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時政文摘(147)2009-10-02
閱兵固然好看 用兵方能逞威
教師向錢看 師德可量化
北京十一后必出三張牌?
國際媒體評論中國60年經濟發展
毛澤東紅旗不倒
十一/大閱兵安內勝攘外?法新社稱「奢華大秀」
東方日報:閱兵固然好看 用兵方能逞威
北京「十‧一」大閱兵,徒步方陣步調一致,裝甲方陣鐵流滾滾,導彈方陣劍拔弩張,空中方陣鷹擊長空,視野上固然賞心悅目,但能否達到相應的政治目標,恐怕就要打個問號。
今次大閱兵,當局想達到展國威、振民心、嚇敵人三重目的,但很明顯,長安街上漂亮的正步,并不能嚇退覬覦中國領土的周邊列強,也難以大張國威,對民心的提振也相當有限。
回顧中外閱兵史,最壯觀最威武的,莫過于前蘇聯當年的閱兵。每當十月革命紀念日來臨,當局都會舉辦盛大閱兵儀式,蘇聯紅軍浩浩蕩蕩,不可一世,精銳武器,傾巢出動。但即便是這樣的精兵強將,也沒有保住蘇共的江山,前蘇聯最終分崩離析,國破民窮。
相比之下,前蘇聯的老對手美國很少進行閱兵,少數幾次也是嘻嘻哈哈,儼然開一場派對。但美國卻頻頻用兵,美國大兵出擊全世界,該出手時就出手,堅決果斷地維護美國利益。美國人都是玩真的,從來不搞紙上談兵。
閱兵搞得最好的前蘇聯垮臺了,而很少閱兵的美國卻仍然霸氣十足,這多少值得中國深思。看來,閱不閱兵,與張不張國威并無多少必然的聯繫,關鍵是敢不敢用兵。美國以用兵代替閱兵,兵鋒所至,望風披靡。
人若犯我 我必犯人
以中國目前的實力看,導彈射程愈來愈遠,飛機戰斗力愈來愈強,坦克火力愈來愈勐,士兵服裝愈來愈高級,但戰斗意志與決心,卻愈來愈弱。閱兵時威風凜凜,用兵時縮手縮腳。藏獨、疆獨不會看到解放軍軍容整齊,便俯首投降,印度更不會看到解放軍正步踢得好,就會將藏南拱手相讓。灰塵不掃,是不會自己跑掉的。
國威是打出來,不是靠閱出來的。閱兵而不用兵,軍隊便成了空擺設。近二十年來,中國受夠窩囊氣,猶如龍困淺灘,虎落平陽,海洋主權被人處處盤剝,生命通道處處受制于人。釣魚島維權,靠海監;南海維權,靠漁政。中國寧肯派幾艘軍艦到亞丁灣去打幾個毛賊,但對家門口的強盜卻無計可施。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軍隊卻無所作為,老百姓自然心緒難平,滿腹牢騷。
其實,當局若要真正大張國威,嚇阻敵對勢力,就應該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時,毫不猶豫,毫不手軟,果斷出手,自然威風八面。毛澤東當年閱兵,炮不如今天大,彈不如今日強,兵不如今次精,但閱起來卻很長國人志氣,根本原因就是毛澤東敢對一切來犯之敵堅決打擊,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今次「十‧ 一」游行,當局重新舉起毛澤東思想的大旗,但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又掌握了多少呢?
太陽報:教師向錢看 師德可量化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按唐代文學家韓愈的說法,傳道乃教師第一職責?!傅馈沟弥诩?,謂之「德」。身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為人師表者,必須具備較高的道德品質與人格。當下內地教育愈來愈產業化,惟錢至上,世風日下,教師隊伍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令重建師德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湖南省教科院人力資源所日前推出了一套「學校智能績效考核管理軟件」,對教師進行績效考核。師德將成為首要考核指標,佔考核總得分的四分之一。師德考核被細化為十項標準,每違反一項,將視情節扣不同分數,后果嚴重者取消當月獎金。
據稱,該系統「十一」后將在全省推廣。有關部門稱,師德將不再只是個抽象的概念,而是可以量化,能與教師個人利益掛鈎的價值標準,若依照具體的規定對其進行考核,便能促進師德的提升。
德發自內心,屬精神的層面。師德是教師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的象徵,是名利、報酬以外的抽象概念,屬于道德范疇,是無法量化的。然而,教育當局現在卻將師德量化,將之與教師報酬掛鈎,這完全是對師德的貶損,也是對師德的誤讀和歪解。
無獨有偶,江蘇省教育廳日前也公布了《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的考核辦法》,一改以往做法,明確了績效考核將和師德掛鈎,不再與升學率掛鈎。有關部門也準備出臺相應的師德量化標準。
道德培養 從何說起
師德只可以規范,不可能量化。當下,師德量化標準在一些地方鬧得沸沸揚揚,完全是出于配合教師績效考核的需要。由于政府規定績效工資不能與升學率掛鈎,有關部門便急于找出一套能量化,而且能進行考核的標準。于是乎,種種打著素質教育名義的師德量化標準便紛紛出臺。
如果仔細看看那些所謂量化的標準,如「體罰、變相體罰造成嚴重影響」、「以權謀私造成重大影響」、「黃賭毒情節較為嚴重」等,既含煳,又存在較大的伸縮空間,既不具備科學性,更缺乏可操作性,其本身就無法量化。這樣的標準在具體執行時,不但會造成更多矛盾,更可能成為某些人私相授受、以權謀私的工具。
單就為人師表而言,對師德進行量化,是對教師這個稱號的極不尊重。師德無價,當局卻偏偏要為其標個價錢,規定教師要拿多少分才可以領獎金。這在同學和家長眼里,似乎教師只是出于個人利益考量,才愿意提升師德,這點恐怕連提倡量化師德的教育官員也始料不及。
更可怕的是,師德一旦被量化并具備實用性,教育將蛻化為一種功利產業。當教師們為博取較高績效評價,紛紛施奇謀、耍手段、口是心非、唯利是圖,對涉世未深孩子的言傳身教,對國家未來主人翁的道德培養,又從何說起?
