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如何在“世界貨幣戰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聽嬋釋禪
中國經濟已深刻地融入了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和一體化”體系之中去了。大約出口占中國經濟總量60%的經濟結構和外國私有資本占60%的所有制結構就是明證,同時這也意味著外資占有中國60%的社會財富,并在中國寄存著呢,如果哪一天外資想撤退不干了,中國那兩萬億美元的外匯僅僅用于平倉都是不夠用的。現在中國這個新興經濟體,是外資經濟占“主體”地位,公有制經濟占“主導”地位,私有制經濟做為“基礎”的所有制經濟和利益分配格局。更確切地講,就是在這樣一種“以按資分配和以公權力謀取私利分配”為主體和基礎地位,以“按勞分配和按公權力分配”為次要和補充地位的社會財富分配格局條件下,不僅是一個社會財富必然地要向外國輸出性的經濟運行體,而且更是一個社會財富“由多數人向少數手里集中和轉移”和社會財富“由弱勢群體向強勢群體手里集中和轉移”的社會財富分配格局。在這樣的一種社會財富分配格局條件下,其癡人說夢式的所謂“紡錘狀”收入分配格局的幻想,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在這樣一個私有制“內資和外資”資本主導并為基礎的經濟體國家獲得有效實現的。因為其從“分配模式”上就完全喪失了經濟理論依據和依托的。而之所以有人還在玩命地忽悠,其無非就是想從理論上給人們寄托一種希望地來麻痹民眾。誰見過一個私有制為基礎條件下的資本家們會大發善心并脫胎換骨地拋棄“追求利潤最大化并獨享利潤”的資本剝削、掠奪天性,并使社會財富分配在全體社會成員之間達成相對均等化、公平化的讓所有人都能致富的狀態?
“股份制”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迷惑性,但這“股份”是公家也即公眾的,是私人或是私有集團的,還是外國私人或是外國私有集團的,當落實到每個具體的所有者或是食利者身上的時候,就不可能再模糊下去了吧!這時再把國有企業里的所有“私有股份”剔出,你就會知道當代中國“公有制經濟”的份額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了。也就是說,現在有眾多純種的私有制企業,有眾多純種的外資私有制企業,但卻沒有幾家純種的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也即絕大多數國有企業都是“半國有半私有、半國有半外資”,或是“國有私有外資共有”等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國有與私有的所謂區別,差就只差在“由誰控股”并由誰任命總經理和決定利益分配等的實質問題上了。面對這樣一種“混合化”的且公有制經濟已不占“主體”地位,更不是“基礎”地位,并將很快喪失“主導”地位的經濟運行體。政府對市場經濟的“組織管理、規劃計劃、調節調控、監督約束”的難度也就更大了,特別是所能左右的社會財富分配份額更是很有限了,你政府憑借什么資源可以促成“紡錘狀”收入分配格局的形成呢?
主流精英一談分配制度等的改革,劍鋒必指國有企業壟斷。這無疑是外資、私企和官僚買辦等利益集團企圖進一步瓜分公有制經濟的最后收尾沖刺。其實,國有企業的轉制,主要也是把企業轉給了外國私有制企業,或是股份化給了“社會里”的私人和集團等,也即通過“上市”把國有企業通過股份制私有化、外資化了。因為盡管有很多國有企業的所謂“轉制為私企”的幾乎是等于白送,但國內的“私有資本”也僅僅是跟著外資喝口湯罷了,國內私有資本的購買國有資本的實力必竟還是很有限的。外資通過在中國建企業和對國有企業的購并所形成的資本輸入和產能轉入中國的洪流,并利用中國的資源、勞動力和污染中國的環境等基本上是“洗劫完了”中國所有的戰略性和基礎性產業,并把外資國家需要的“商品和錢”再運回去的辦法,實現了“市場經濟之生產、分配、交換、消費的循環和演變過程”的最高級別類型的“國際經濟大循環和大演變”。 