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人怎樣才能活的更有尊嚴?
◆柯孜
在這個星球上,人是高等動物,萬物之靈。就他(她)的屬性而言,是既要享受物質生活,又要享受精神生活的。否則,他(她)就混同與其他動物,與貓狗,豬牛,豺狼野獸沒有區別了。簡言之,人只有脫離了動物界而具有了人的自我意識之后,才具有了人的種屬尊嚴(“類尊嚴”)即“人的尊嚴”?! ?/p>
人在同類中的尊嚴感、人的尊嚴程度,是在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生產資料被少數人占有之后,分了等級,出現了貧富不均,人剝削人、人壓迫人的現象,才愈加強化起來的?! ?/p>
為此,我查了一下漢語字典?! ?/p>
字典上說:尊嚴,作為形容詞,即“尊貴莊嚴”的意思;作為名詞,即“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的意思?! ?/p>
一
由于人的尊嚴是與其社會地位相對稱的,所以任何人來談人的尊嚴,就離不開個體人的階級屬性和現實經濟地位。離開了個體人的階級屬性和現實經濟地位來談人的尊嚴,不僅談不清問題,而且有自欺欺人、迷惑民眾之嫌?! ?/p>
我想,這恐怕是無可爭議的?! ?/p>
譬如——
皇帝(國王、總統)的尊嚴是自高無上的,因為他是主宰一個國家的統治者,擁有龐大的官僚機構和軍隊警察,掌握著財經命脈,而且對所治國家的臣民擁有生殺予奪的巨大權力;
地主的尊嚴是高于雇農的,因為他占有了土地,雇農不給他種地,不交地租,不受他的盤剝,就沒有飯吃;
資本家的尊嚴是高于雇工的,因為他占有工廠的工具和生產資料,雇工不給他做工,不受他的剝削,也沒有飯吃;
官員的尊嚴是高于平民的,因為他擁有相應的權力,制約著平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服從他,自己在社會中的權益就化為烏有,什么也得不到保障;
富人的尊嚴是高于窮人的,因為他擁有財富,不僅吃穿不愁,而且很奢侈,揮金如土、紙醉金迷、驕奢淫逸,三妻四妾,他自然視窮人為卑賤、平庸、愚昧,如同草芥;窮人靠為富人服務換來殘羹剩菜、微薄報酬勉強度日,繁衍后代,因此也沒有尊嚴可言……
以上是非常簡單、淺顯的例子?! ?/p>
二
那么,在現今社會,由于市場化、商業化三十多年來的硬性發展,“尊嚴”這個詞已經形同只漲不降的樓價和各種讓人望洋興嘆的高消費商品,越來越奢侈,越來越令人難以企及了。
譬如——
那些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被下崗、被剝離、被買斷抑或干脆被棄之不管,被放羊到社會上的企業工人,面對如今生活的高成本,捉襯見肘,入不厭敷,買不起房,看不起病,供不起孩子上學,怎樣才能活得有尊嚴呢?
那些即便在國企、外資、合資、私企還有個崗位的現職工人,正如他們自己所說,“我們現在生活在待遇民工化;關系庸俗化;人際關系復雜化;干群雇傭化;管理獸性化;工資保密化;領導年薪化;加班無償化這個水深火熱的‘八化’之中,它的直接后果是員工不是主動的創造性地去工作,而是為了生存被迫無奈而忍氣吞聲?!保ㄒ姈|北特鋼貼吧《一封工人致董事長趙明遠的信》)況且,企業一虧損就扣減工人工資,即便盈利,除了管理人員受益,工人仍然不漲薪金,又怎樣能活得有尊嚴呢?
那些由于失地,由于邊遠老窮而拋家舍業、背井離鄉的農民工,進城后多為建筑業的高危險、高強度的苦力工,干的是牛馬活,吃的是豬狗食,住的是工棚簡易房,受的是打罵窩囊氣,往往還低薪欠薪,甚至為要那點兒賣命錢橫遭打伐,他們又怎樣能活得有尊嚴呢?