北京十一后必出三張牌?
「十一」前,北京官方網絡引述專家指,因為今年「十一」和去年奧運,中國在內政外交上多採取「懷柔」政策,欠帳不少,如不及時下大決心清理,勢對未來發展產生難以估量的消極影響。在可見未來,只有明年上海世博會,但政治分量不太大,高層少了顧慮,施政勢必轉為強勢。因此,建政六十周年將成為中國內政外交的分水嶺,之后將會打出三張牌:一是黨的建設,尤其是反腐倡廉建設,將呈現新格局;二是中國應對金融海嘯的調子將出現新變化;三是中國在應對周邊摩擦,尤其是領土糾紛,姿態上將有新調整。
反腐成敗 未許樂觀
筆者認為,「十一」后,第四代實際上只剩下三年時間。在他們上臺一任五年,再連任近兩年內,儘管有這次風風光光的大閱兵大游行大晚會,還有去年京奧,但要真正數得出他們功勞的大事并非太多,似乎應付災難更讓人民留下深刻記憶。因此,第四代要真正和毛澤東、鄧小平相提并論,還需要有實質功績。
另一方面,人民固然表現出歡欣鼓舞,但心情平復后,則又會對日益增加的貧富懸殊和無法遏制的腐敗而罵娘;憤青們則在為大閱兵表現的強大軍備而興奮后,就問為甚麼國家在領土紛爭中如此軟弱,有些憤青甚至已是邊看閱兵邊開罵了。第四代再高高在上,也不能不被這些民間輿論左右,因此,官方專家提出的三張牌并非不合邏輯,但筆者認為,這三張牌或許更多寄託的是智囊的期望,而非第四代已經定下的決心和行動。
反腐敗方面,專家認為,出身政治世家的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在重慶率先打黑是有背景的,絕非無風起浪,這起碼透出兩個訊息:一是他絕不可能孤軍奮戰,如果沒有中央授意或支持,他即便有萬般能耐,也很難掀出這麼大的浪頭;二是薄書記名義上是打黑,其實打黑與除惡、反腐、肅貪是環環相扣的組合拳。專家更斷言,中央是把重慶作為類似于當年深圳的「試驗區」。
但「十一」期間,薄熙來一副眉頭深鎖的樣子,指他打黑「擴大化」更是不翼而飛。最重要的是,「十一」之前結束的四中全會,連全世界百多個國家實行的「陽光法桉」都沒拿下來,人民大眾普遍失望,「十一」后真的能祭出反腐利器?
能否立功 全看南海
至于在國際經貿層面,由于透明度高,中國和別國的貿易摩擦也只能按國際規范處理,這是一個最沒有懸念的領域。
第三張牌,有網民稱為「亮劍」過后小試牛刀。威武之師、精良裝備決不應是擺設,不能老看國家領土受蠶食。從老鄧教訓越南看,適當用兵是最能增加權威的捷徑。但是,中央領導人在聯合國強調「和諧世界」,似乎堵了用兵之門。
事實上,未來三年,第四代還能建功立業的應是南海,但是想作為和有作為是兩回事。(太陽報 古呂)
國際媒體評論中國60年經濟發展
法國廣播電臺/國際社會今天紛紛發表評論,關注中國國慶。
日本
日本各大報紙都分別發表社論,關注中國經濟和軍事比肩發展引發日本不安。讀賣新聞社論指出,中國成為經濟和軍事大國,但國內問題堆積如山有待解決,外交作風也引起指責,中國必須以身作則,擔負起大國的責任。
日本經濟新聞報的社論指出,中國在經濟和軍事兩方面已對全球造成很大的影響而面對身為大國的責任問題,中國建造航空母艦等最近的軍事動向將重燃中國威脅論,有必要提高軍事的透明度。
產經新聞社論指出,中國建國60年來,前半是毛澤東時代的政治第一,后半是鄧小平的經濟第一。隨著經濟成長,軍力也顯著地加強。
文中指出,中國雖經濟成長但國內問題和矛盾堆積如山,貧富懸殊和官員腐敗造成民眾不滿,西藏和新疆的暴動接二連三,胡錦濤政權在9月中旬的中共第17屆四中全會對民眾不信任黨雖表示危機感,但未能提出有效的對策。
社論還指出,中國強調堅持一黨獨裁,并加強控制,這種作法將無法恢復民眾對共產黨的信賴,也不會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的警戒感,中國有必要進行民主化和政治改革,成為開放的大國。
中國隆重舉辦國慶60周年閱兵慶典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不過這一消息1號多被亞洲太平洋地區發生強烈地震和海嘯的災難報道取代了版位。
跟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樣,緬甸、老撾、越南、柬埔寨、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地的華裔團體早在10月1號到來前就紛紛組織相關的文化活動,配合中國舉辦建國60周年慶典,加上農歷中秋節即將到來,各地華裔大多在節日氣氛中注意收看北京國慶閱兵大典。
