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打黑除惡:受賄行賄案占九成 大要案比例較高
時間:2009-10-25 作者:戴娟 新聞來源:重慶日報
20多個專案組、5000余本起訴案卷、單案出庭預案最多達50萬字……今年6月全面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嚴陣以待、周密部署,組成強大的公訴團隊,正在陸續把全市查處的黑惡勢力犯罪團伙嫌疑人送上被告席。
200余名公訴人投入打黑攻堅戰
按照“堅決果敢、嚴謹周密、準確指控”的12字方針,重慶檢察機關將準確指控黑惡勢力犯罪列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為此,全市檢察機關公訴部門采取從下級院抽調、從上級院選派的方式,一共投入資深公訴檢察官200余人,約占全市公訴力量的40%。
共有9名全國或全市十佳(優秀)公訴人投入到這次“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其中有全國首屆“十佳”公訴人、一分院公訴一處處長戴萍,全國第四屆“十佳”公訴人、五分院公訴一處副處長幺寧,重慶市“十佳”公訴人唐國政、陳慶萍等人。
審查案卷5000余本
用事實說話,用證據說話。在辦理此次黑惡團伙案件過程中,公訴機關為了查清事實,準確指控,審查了堪稱巨量的證據材料。
據介紹,到目前為止,全市檢察機關一共審查起訴的案卷有5000余本,平均每個案件有100余本。即將于26日開庭審理的黎強等人涉黑案件,檢察機關共有240余本案卷,這也是近年來全市檢察機關起訴案件中案卷數量最多的一個案件。
提出1000多條補充偵查意見
提前介入,準確打擊。在此次“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檢察機關采取了提前介入的方式,與公安干警一道辦案。在偵查取證等關鍵環節,為公安干警開出精準“藥方”,積極引導公安機關收集、完善證據,牢牢鎖定了黑惡團伙的犯罪事實。
據統計,檢察機關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向公安機關提出了1000多條補充偵查意見。其中,謝才萍等人涉黑案提出300余條補充偵查意見,陳明亮等人涉黑案提出100余條補充偵查意見。
完成300余萬字出庭預案
今年檢察機關受理和起訴黑惡犯罪案件數量之大、牽扯范圍之廣是歷年來極為少有的。為此,檢察機關的起訴書制作創下歷史之最。據統計,一共完成各類法律文書30余萬字,僅黎強等人涉黑案起訴書就達3萬字。
此外,出庭預案也創下歷史之最。一共完成出庭預案300余萬字,平均每個案件20余萬字,幾乎可以出一本200多頁的書。
專案組“8+6”、“5+2”工作
全市檢察機關所有黑惡案件專案組自成立以來,全部主動放棄休息,以“8+6”(每日8小時工作時間加上6小時加班時間)、“5+2”(每周5天工作日加上2天公休日)的工作模式,全身心投入到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審查起訴和庭前準備工作中。在這期間,涌現出了一個個忠于職守、無私奉獻、敢打硬仗的感人事跡。
市檢察院第一分院專案組成員鄭華友的祖父病故,他僅用周末時間趕回江西老家,辦完事后立即返渝投入工作。身懷六甲的楊新慧本可以休假,卻因強烈的責任感,不顧身體不便,堅持每天按時到崗工作,協助辦理涉黑案件。
市檢察院第五分院專案組楊旭東同志,小孩病重也無法抽身照顧;書記員徐旭和楊杉因參加專案辦理,兩次推遲了回老家結婚的婚期;楊毅偉剛剛做了手術就投入到夜以繼日的加班中。
深挖案件背后的職務犯罪
據市檢察院昨日(23日)通報:截至目前,全市檢察機關職偵部門共立案偵查“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中涉及的各類職務犯罪案件45件50人。
據統計,貪污賄賂犯罪案件有42件47人,瀆職侵權犯罪案件3件3人。涉及縣處級以上要案18人,其中廳級干部8人;涉及政法干警28人,稅務、工商、交通等其他政府部門工作人員8人;涉及國企、律師行業系統的工作人員14人。檢察機關通過梳理發現,這些職務犯罪普遍呈現三大特點。
特點一:司法人員及行政執法人員犯罪突出
在辦理的案件中,共查辦司法人員涉嫌職務犯罪28人,占立案人數的56%。行政執法人員涉嫌犯罪4人,占立案數的8%。
案例:謝才萍團伙就有兩名警察在受賄18萬元后,多次為其通風報信,包庇隱瞞開設賭場的犯罪事實,使其逃避打擊。
特點二:受賄行賄案件占九成
