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帝國主義“補鍋匠”的造訪
—談美國總統奧巴馬的訪華意義
美國總統奧巴馬訪華一個月來,中外評論如潮,但是,總體看來,美國有些人不高興,認為奧巴馬在中國什么也沒有得到,是所謂空手而歸;中國有些人卻歡欣鼓舞。由于奧巴馬一路講了些“軟話”、“好話”,給了他們點“好臉”,就大肆吹噓中國國際地位提高了、“中美時代”已經來臨了、“G2”了。許多善良的人,也覺得奧巴馬訪華,反映中國真的強大了,而對中國的處境寬慰了許多。時將歲末,人們有必要對奧巴馬訪華,在深層意義上進一步加以認識。那么,奧巴馬訪華,究竟是一種什么性質的訪問?換言之,作為美國總統的奧巴馬,他的訪華扮演的什么角色?這是人們必須弄清的問題。筆者認為:一言以蔽之,奧巴馬是作為美帝國主義的“補鍋匠”的角色訪華的,或者說,奧巴馬就是美帝國主義的“補鍋匠”。總之,他的此訪決不一般的國事訪問,而是一次試圖落實美國主導的世界資本主義秩序的維護者、合伙人的訪問,也是一次尋找資本主義救命稻草的訪問。
遙想當年,在美帝國主義和蘇聯修正主義集團的里應外合下,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美國“和平演變”戰略成功,美國成為世界上的唯一超級大國。美帝國主義的政治家們得意忘形、不可一世。認為從此地球完全是他們的了,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地想讓地球怎么轉就怎么轉了。在巴爾干地區,他們瘋狂轟炸南斯拉夫、“誤炸”中國駐南大使館,在中東地區,先后兩次侵略伊拉克,以莫須有的罪名,公然在世界人民的眼皮底下,使伊拉克這個主權國家的總統身首異處;在亞洲,他們對日本復活軍國主義的動向裝聾作啞,甚至公開聯合日本,破壞中國臺灣回歸的統一大業。他們長期以來把所謂的西藏問題、臺灣問題和人權問題,作為三把刀子,高懸在中華民族的頭上,不時地搖來晃去。即使從1989年算起,這20年來,美帝國主義對世界、對中國也是壞事做絕。但是,結果又怎么樣呢?結果是他們打了如意算盤。
撇開巴爾干地區人民的苦難不說,劇變的東歐和解體了的原蘇聯(地區),國民經濟普遍不振,俄羅斯經濟“休克”以后,到現在還沒有恢復到蘇聯解體前的水平。許多國家更是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加劇、動亂四起。老百姓不僅沒有過上當初想象的好日子,而且,經濟收入、福利待遇和政治地位都一落千丈。俄羅斯的人均壽命減少了將近10歲。這些都是硬邦邦的數字啊!美國為首的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和平演變了一個由修正主義政黨把持的所謂社會主義(陣營),卻在全世界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面前,樹立了一個活生生的,不僅在實際上而且在名義上徹底復辟資本主義、讓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吃夠“二遍苦”的反面典型。沉痛的教訓進一步擦亮了世界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的眼睛。在中東地區,美國在伊拉克處死了一個薩達姆,卻捅了一個馬蜂窩;在阿富汗,美國原想在中國的近鄰和俄羅斯的旁邊,伸進一條腿,誰知卻一伸而不可自拔,變得越陷越深。在西方帝國主義內部,日本對美國的離心傾向日益嚴重,并已開始貫徹到日本現政府的政綱之中;歐盟也躍躍欲試地想成為超級大國第二,企圖進一步擺脫美國的控制。美國政府借“9.11”掀起的世界性的反恐,到處侵略擴張,結果卻適得其反,變得越反越恐,已經完全力不從心。美國用盡一切手段(包括武裝侵略),到處推行他們的“民主”模式,但是,他們在哪里推行,就遭到哪里人民的反抗,在世界上引發一系列的宗教、民族問題。在這四面楚歌,深陷噩夢之際,上帝卻偏偏和美帝國主義過不去。一場世界性的經濟危機,從這個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內部爆發,瘟疫般地席卷了全球。這場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充分證明:“信息化”改變不了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信息化”、“數字化”、“高科技”、“和平演變”都救不了資本主義的命。“一超獨霸”維護不了帝國主義這個資本主義最高階段的世界秩序,更改變不了行將滅亡的資本主義制度的歷史命運。美帝國主義這個世界帝國主義國家的總代表,恰似一口渾身銹跡斑斑,到處出現孔洞的破鍋,不對這口破鍋立刻進行修補,已經不能再用來給美國資本家集團煮飯。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政黨政治”經過斗爭、美國的選民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只得也去“解放思想”,“突破傳統觀念束縛”,對總統進行“換臉”,選了一位黑人總統。美國“補鍋匠”的角色,歷史地落在黑人奧巴馬身上。