那些抱著“知識改變命運”的幻想,由老爹老媽口挪肚攢、有的舉家借債,或入學后靠助學貸款經歷十幾年寒窗清苦,總算混個相應文憑的大學生,畢業就失業,即便到了某些用人單位,也是零工資“實習”一年半載,仍有相當數量不能就聘,就聘了也大多實行績效工資或低薪,工作基本每天十二小時以上,一律免除加班費,大多沒有“三險一金”,并且精神上頗受壓抑,對上司奴顏媚膝,曲意奉承,不敢有半點自尊。他們的生存條件令人堪憂,已經被相關經濟作家(如瑞宏斌)歸為繼農民、農民工、下崗工人之后的第四大弱勢群體。(見《周末畫報》2010年1月9日第577期《80后變“蟻族”》)這些年輕的學子們,又怎樣能活得有尊嚴呢?
那些一年四季守攤賣貨,經營小本生意的市民,按時納稅,奉公守法,卻不時受到執法人員的關拿卡要,還要受到黑社會性質惡人的欺辱、打罵,他們又怎樣能活得有尊嚴呢?
那些因房地產商要發大財,地方官員要出政績或拿回扣好處費而被拆遷所逼的城市百姓,有時不僅拿不到應得的拆遷補償,還經常被強行停水停電停氣,甚至自殺自焚,被傷被害,他們又怎樣能活得有尊嚴呢?
那些身患各種疾病,到產業化私營化的醫院就醫,面對高額醫檢費、手術費、處置費、醫藥費和送給醫生的紅包等巨大開銷,或傾家蕩產,或舉債保命,或干脆灰溜溜回家等死,他們又怎樣能活得有尊嚴呢?
至于那些靠賣肉賣青春容顏,或賣淫或被包養,或情色交易的萬千婦女,那些沾染黃賭毒的頹敗之人,那些流離失所、浪跡街頭的孤兒、老人、殘疾者,那些被冤屈、被誣陷、被迫害至今不能還其公道的不幸者,那些礦難致死致殘,開胸驗肺,那些受非人待遇的黑窯工,那些被拐賣的婦女兒童,那些可憐的幼小童工……等等,等等,恐怕就更不知道怎樣能活得有尊嚴了。
以上所列種種,大致屬于“基本生活狀態的貧困導致了人的基本尊嚴的喪失、人身依附關系造成了個體人獨立性匱乏”之例。加之,由于人數眾多,涉及面廣泛,延續時間漫長,因此已經為全社會所矚目,任何人也無法熟視無睹,更無法粉飾太平?! ?/p>
故此,有專家善意地提醒,目前我國不宜稱為“盛世”?! ?/p>
三
據說,我國作為政治、經濟大國,已經堂而皇之地加入了《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國際公約》?! ?/p>
該公約規定:
(1) 人人應有機會憑其自由選擇和接受的工作來謀生的權利;
(2) 人人有權享受公正和良好的工作條件;
(3) 人人有權享受社會保障,包括社會保險;
(4) 人人有權為他自己的家庭獲得相當的生活水準;
(5) 人人有權享有免于饑餓的基本權利;
(6) 人人有權享有能達到的最高的體質和心理健康的標準;
(7) 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
(8) 人人有權參加文化生活……等等?! ?/p>
此外,人人還應當具有財產權、自由遷徙權、人格權、身份權等等相應的權利?! ?/p>
正如有專家著文所說,“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社會成員基本權利在全社會范圍內的全面確立還需要經歷一個過程,不宜籠統地完全以現代社會的標準來衡量。但無論如何,生存權、就業權、受教育權以及社會保障權是發展中國家的每個社會成員所必須擁有的,而且這幾項基本權利的重要意義要明顯超過發達國家相應權利的意義。只有具備了這幾項基本的權利,人的基本尊嚴方能得到維護。”(見《中國經濟時報》吳忠民:《人的尊嚴:公正的底線》)
鑒于此,大家就不難看出,我國的十三億人民,只有基本實現了上述所舉的各項權利,才能談到人活得有尊嚴,如果完全實現了上述權利,才能談到人活得更有尊嚴。否則,無異于紙上談兵,畫餅充饑或癡人說夢。
四
那么,就我國的現狀而言,怎樣才能實現人活得有尊嚴或更有尊嚴呢?