涉及受賄罪32件,占所查辦案件的71.1%;行賄罪9件,占20%;貪污、玩忽職守、徇私枉法、故意泄露國家秘密各1件,分別占2.2%。
特點三:大要案比例較高
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牽涉出來的職務犯罪案件大要案比例較高。所辦案件中,涉及處級以上干部18人,其中廳級干部8人,要案比例占立案總人數的36%;大案33件,占立案總數的73.3%。
案例:重慶市公安局刑警總隊一支隊支隊長李寒彬(副處)因涉嫌在2004年至2009年間,收受陳明亮等多名“黑老大”巨額賄賂和貴重物品,已被檢察機關立案偵查。此外,原市司法局局長文強(正廳級)、原市公安局副局長彭長健(副廳級)、原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長陳洪剛(副廳級)也因涉嫌巨額受賄被檢察機關立案偵查。
打黑催生檢察機關新機制
“1+3”經驗得到全國打黑辦和最高檢肯定
創新舉措、創立機制,為確保“打黑除惡”專項斗爭的勝利,檢察機關出臺一系列新舉措、新機制,其中“1+3”工作措施得到全國打黑辦和最高檢肯定。
今年7月10日我市召開全市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并在當天下發了《重慶市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意見》。為配合該工作意見的實施,市檢察院又出臺了《重慶市人民檢察院關于打擊黑惡勢力“保護傘”的規定(試行)》、《關于確保黑惡勢力犯罪案件質量的規定》、《關于加強黑惡勢力犯罪案件保密工作的規定》等規范性文件,即“1+3”工作措施(一個工作意見,三個規定),以此推動“打黑除惡”工作開展。
打黑除惡+查辦“保護傘”+案件質量把關+保密措施=嚴謹周密的辦案效果。全國打黑辦和重慶市打黑辦對重慶市檢察院“1+3”工作措施表示了高度認可和肯定,并分別在內部進行了經驗介紹和交流轉發。
最高人民檢察院打黑辦則將“1+3”中的《關于打擊黑惡勢力“保護傘”的規定(試行)》向全國檢察系統進行了轉發,并要求各地學習借鑒重慶市檢察機關查處“保護傘”職務犯罪案件的組織領導和指揮協調等工作經驗。
嚴把質量關——不漏放一個不錯訴一人
檢察機關辦理涉黑涉惡案件要求做到依法辦案、定性準確,絕不壓低也絕不拔高,打擊面絕不縮小也絕不擴大,確保指控的每一起案件做到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法律適用準確,經得起法律和歷史的檢驗。市檢察院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出臺了保證案件質量的規定,嚴把法律政策界限,對罪與非罪、一般案件和涉黑案件、一般職務犯罪與黑惡勢力“保護傘”加以嚴格區分,對有牽連的公司企業嚴格區別對待。
據統計,檢察機關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共不批準逮捕72人。對劉鐘永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中公安機關移送的張某某涉嫌綁架案的事實,由于沒有足夠證據證明,未予認定。張波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中,對公安機關以涉嫌開設賭場罪移送審查起訴的熊某某、易某某認為情節顯著輕微,不構成犯罪,建議公安機關撤銷案件。對公安機關擬以涉黑罪名移送,但檢察機關認為根據在案證據不宜認定為涉黑犯罪的嫌疑人,建議公安機關以行為人涉嫌的具體罪名移送審查起訴,如謝才萍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中的趙某,對其以涉嫌開設賭場罪、非法持有毒品罪移送審查起訴,而不認定為黑社會性質組織成員。
長治久安——謀劃打黑除惡長效機制
各專案組結合辦案,對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呈現的新特點、新動向、新情況和法律適用問題進行梳理;對如何摧毀黑惡勢力經濟基礎、如何認定包庇縱容黑惡犯罪等問題,市檢察院組織專門力量進行研究、分析。同時,市檢察院還組織力量對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形成原因、發展壯大、預防對策、立法完善等相關理論和實務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積極謀劃建立“打黑除惡”長效機制。