也就是說,在中國,所謂的“國企壟斷”,早已轉換成了“外資壟斷和私企壟斷”了。國有企業的所謂壟斷,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壟斷了,而是早已變成“股份化”的多種利益集團從中分肥,并受到政府嚴格管制的企業了。再看看還有多少賺錢的戰略產業和基礎產業不在外資和私有制企業手里就知道是什么所有制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壟斷”了。房地產業和大豆等糧食產業就是最明顯的且具有外資和私企壟斷并可以獲得高額壟斷利潤的典型行業了。
所謂壟斷,其特點就是:一是某個行業參與的企業比較單一,沒有形成競爭機制用以調節供需、價格、質量數量和服務等;二是可以通過“虱子屎獨一份”或是“供求關系緊張”等操縱商品價格獲得壟斷利潤。對于壟斷行業或是壟斷企業,如果僅僅是企業單一性的壟斷,但卻不具有“壟斷高額利潤”,那也談不上是壟斷。也就是說,“高額壟斷利潤”是構成“壟斷”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比如:房地產行業的高額壟斷利潤,就構成了“壟斷”的必要條件。房地產業就不管是有多少家企業參與,有多少種所有制企業在里面攪和,其都是童叟無欺的壟斷行業?! ?/p>
但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某些行業的壟斷又是不可避免的。比如一個小區總不能有多家供暖、供水、供電、供氣、電信等企業同時鋪設多個管道和進行拉線吧,不是國企壟斷,就得私企壟斷,要不就是外企壟斷。對于壟斷可能的操縱價格來獲取壟斷高額利潤的行業或是企業,政府的對策通常是:一是政府管制價格等。比如:對從事糧食、供暖、供水、供電、供氣、供油、公交等進行“生活必需品”生產和交換的企業,無論在哪個國家,哪個企業因為是壟斷就敢隨意地大幅漲價了。政府不批誰,企業是不敢自作主張地亂漲價的。二是政府對企業的壟斷利潤進行“沒收”。也即對企業壟斷高額利潤實行征稅等辦法來消除與其它行業或是企業之間的不平等、不公平競爭。比如:我國對石化等相對壟斷的的行業或是企業已經征收的“暴利稅”,就是這種對高額壟斷利潤的沒收和限制機制。也就是說,不管你是國企壟斷也好,還是私企壟斷也罷,或是外資壟斷也可,只要是被評定為是具有“壟斷性質并具有高額壟斷利潤”的行業或是企業,就必然地要受到來自“對全社會負總責的政府”對其商品價格、質量數量、安全和服務等,特別是高額壟斷利潤的管制和利益分肥式調控?! ?/p>
很顯然,根據以上兩條標準就可以判定哪些行業、企業是壟斷了。由此,壟斷企業在誰手里也就顯得不是那么很重要了,但為什么大家還追求“公有制經濟”呢?因為雖然各種所有制的企業在相同的時間采用相同的科技手段時,都是可以“生產”出同等價格、數量和質量等的商品,但只有“公有制經濟”才更能有效地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調控政策地做到令行禁止,并成為為國家提供穩定大宗的財稅收入用以改善民生的財富支柱,才能更有效地通過其即有的“按勞分配和按公權力分配”方式解決相對公平正義、平等民主財富分配地善待職工的問題,才能更好克服“私有制萬惡之源”的無法抑制的腐敗問題,并奠定整個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和基礎。也即“資本”在公有制企業里往往是更規矩。而私有資本和外國私有資本可就是不管不顧、愛誰誰地僅“炕頭一邊熱”地往資本家手里猛劃拉了。這就是社會分配不公和造成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的根源。現在一些大享特享“公有制”(政府、黨校、社科院所等事業單位都是公有制經濟體系的成員)工資、保障、福利等優越性,但卻成為私有資本的代理精蠅們,面對國有企業拿出一部分利潤為職工發工資獎金、建立健全企業社會保障制度體系和搞點合理必要的企業公共福利等,整天叫罵不休。而對私企和外國私企把絕大多數企業利潤都裝進資本家腰包,而對工人百般剝削壓迫的低工資、低保障無保障和沒有合理必要的企業公共福利等不公平現象,卻不是要求其向國企看齊,而是要求國企降低工資、保障和福利標準地向私企和外企的非人道、非人權低標準看齊,真不知這是哪門子“向落后看”的混蛋邏輯。這無疑是逆社會的“文明進步”歷史發展潮流的倒行逆施。