有專家提出了“公民說”。雖然他也承認,“現在當我們的改革開放已經進行到三十年,當我們的工業或者現代化已經進行了至少二十幾年的時候,我們發現其實中國正在步入過去幾百年國際和人類都有過的一種現代化發展二三十年以后基本的一種困境,那就是農業化慢慢地為工業化所代替。工業化的一個簡單的標志就是城市化,于是城市人口的老齡化,農村人口大量的進入城市,以及城市治安的惡化,貧富不均、收入不公、分配不公,乃至官商勾結,我想所有的這些問題都產生了?!钡珔s認為,“這些問題當中,最主要的我們要厘清一個公民的概念,就是不管你人是富還是貧窮,是生病還是健康,甚至不管你的能力是大還是小,只要是個人,你就應該過的像人一樣的有尊嚴的生活。我想這是在過去幾百年人類發展社會過程當中,一個公民概念的基本內涵?!保ㄔ斠姟?010-2-14 鳳凰網專稿 《邱震海解讀溫家寶新春講話:國家發展哲學發生微妙變化》)
這里,“公民說”否定了“階級論”?;\統地強調“只要是個人,你就應該過的像人一樣的有尊嚴的生活”。似乎只要厘清所謂“一個公民概念”,就可以完全不用考慮他(她)的階級屬性和現實經濟地位,就能使每一個人都活得有人的尊嚴。這顯然是不顧嚴酷的中國社會現實,根本無法解釋本文所列舉的和他自己所承認的上述種種社會現象?! ?/p>
當然,除了厘清籠而統之的“一個公民的概念”,他還講了兩個載體?! ?/p>
一個是“在物質層面上”“要讓所有人在分配基本上公平的情況下,能夠享受一個做人的尊嚴”,另一個就是“精神上的需求”,“他要活的心情舒暢,他要在這個社會當中暢所欲言,他要讓所有人能夠感到生活在這個社會,生活在這個國家是一件非常舒暢,乃至于非常美麗的事情”。(引文同上)
至于如何實現“讓所有人在分配上公平”和怎樣“讓所有人能感到生活在這個社會,生活在這個國家是非常舒暢,乃至非常美麗的事情”,他就不甚了了了,扯了幾句什么“中國最高層提出了這個哲學,我想在新年來臨之際,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引文同上),就完事大吉,溜之乎也了。
五
馬克思曾告訴我們說:“至今一切社會的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自由民和奴隸、貴族和平民、領主和農奴、行會師傅和幫工,一句話,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始終處于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回頭來看,產生和出現本文前邊所列舉的種種讓人失去尊嚴的社會現象,不能不說那都是屬于階級斗爭的范疇,用所謂的“公民論”是難以掩蓋其中“相互對立的地位,進行不斷的有時隱蔽有時公開的斗爭”的實質的。近年來,大規模的群體事件(貴州甕安事件、甘肅隴南事件、重慶出租車罷運事件、廣東惠州717騷亂事件、通鋼集團總經理遭幾千工人圍毆致死案等等)發生過,個人的以死抗爭事件(上海楊佳案、巴東鄧玉嬌刺官案、楊元元自殺案、成都拆遷戶自焚身亡案等等)也發生過。其實,這都是階級斗爭在新形勢下非常突出的表現,掩蓋和否認都是掩耳盜鈴的把戲。
為什么會發生這些嚴重的階級對立、矛盾和沖突的事件?這恰如高山美在人民網上著文所說,“我們共和國的《憲法》,我們中國共產黨的《黨章》,我們改革開放的四項基本原則,都要求我們堅持以馬列主義理論作為我們制定政策的指導思想。而‘一私就靈’不僅在理論上徹底背叛了《共產黨宣言》:‘消滅私有制’的理想;在實踐上私有制對社會主義和諧的破壞、對工人階級的殘酷剝削;在生產上競爭的無序,使浪費、落后擠垮先進、違法小私企吃掉先進大國企,最后成為中國社會群體事件的淵源?!保ㄕ浴丁八接谢薄笆袌龌薄捌髽I化”與群體性事件——讀人民日報時評:《應對群體性事件不只是宣傳部門的事》有感》一文,【人民網-強國論壇】 2009-09-04?。 ?/p>