補鍋是需要條件的。俗話說:“補鍋的離不開拉風箱的”。再高明的“補鍋匠”,如果沒有“拉風箱”的配合,就將一事無成。放眼當今世界,誰是美國“補鍋匠”最好的“拉風箱”的呢?西歐?日本?印度?原蘇聯地區(包括東歐)?一如以上所述,他們都不是,他們不僅不愿意,而且也沒有資格。歐洲人自己也說“歐洲顯然已經從副駕駛座位退到了后排座位上”。美國人從這二十年或者說三十年的世界發展變化的現實中,充分看清了這一點。美國人是聰明的,美國總統奧巴馬這個“補鍋匠”更是精明過人。他理所當然地把目光投向了中國,覺得“拉風箱”的角色確非中國莫屬。美國人、美國總統奧巴馬從中國看到什么了呢?一是中國已經放棄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本質是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經濟體系,亦即“資改精英”、“復辟勢力”掛在嘴上攻擊的所謂的蘇聯模式,)三十年來,在美國“深造”回來的無良學者販賣的新自由主義理論支配下,中國已經走上了所謂市場經濟(就是資本主義)道路,和世界資本主義經濟“接軌”、“融入”,完全可以說,美國已經成功地把毛澤東的社會主義中國納入了美國主導的世界資本主義經濟體系。二是在“不當頭”、“韜諱”、“硬道理”等高論的支配下,中國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事實上已經放棄(用“背叛”太不入耳)了無產階級國際主義,偌大的一個“先鋒”組織,早已失去了無產階級組織應有的鋒芒,不僅再也不是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的破壞者,而且成了維護世界資本主義制度的急先鋒; “資改精英”、“復辟勢力”,在價值取向上,早已和帝國主義的政客們心靈相通,同氣相求。三是實踐證明,中國已經成為維護世界資本主義制度體系的最大的功臣。有人認為,沒有中國購買的巨額國債支持,美國的伊拉克戰爭打不起,有人說,是中國的廉價商品、中國老百姓的節衣縮食,讓美國老百姓過上富裕生活,中國幫助美國資本家集團緩和了階級矛盾。這些說法都對。但是,更要看到,三十年來,在世界范圍內,丑化馬克思主義經典社會主義、美化資本主義最得力,把社會主義說得灰頭土臉,搞亂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思想的是誰?(蘇聯都算不上)是中國。中國“資改精英”、“復辟勢力”,借糾正毛澤東的錯誤之名,行丑化社會主義制度、美化資本主義之實,在“發展”的幌子下,把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邊緣化,在反“左”的幌子下,使馬克思主義者在野化,理論上全面修正馬克思主義;企圖在“多元化”的外衣下,最終搞資本主義思想意識的一元化,全面推行資本主義的價值觀。“美國之音”喊破了嗓子,抵不上中國“資改精英”、“復辟勢力”的一個“著子”,正是他們不斷地強迫人們“更新觀念”,西方資產階級腐朽的價值觀,才在中華大地陰風四起。與此同時,三十年來,中國對西方帝國主義,不僅在經濟上做出巨大奉獻,而且全面開放市場,自晚清以來,西方帝國主義夢寐以求的東西,一夜成為現實,樂得他們高興都來不及。四是中國社會已經在“特色”旗號的掩蓋下發生嚴重兩極分化,新生資產階級和腐敗官僚,侵占了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絕大多數的財富,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重新淪為弱勢群體,中國社會已經從工人階級說了算,變成事實上的新生資產階級說了算。這是美帝國主義和西方帝國主義最大的樂觀其成。
總之,三十年來中國完全按照美國的企圖演變,變得完全值得美國“戰略互信”;美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針對世界勞動人民和共產主義運動、圍繞挽救垂死的資本主義制度,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戰略配合。這是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集團,在上世紀末的最大的一次得手。而這一切是在不動聲色中完成的。美帝國主義的“補鍋匠”奧巴馬,對此當然心知肚明。他上任后,思前想后,反復權衡,確信中國才是美國“補鍋匠”最好的“拉風箱”的。美帝國主義和中國新資產階級利益集團,已是難兄難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補鍋”的和“拉風箱”的只有相互默契、協調配合,才能使美帝國主義這只破鍋,暫時不會徹底砸鍋,中國新資產階級也才能繼續在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頭上拉屎拉尿。有鑒于此,美國總統與時俱進地“準確定位中國的新角色”,不僅完全在情理之中,而且也正當其時。美國“補鍋匠”奧巴馬來到中國,對“拉風箱”的加以勉勵、明確身份、落實責任等,讓中國成為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的合法建設者和維護者”,雙方所發表的《中美聯合聲明》中,專章提到建立和深化雙邊戰略互信。雙方表示將采取切實行動穩步建立應對共同挑戰的伙伴關系(最大的帝國主義國家、自稱的社會主義大國,面臨“共同挑戰”?“共”從何來?)。這完全是美國戰略利益的需要,是維護垂死的資本主義制度的需要,而決不是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善良的中國人必須認識到,只要美帝國主義這只破鍋一天不徹底砸鍋,“拉風箱”的這個可憐角色就得一直由中國擔當下去,窮苦的中國勞動人民就得節衣縮食地繼續為美帝國主義輸血供氧。外電說,奧巴馬訪問中,沒有在人權問題上做文章,而中國廣大老百姓要告訴奧巴馬的是:中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要住房、要看病、要讀書、要就業,而這一切,正是當局一貫所說的所謂“生存權”、“發展權”。這種“人權”的話語權,早已從中國當局手上轉到中國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手中,輪不到奧巴馬。忍耐是有限度的。如果奧巴馬在東道主家大講“人權”,不僅有個東道主的面子問題,而且等于給東道主添亂。奧巴馬不提人權,證明了帝國主義政客的狡猾和與東道主的默契,這不值得善良的中國老百姓高興。
奧巴馬走了,人們對奧巴馬訪華的深層意義的思考,卻是萬萬不應停止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