也正是這種造成社會貧富兩極分化的“私有化(內私加外私)”根源,才形成了“貨幣在全體社會成員之間分布嚴重不均衡所引發的貧富兩極分化”的經濟社會危機。這種或是通過和平方式,或是通過暴力方式轉換“社會基本經濟制度”的改朝換代的根本性危機,對于任何一個采用如此私有化利益分配取向的國家,其“社會制度”的改變都將是不可逆轉的。中國做為一個發展中國家,雖然已經在走私有化道路了,但卻缺乏象美國等發達國家那樣嚴格的社會財富調控機制。所以,政府也就必須要做出必要的調控社會財富合理分配并緩解貧富兩極分化的制度設計和安排。這也是應對“世界貨幣戰爭”的一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只有貨幣在全體社會成員之間實現相對公平正義、平等民主的“全覆蓋、均等化和不斷提高”的分配制度設計,才是應對“貨幣戰爭”最實質的解決辦法,才能通過這種從根本意義上擴大內需的辦法,減少社會財富或是叫商品等的不必要的大量輸出,才能吸到些外資的血,才能使全體社會成員在經濟承受能力大大增強的情況下,有機會通過適度的通貨膨脹來與世界經濟已經一體化條件下的美元或是歐元的大幅貶值賽跑,人民幣的所謂升值或是貶值才可能具備足夠的彈性,才能減少我們的外匯、資源等的過多損失?! ?/p>
面對中國經濟的各種所有制的如此“分肥”格局,面對中國“產業經濟也即實體經濟”的已處在“生產和交換的結構過剩”經濟時期,面對“資本”在沒有出路的只能沖向虛擬經濟印鈔領域的“貨幣爭戰”時代,面對崇尚虛擬經濟時代的“按資分配”必然泛濫成災的導致加速走向貧富兩極分化且很難逆轉的時代,面對“按資分配”必然地要成為社會“主流分配方式”并推動人類社會加強其“叢林法則性”的很難逆轉的時代,調控資本、資產、資金等價格的“利率和匯率”等工具,就是一個必然地要被“資本社會”所高度重視的“兵器譜”中相對鋒利的“貨幣戰爭”武器之一,面對如此不可阻擋和不得不應戰的“貨幣戰爭或是叫金融戰爭”,只要你這個國家融入了這種世界經濟一體化、資本化進程之中,那么任何國家就不可能脫了干系。也就是說,對于中國來說,不管你是承認也好,還是裝糊涂也罷,既然已經融入資本世界地同流合污了,就必須要勇敢地面對并需要毅然決然地去應對這種“世界貨幣戰爭”,這沒有什么好說的。中國如何在“世界貨幣戰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也就成了必須要直面的問題和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 ?/p>
“貨幣或是金融制管”在中國的相當長的時期里,是不能放松的,但中國資本金融市場正在復制美國的金融市場模式和垃圾金融衍生產品體系,以滿足資本食利的“按資分配”需要,并且是很難逆轉的資本利益集團的需求??梢灶A料,所有外國發達金融市場所能具有的金融產品,都將不可阻擋地會根據資本利益集團的整天磨嘰和嘮叨而出現在中國的資本金融市場里,現在股指期貨、融資融券等不都出來了嗎!這都是在為中國的金融經濟危機積累著火藥,可以想象一旦中國的金融市場開放了,隨時隨地的金融經濟危機就會不斷地煩惱我們?! ?/p>
對此,我們有必要采取一些應對“世界貨幣戰爭”的措施:
一是對于人民幣升值,要頂住壓力,實在頂不住了,也要小幅升值。這樣可以給中國擴大內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一個緩沖和適應過程。至于“加息和準備金”等的貨幣政策工具,其對抑制通貨膨脹和流動性等的意義不是很大。股票等證券資本市場這個巨型印鈔機的能量,要比銀行放貸和財政赤字等的能量大N倍,這可不是“加減”那么幾個點的息和“提降”那么幾個點的準備金率所能調控得了的。當然,其做為一種經濟政策轉變和變化的“稻草人”式的信號或是警告,還是可以對“股票等證券資本市場”的“信心”有一定的打擊作用的。不過,在有“股票等證券資本市場”這類可以有效地促成通貨膨脹的巨型印鈔機存在,此類“騾子睪廢”的玩意最好別有事沒事就拿出來比劃。中國人如果銀行肯給貸款,還在乎那么點利息嗎?