我們廣大的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本來是支持改革開放的,曾經熱情積極地投身到這場變革之中去,愿望就是能實現祖國的現代化,實現國富民強的偉大理想。但是,改革是沿著毛主席老一輩革命家開辟的社會主義公有制道路前進,還是偏離、背離這條道路后退,就是原則性的分歧;改革是為了大多數普通民眾集體富裕,還是讓一部分具有特殊背景和能鉆政策空子、投機取巧的少數人發財,也是根本性的分野?! ?/p>
馬克思說:“共產黨人到處都支持一切反對現存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運動。在所有這些運動中,他們都特別強調所有制問題,把它作為運動的基本問題,不管這個問題當時的發展程度怎樣?!?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
然而,改革之初就不允許對原則和根本性問題——姓“資”還是姓“社”進行討論,大肆鼓吹“白貓黑貓抓著耗子就是好貓”,直到“崽賣爺田心不疼”,農村分田到戶,城市變國企為私企,不斷加快私有化進程,造成社會嚴重的兩極分化,城鄉差距加大,教育醫療產業化,黃賭毒、賣淫嫖娼風行,道德信仰淪喪的局面?! ?/p>
痛定思痛,如果誠心誠意要讓人民幸福,要讓人有尊嚴地活著,不在所有制上改弦更張,不對國家走什么道路的問題真誠反思,一切都可能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徒勞一場空。
試想,不改變私有制,在物質層面上如何做到“讓所有人在分配基本上公平”?不改變私有制,在精神層面上怎樣做到“活的心情舒暢”?
這里,有一個是實行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還是實行無產階級社會主義的分水嶺。如果堅持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那么,“這種社會主義所理解的物質生活條件的改變,絕對不是只有通過革命的途徑才能實現的資產階級生產關系的消滅,而是一些行政上的改良,這些改良是在這種生產關系基礎上實行的,因而絲毫不會改變資本和雇用勞動的關系”(馬克思、恩格斯《共產黨宣言》)。這樣說來,資本和雇傭勞動關系絲毫不會改變,那么,物質層面上“讓所有人在分配基本上公平”就容易成為一句空話。同樣,物質分配不能實現“讓所有人在分配基本上公平”,那么,精神層面上“活的心情舒暢”也會成為泡影?! ?/p>
由此推導下來,讓人民幸福,要讓人活的有尊嚴究竟怎樣實現呢?
最后我想,偌大一個中國,絕非本人一個普通共產黨員、凡夫俗子懂得這樣一點淺顯的道理,明白人恐怕很多很多,睿智的人很多很多,力挽狂瀾的人也不會沒有,山西煤炭業的整合、重慶打黑風暴等都是有力的證明。只要不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真的決心要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大眾謀利益,真的要為振興中華鞠躬盡瘁,那就應該團結全黨,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群眾,經過一段時間的不懈努力,頑強而堅韌不拔地同資改派進行斗爭,采取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就會撥正國家的航船,回歸無產階級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康莊大道,才能實現人民的幸福,讓大多數人活的有尊嚴,為千秋后代的福祉,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建立新功。
2010-2-15晨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