之前,亞洲各大媒體也對中國國慶活動給予連續報道,輿論焦點多圍繞中國的軍備、總體實力和在國際間充當的角色上,民間議論最多的則是中國官方在閱兵式上禁雨、禁鳥、禁風箏等為籌備工作所付出的努力。
不過,由于亞太地區昨天接連發生兩次大地震,南太平洋薩摩亞群島海域的小島國受重創,印尼蘇門達臘島至少有120人喪生。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因受地震感應而人心惶惶。有關北京國慶閱兵典禮的消息1號在亞太地區多個國家被災難報道取而代之。
香港
法新社今天在香港采訪專家,評述中國這個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持續經濟飛速成長之際,仍面臨連串挑戰。
香港城市大學的中國專家鄭宇碩認為,中國農村失業率居高不下、新疆和西藏檯面下的種族緊張情勢、高齡化社會,以及幾十年來忽略環保的后遺癥,只是北京當局面臨問題中的一小部份。
香港的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專家白夏接受采訪也說,中國共產黨目前認為,少數民族的情勢相當棘手。
柏林特約記者丹蘭報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六十周年之際,德國媒體投向中國的目光沒有多少歡慶,而是充滿憂慮和批評。
明鏡周刊報道說:中國共產黨利用國慶來向國民展示,只有共產黨能使中國成為世界強國,能讓人民獲得一份小小的富裕。不管是國慶專題展覽還是電影,它們都是從掌權者的角度來演繹歷史,都缺乏自我反省。
法蘭克福匯報評論說:回顧中國60年的歷史,中國社會充滿了禁錮、鎮壓、束縛、酷刑和審查。但就在政治充滿血腥味的同時,中國的經濟卻在大步伐向前邁進。 30年前,中國人企盼的是手表、自行車、縫紉機三大件,現在,人們追求的是汽車、住房和大學。誰也不曾想到,中國共產黨會有創造經濟奇跡的能力,可它確確實實做到了這一點。在國際舞臺上,中國也變得越來越沉穩、可靠。但中國面臨的風險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內部。中國必須整頓經濟、打擊腐敗、加強法治并建立一套環保和社會政策,才能避免社會動亂。
勃蘭登堡奧得河報則問道:中國在經濟上已緊逼世界強權美國。中國的不斷強大使人不僅要問:如果中國和俄國模式更成功的話,民主在世界上還能扮演什么角色呢?
加拿大
加拿大發行量最大的多倫多明星報則以社論呼吁中國應當加速民主化建設進程。社論認為,中國領導人目前面臨的嚴峻挑戰有:貧富差距加大,制度性的貪腐,鄉村人口失業嚴重及貧窮,新疆及西藏種族沖突,人口老化及環境惡化。
毛澤東紅旗不倒
北京「十一」慶典除了看閱兵、看飛機大炮之外,最引人注目的大概就是毛澤東思想方陣,在人人「為人民幣服務」的今天,當局重新高舉毛澤東思想大旗,看似無厘頭,實際上里面大有文章。
毛澤東去世三十多年了,神州大地的毛澤東熱不但沒有稍退,反而與日俱增,這當然不是沒有原因。中國人懷念毛澤東,不是懷念階級斗爭,不是懷念人人貧窮,而是懷念為人民服務,懷念官場廉潔,而這些東西恰恰是如今最缺乏的。沒錯,中國崛起了,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但與此同時,貪污腐敗、貧富懸殊、社會不公也日甚一日,平民百姓對此深惡痛絕,卻無可奈何,于是只好將希望寄託于毛澤東的英靈。由此可見,當局此時此刻重新祭起毛澤東思想大旗,乃順應潮流,投平民百姓所好,既有政治含意,也有現實意義。
毛澤東曾經說過:「為了打鬼,借助鍾馗,我就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當了共產黨的鍾馗了?!估厦蟾艣]有想到,他不只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當鍾馗,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他還要繼續當鍾馗,不同的是,他以前當鍾馗,打的是牛鬼蛇神,如今當鍾馗,打的是貪官污吏。
對于許多中國人來說,毛澤東生前是神,死后還是神,只要神州大地的貪腐之風不除,只要社會依然不公,毛澤東思想這面大旗就永遠也不會倒下去。(東方日報 陳競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