鏈接
追訴漏犯漏罪
各級檢察機關牢牢把握案件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兩個環節,從看似“散案”、“個案”的犯罪案件中把握和發現黑惡勢力犯罪,并及時進行追捕追訴。
市檢察院二分院公訴部門受理由梁平縣公安局偵查終結經梁平縣檢察院報送分院審查起訴的袁武林、陳中華、高揚等13人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一案后,經過認真審查,發現該案袁武林、陳中華、高揚等8名被告人還有涉黑犯罪事實存在,市檢察院二分院公訴部門立足“打早打小”的“打黑除惡”工作要求,組織精兵強將,加大審查辦案力度。為達到既要防止拔高定性,也要防止監督不力放縱涉黑犯罪的要求,在公訴部門領導的精心指導下,承辦人制定了詳細的追訴涉黑漏罪的補查提綱,督促公安機關進行了兩次補充偵查。為了確保監督準確、到位、有力,公訴部門領導及業務骨干多次深入偵查辦案第一線,面對面地引導偵查取證,及時補充和完善了該案涉黑犯罪的證據體系,從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這起普通刑事案件中,一舉成功追訴了袁武林等8名被告人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漏罪。最終,重慶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完全采納了檢察機關的指控意見。
近日,該院依法分別以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傷害罪、非法持有槍支罪等數罪并罰,依法判處被告人袁武林死刑緩期兩年執行,陳中華無期徒刑,其余涉黑犯罪成員分別被判處1年至20年不等有期徒刑。
當前涉黑案件的特點
據市檢察院分析,當前受理的涉黑案件已呈現出人數眾多、體系龐大、背景復雜、以商養黑、以黑護商等新特點、新動向,全市檢察機關在引導偵查取證中,與公安機關共同研究方案,注意收集、固定黑惡勢力犯罪分子及其團伙聚斂的財物和收益的證據,查清支撐黑惡勢力的經濟來源,加強對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所得的追繳力度。
全市檢察機關打黑除惡基本情況
制圖/黃小川
●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受理提請批準逮捕黑惡犯罪嫌疑人804人,批準逮捕700人,不批準逮捕72人,其中以涉黑罪名批準逮捕355人;
●共受理移送審查起訴涉黑涉惡案件56件525人,其中涉黑案件13件344人,涉惡案件43件181人;
●起訴涉黑涉惡案件17件198人,其中起訴涉黑案件8件169人(以涉黑罪名起訴136人),起訴涉惡案件9件29人。
●對與黑惡犯罪有關的職務犯罪已立案偵查45件50人,起訴黑惡勢力“保護傘”職務犯罪被告人5人。(截至10月18日)
市政協委員呼吁建立打黑除惡長效機制
在23日舉行的市政協主席接待日上,市政協委員呼吁,應當盡快建立長效機制,將打黑除惡進行到底。
國慶前,市政協委員張遇鳴在市公安局匯報會上了解到我市打黑除惡進展情況。“黑惡勢力的行徑令人發指、觸目驚心。最令人痛心的是那些‘保護傘’,他們原本是人民的‘保護傘’,但卻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張遇鳴認為,之所以有的黨員干部走上犯罪道路,淪為黑社會“保護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選人、用人機制上還存在問題。“從體制、機制上講,就是權力缺乏監督、制約。”
他建議,在深入開展打黑除惡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權力的監督體制,同時,建立打黑除惡長效機制,真正建立一個平安重慶。
市政協副主席彭永輝也表示,打黑除惡鏟除了大批危害嚴重的黑惡勢力,社會治安得到了有效整治。通過打黑,緩解了大量的社會矛盾,同時也純潔了、鍛煉了干部隊伍,特別是公檢法這支隊伍。通過打黑,為重慶的經濟社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社會環境。辦案中,要把案子辦成鐵案,要經得起法律、實踐的檢驗。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