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2月3日,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詳細公布了深圳市公務員分類管理制度改革內容,繼大部制改革后,深圳市行政機關公務員分類管理改革邁進了“快車道”。 據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新聞發布會介紹:深圳公務員將細分為綜合管理類、行政執法類、專業技術類三個類別,約七成的公務員將被劃入行政執法類和專業技術類中。通過職位分類和聘任制實施,將淡化官本位、打破鐵飯碗。頓時,中國主流媒體一片歡騰:“力挺深圳砸公務員鐵飯碗” 、“深圳帶了個好頭”。
筆者感覺很疑惑,砸公務員飯碗有什么值得高興的?盡管筆者從不是,也不大可能成為公務員,但是也從不覺的公務員有什么大罪過,以致非砸了他們的飯碗不可。何況盡管我國公務員這個概念涵蓋的還算比較廣,(公務員,是指依法履行公職、納入國家行政編制、由國家財政負擔工資福利的工作人員。上至總理下至辦事員都屬于公務員。)但是這次“砸飯碗”乃至以后的“砸飯碗”砸得只能是基層干部的飯碗,不用說最上面的,就連市長、局長的飯碗怕是也砸不了。
不過轉念一想,歡呼“砸飯碗”似乎又是理所當然——“特別是”30年的“特色”,如果用最簡單明了的話說,不就是“砸飯碗”嗎?
——在“特別是”開始以前的毛主席時代,農民有集體,工人有企業,知識分子有事業單位……一言而蔽之,人人都有“鐵飯碗”。加之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養老、福利住房……人人生活都有充分保障。當然,由于基礎差,保障水平還不可能很高,但是和舊中國“黃金時期”的1927年至1936年也幾乎所有人都上不起學、看不起病、住不起房、結不起婚、生不起孩子、養不起老、甚至死了喪葬費都付不起……的情況已經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也讓全世界各國紛紛學習。
——在“特別是”開始之時,當時的安徽省委第一書記就宣稱“中國人連褲子都穿不上”,“大鍋飯是讓所有的人都吃不飽”,并樹立了一個“18條好漢”的典型。最終,廢除了人民公社,成功砸碎了農民的“鐵飯碗”。農民的“鐵飯碗”被砸碎之后,一方面8億農民絕大多數陷入赤貧,上不起學、看不起病,“三農問題”成了一連串“一號文件”都解決不了的“老大難”問題;另一方面極個別有“門路”的農民則迅速暴富,像和當時的安徽省委第一書記關系密切的黃光裕成為了中國首富。
——到了90年代,當時的一位“經濟沙皇”又宣稱“國有企業效率低下”,“工人冗員過多”,并且表示要以“鐵腕”砸“三鐵”(鐵飯碗、鐵交椅、鐵工資),“減員增效”。最終,在這位“經濟沙皇”的“鐵腕”下,工人的“鐵飯碗”被砸得粉碎。砸碎工人的“鐵飯碗”,一方面砸得80%以上的國企破產,砸出了3000萬(一說6000萬)下崗工人,廣大大學生也被砸得“畢業即失業”,城市被砸成了貧民窟;另一方面極個別有“門路”的人借“改制”迅速暴富,像北京建龍重工集團張志祥,在不到10年里就從一個倒賣鋼鐵的小商人變成總資產319.81億元的巨型企業董事長。
——到了去年,另一位“大領導”又力推“績效工資”,把“砸飯碗”的對象指向了教師、醫生等普通知識分子。廣大人民不會忘記,國有企業改革也是以“績效工資”開始的,結果以工人下崗失業結束,誰能保證事業單位改革不會走國有企業改革的老路?在人民網等重要網站,反對“績效工資”的達到90%。然而這位“大領導”卻頂風而上,在連續不斷的“聽課”、“考察”中言必稱“績效”。究其原因,恐怕無非是再培育一批黃光裕、張志祥罷了。
……
一言而蔽之,“特別是”30年的“特色”就是依靠“砸飯碗”維持的。“砸飯碗”的“大師”厲以寧不是說了嗎:“為了達到改革的目標,必須犧牲一代人,這一代人就是8億農民、3000萬老工人。沒有他們的犧牲哪有少數人的享樂?”可是,僅僅“犧牲一代人”就能保證“幾代人、十幾代人、幾十代人” 的享樂嗎?如今,工人、農民的“鐵飯碗”早已被砸的差不多了,普通知識分子的“鐵飯碗”也正在被砸,從他們身上已經榨不出太多油水了。(當然,該榨的還得榨,如一方面搞“土地流轉”,把農民的“碗底”——土地奪走;另一方面搞“壟斷行業改制”,把最后一批工人的“鐵飯碗”砸碎;還有“積極推進教育體制改革”,在“績效工資”基礎上徹底把教師等普通知識分子的“鐵飯碗”砸碎;等等。)下一步怎么辦? 不繼續“砸飯碗”,“精英”們拿什么來享樂?
如今,“特別是”30年一直走在前面的深圳為下一步“砸飯碗”指明了方向:砸公務員的“鐵飯碗”。把廣大基層干部的飯砸碎,“少數人的享樂”至少還可以再維持一段時間,甚至在培養出一批黃光裕、張志祥也說不定呢!如不出意外,單單從中國主流媒體一片歡騰的情形看,下一步砸公務員的“鐵飯碗”推廣已經不可避免。公務員將成為“砸飯碗”運動的下一個受害者。
但是,這樣做的風險是很大的,且不說這種依靠“砸飯碗”維持的“少數人的享樂”能否持續,砸完公務員的“鐵飯碗”還能砸誰的。單單就社會現實來看,盡管工人、農民的“飯碗”被砸碎后“群體性事件”不斷攀升,但是總歸沒有出大亂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給工人、農民多少留下了一絲亮光。無數工人、農民拼命供孩子上學,僅僅是希望將來考一個公務員或教師,捧上“鐵飯碗”。如果普通知識分子和基層干部的飯碗也被砸了,無疑是斷送了占中國人口99%以上的廣大人民最后一線希望。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出:“就業是民生之本”。我認為,堅持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就應該把“給飯碗”作為方向,最終恢復毛主席時代人人都有“鐵飯碗”的制度;絕不能把“砸飯碗”作為方向,通過“犧牲”廣大人民來維持“少數人的享樂”。
最后奉勸那些為“砸飯碗”歡呼雀躍的“精英”們一句:當你們把廣大人民——包括工人、農民,也包括教師、醫生等普通知識分子,還包括基層干部——的飯碗都砸碎了的時候,廣大人民就該砸你們的飯碗了——也許還有你們的腦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