好的轉基因水研發稻團隊,把Bt成功植入幾個中國水稻優良品種,借此于2007年榮升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并且在2008年12月24日(西方的平安夜啊),他開發的兩種轉基因水稻在公眾無一人知情的秘密狀態中,獲批安全證書,于2009年11月22日正式登榜,再過一個月后引起中國關于轉基因安全性的激辯。
2010年春節過后,張啟發在華農實驗室,向前來調研的國家發改委副主任釋疑,保證轉基因水稻很安全,而且國家發改委的領導也很相信他的說明。然而,他和后來華中農業大學向國家有關部門領導、向公眾提起的唯一安全性試驗,是一個小鼠灌胃實驗:“小鼠灌胃試驗顯示,轉基因產生的抗蟲蛋白以5g/kg的量灌胃小鼠,觀察7天后,無動物死亡或中毒情況出現,根據毒性分級,該蛋白屬實際無毒。”[1]
這是個一個真正的“假實驗”,或者干脆連實驗都不是,但是卻被提升為轉基因安全性的唯一權威實驗,在中國主流媒體上被炒來炒去,變成了一個顛撲不破的經典。如果我把這個假說明白,大家就該知道,所謂的轉基因食品在中國的安全性,其實只有主流精英的口頭保證,沒有一絲一毫的科學基礎!連兒戲都算不上!這可是真的!
用轉基因食品做的動物實驗,全世界最熟知的、最早的一個,是蘇格蘭羅威特研究所在1995-1998年做的。實驗的材料是轉基因馬鈴薯,用的轉基因材料是雪花蓮外源凝集素,能抗蚜蟲。實驗對象當然是小白鼠。
項目負責人普茲泰也做了一個“灌胃”:給小白鼠喂食大劑量的“蘇格蘭Bt”——雪花蓮外源凝集素,就是那個將要被測試的可能有毒性的物質:可以抗蚜蟲的植物凝集素,那種基因將要被轉到土豆里,去制造一個生物技術的“植物新品種”。所以這和“中國Bt”——轉基因水稻的情景一模一樣。
小白鼠被喂食了數日大劑量的純的“蘇格蘭Bt”后,“未見明顯不良后果”。
實驗做完了嗎?還沒有正式開始呢。灌胃并不是正式的實驗,“未見明顯不良后果”也不算實驗結果,灌胃只是一個前奏——實驗的準備工作。在普茲泰的實驗室里,真正的實驗馬上開始。
項目負責人普茲泰設計了四種飼喂方案:(1)轉基因的生土豆,(2)轉基因的熟土豆,(3)天然土豆(對照),(4)天然土豆加小菜——純的雪花蓮外源凝集素。
實驗結果?只有一組小白鼠表現了嚴重的健康損害,其余三組都沒事,就連拿雪花蓮凝集素當小菜吃的那些耗子弟兄都沒事!誰有事呢?只有那些生吃轉基因土豆的那一組。
科學研究就是要發現真正的問題。一葉知秋!我們不需要等下去,直到看見每一片葉子都變黃。普茲泰博士作為一個真正的科學家,看著四組老鼠只有一組出問題,僅僅25%,他沒有說,那是個體差異,問題不顯著,在正常范圍以內,放心吃吧沒問題!他做了重復實驗,結果相同。
如果拿雪花蓮凝集素當小菜吃沒問題,而把雪花蓮凝集素“轉”進土豆就有問題,那非常可能是:在基因技術處理過的土豆里面,發生了一點“非預期”的變化,產生了一點小白鼠的免疫系統不喜歡的東西,否則就無法做任何解釋了。轉基因土豆里的變化是什么?普茲泰不知道。他怎么能知道呢?他不是干轉基因的,他只管喂小白鼠,而且這個問題是第一次出現,就像現在中國東北華北的“老鼠沒了”那樣的動物異常現象,都是太陽下面剛出現的新事物,還來不及深究啊。
“非常可能、非預期、具體情況不知道”。這是真話,可是給“造謠”指控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在歐美科學界引起過兩場混戰。后來孟山都公司吸取教訓,一手遮天,控制科學家的研究,不許發表不利于孟山都的轉基因戰略的任何文章,時間長達10年之久——請看本人前一篇博文。
回頭再看咱們的張院士干的濫活:他不僅造假——連造假都不夠格,他連正式的實驗都沒做,只做了一個準備的步驟。
是誰給了他那么大的膽子,敢拿中華民族的前途,開這么大的玩笑?是誰!?
現在該好好打了吧,這么大的假,如何打它?誰打?我一直想,全中國最著名、最讓造假人士膽戰心驚的打假斗士、美國人(2006年已入美國籍)方是民先生,這是您施展打假方術的大舞臺啊,怎么不上來呢?時間夠長的了,您都在在忙啥呢,放著這個天大的假、轉基因方術中最大的一個世紀之假,您不來打,是怕失手嗎?不會吧!您打假十年不失手,經驗比誰都豐富,怕啥?這次是真的假、大的假,打啊!
是不是因為一反轉基因就是您自己說的造謠——您只是不想造謠吧?!!
全中國的人民,醒一醒,中國的有關部門,醒一醒。美國正在部署保衛自身安全的生物國防,我們卻在“絲毫不動搖”地堅持錯誤,一定要把轉基因當做“國策”來干——這是咋回事呢?
醒醒啊,我的祖國!
[1]華中農大院士張啟發:轉基因抗蟲水稻食用安全相關專題:2010-04-19 10:29 http://info.china.alibaba.com/news/detail/v0-d1009367918.html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