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干涸的思念之河----毛主席紀念堂側記
每當晨曦初露,天安門廣場淡淡的霧靄剛剛散去,總會看到四面八方的人們向毛主席紀念堂匯集,排隊進入瞻仰的動人情景。在這里,無論是三伏暑熱的盛夏,還是寒風刺骨的嚴冬,永遠奔流著一條永不間歇的長長的人河。也許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每小時達8000人;也許它又是世界上源頭最多的河,它的源頭不僅來自中華遼闊疆域每一寸土地,還來自異國他鄉的山山水水。33個風雨春秋過去了,時間的長河已經湮沒了多少曾經叱咤風云的英雄好漢,而這條人河卻從沒干涸過。33年,它涌過了1.6億多人!如果按一米兩人一字排開計算,他們可以環繞中國邊境兩周半多;如果一字排在赤道上,也能繞上兩三圈。
人流中,有各行各業的普通干部群眾,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友人,一些跟隨毛主席南征北戰的老紅軍、老戰士,對主席感情深,瞻仰時往往心潮起伏、情緒激動。武漢軍區一等功臣趙志峰在瞻仰毛主席后信手疾書-----“未曾進京熱淚淌,深情無限望東方,戰士思念毛主席,心兒飛向紀念堂?!睗宪妳^宋欣清說:“我一生最幸福的時刻是兩次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最悲痛的時刻是76年9月9日聽到毛主席逝世的消息,最難忘的時刻是進京瞻仰毛主席遺容。”南京軍區原副政委賴毅同志,回顧了1927年毛主席主持他們的入黨儀式,帶領他們向黨宣誓的情景,深有感觸的說;“50年的戰斗歷程使我深知,離開毛主席是多么痛苦,跟著毛主席是多么幸福?!?/p>
一位50多歲的農民背著80多歲的老人,緩緩的登上臺階,走進瞻仰大廳,望著躺在水晶棺里的毛澤東同志的遺體,說了聲“毛主席”便泣不成聲,好一會才說出話來,他的激情感染了在場的瞻仰人群。這是來自湖北黃石的一對父子,80多歲的父親腿腳不能走了,硬要兒子帶他來紀念堂。這位解放前的老貧農,舊社會當牛做馬20多年,是共產黨、毛主席救他出了苦海。今天他特地來告訴毛主席,他們家所以能脫貧致富,是與毛主席分不開的。他說“若不是您在世時號召我們興修水利,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哪能抗得了旱澇災害?毛主席啊,這幾年我們還享著您老人家的福?。 ?/p>
在全國第七次婦女代表大會召開期間,代表們來紀念堂瞻仰毛主席,緬懷他老人家的豐功偉績。幾名藏族代表在毛主席坐像前,雙膝跪地,雙手高高舉起潔白的哈達,獻給毛主席,她們獻上的是百萬翻身農奴一片赤誠的心。
毛主席紀念堂作為黨和國家第一紀念場所,還一直是世界各國賓朋向往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國際許多著名的國務活動家和友好人士除了撰文著書懷念毛主席、贊揚他的偉大功績、崇高情懷和對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外,到北京后,也總要來紀念堂一睹這位偉大歷史人物。隨著開放的深入,越來越多的來華旅游觀光者也加入了這條綿綿不絕的人流長河。僅前17年,這里就接待了200多個國家地區外賓233萬人,其中有155個國家地區的269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193個議會、外交、軍事、經濟、文化、青年、婦女等重要代表團。他們都懷著尊敬友好的感情前來瞻仰。
柬埔寨國家元首諾羅敦.西哈努克親王在1979年5月9日偕同夫人莫尼克公主來紀念堂向毛主席敬獻花圈,當他走到毛主席身邊時,眼噙熱淚,情緒激動,深深的合掌鞠躬。澳大利亞總理高夫.惠特拉姆,曾撰文回憶他和毛澤東的會見情景。他寫道:“對于每一個訪問中國的人來說,同毛澤東會見始終是一起具有極其重要意義的事件。他非凡一生中所發生的事件,宛如一系列高大的里程碑矗立在過去的歲月和人民的記懷中?!?/p>
在眾多的外國客人中,最使人感動難忘的是,盧中友協主席阿道夫.弗朗克先生。他是中國人民真誠的好朋友,自1959年始來華訪問57次,3次受到毛主席接見,對毛主席感情至深。毛主席逝世后,他每次訪華都要到紀念堂看望毛主席。他和毛主席是同齡人,有一次,已是99歲高齡的他,到紀念堂向毛主席獻花圈,在瞻仰廳,老人面對毛主席的遺容,心潮難抑、失聲痛哭,其感情之真之深之篤使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毛主席離開人民已經33年了,但他那全心全意為勞動群眾服務的精神和自始至終堅定不移為普通老百姓打天下坐江山的豐功偉績在億萬人民心中深深扎下了根。人們象他生前一樣,真誠的熱愛他、敬仰他、懷念他,把到紀念堂瞻仰毛主席當作自己崇高真摯的正義進步情操的寄托,甚至看作平生最大的心愿之一。正如著名書法家傅家寶所書:“天安門前人如海,紀念堂里瞻遺容。書生意氣岳麓山,紅旗招展井岡峰。長征路上撼天地,輝比日月抗日功。建國業績大如天,草書詩詞萬石雄?!?/p>
毛主席紀念堂的人流長河,將會永遠的流下去。它,在人民的心中,是一條永遠不會干涸的歷史長河?。ㄍ聊?、新馬2009.12.25)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