二是“大量發行股票”籌集建設資金猛吸“股票等證券資本市場”,特別是外國資本和富人的血,用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企業國內外競爭力,但開設國際板讓外國人過來吸中國的血,卻不一定合算。股市等證券資本市場是外資大量囤積的地方。反正上市企業干不下去了就可以黃鋪。印花稅也提點。全方位吸血,不僅外國的錢要吸,中國富人的錢也要吸,不吸白不吸,要不用什么發展生產,用什么改善民生?!肮善钡茸C券資本市場”這個比財政赤字能量大N倍的巨型印鈔機,不能光為外資和中國富人印鈔票,必須多放出點血來為中國經濟發展和改善民生出點力。
三是開征房產收入調節稅,吸外資和富人的血,用于抑制高房價和縮小貧富兩極分化,并通過其財稅改善民生和提高國民福利。房地產業是外資和富人大量囤積的地方。最好把外資擠走一些,別讓他們在這里瞎攪和?! ?/p>
四是用外匯大量購買外國資源進行囤積,特別是石油、鐵礦石和各種中國稀缺資源。儲備,儲備,就是印鈔子也要儲備。什么是錢,是財富?只有這些糧食、石油、鐵礦石等各種生活必需品和稀缺物品等才是真正的錢和財富。貨幣跟股票一樣是同一樣的廢紙?! ?/p>
五是國企用外匯大量回收外資和私有制企業在中國占據的重要戰略產業,購買外國的戰略性產業和高新技術,嚴格限制低水平、低技術、高污染的外資企業的投資和產能轉入,以便為國內中小企業留出生存空間。現在中國各地的所謂“招商引資”,已經成了不計成本的“拾到籃子里就是菜”的惡性競爭地步,完全違背了貿易交換的“互通有無”原則,不管本國本地有沒有,招來就是政績的引進外資,已經成了許多地方政府腦子里唯一的使命。
六是在提高民眾生活水平,特別是大幅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的基礎上,沒事也搞點適度通貨膨脹。貨幣貶值要貶大家一起貶,不能形成“幣值”各國之間嚴重不平衡的剝削、掠奪和壓迫弱肉強食關系。只有美元的大幅貶值,才會有對人民幣升值的要求。美元貶值所形成美國國內的通貨膨脹之所以美國民眾可以承受:一是由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提供的大量大范圍的低價商品給美國民眾買單,極大地提高了其民眾的抗通貨膨脹的承受能力。二是美國社會的糧食、醫療、教育、養老、住房等“生活必需品”等的健全的“社會公共福利保障共享制度體系”,成為其民眾抗通貨膨脹的重要安全高地。 三是美國民眾廣泛地參與“股票等證券資本市場”的巨型印鈔機的發泡分肥活動,為美國民眾的“旺盛消費”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再加上美國財政赤字和銀行放貸的助推,其印制鈔票的能量可就是任何國家都難以望其項背了,從而其也就成為了掠奪全世界,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巨大黑手。而其民眾在有了這幾道可以悶生發大財的抗通貨膨脹的“安全閥”的作用下,也就毫無怨言并全無后顧之憂地忘乎所以去消費了。本來按照“世界貨幣戰爭”的對等原則,中國也是可以進行人民幣大幅貶值地搞一搞通貨膨脹的,可由于中國是貧富兩極分化極為嚴重的發展中國家,別說搞人民幣“大幅貶值”的通貨膨脹了,就是搞“適度”的通貨膨脹,那龐大的低收入群體也是要嗷嗷叫地難以承受的,此種“不對等”狀態下的“貨幣戰爭”,除了挨打被吸的份,又有多少可以還手的余地呢?這種完全不在一個“重量級別”條件下的“貨幣戰爭”,吃虧是注定的,但練好內功地擴大好內需,加大縮小貧富差距的力度,加快建立健全覆蓋全體社會成員的“社會公共福利共享保障制度體系”,加大民眾參與“股票等證券資本市場”的分肥力度等,讓中國民眾有更強的抗通貨膨脹承受能力,這樣才能創造條件跟資本社會的美國有抗爭的可能和機會,否則你帶著一幫抗通貨膨脹能力極弱的普羅大眾的“小米加步槍”,憑什么去跟人家美國等發達國家的“飛機大炮”去戰斗。當然,奮不顧身地投入所有的資源、環境、矛盾和貧窮等,也是可以戰斗的,但那必竟是太慘烈、太悲壯了!現在中國的領袖們大聲疾呼地倡導“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解決社會財富的相對公平分配問題,以及加快建立健全“社會公共福利保障共享制度體系”等,那顯然不是沒有緣由的呼喊。事就是這么點破事,看不看明白都要面對,但明白怎么被放血的,則是一個理性社會所必須應有的智慧?! ?/p>
總之,中國面對已經身不由已且必須參與的“世界貨幣戰爭”,盡管那兩萬億美元的外匯早晚也是要喂狗的,但卻不能總那樣被動下去,象上面說的那些應對“貨幣戰爭”措施的“大網”也是要勇敢地撒下去的,其實質就是要通過這些有效措施,來把這些內外逐利資金大部分地通過物化的手段放在我們國家的土地上,讓其成為國家的各種基礎設施、工廠、房屋等的實物,然后通過防不勝防的金融危機對其進行不斷的徹底洗劫,變成我們固定的合法化的物質財富分享給自己的國民,美國等發達國家上百年來就是這樣不斷地洗劫其它國家的,這就叫玩“貨幣戰爭”,或是叫玩“金融戰爭”,你不玩他,他必玩你,這根本就沒有任何可以商量的回旋余地。今天已融入世界經濟的中國,只能去面對和應對,別無選擇?! ?/p>
2010年4月3日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