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東之死留下股市驚天秘案
李德林
魏東走了,留下了團團迷霧。
莊家呂梁神秘失蹤之后。唐萬新,曾經中國股市最大的莊家,在2004年那個寒冷的冬天也南下進入鐵窗。市場上明天系的莊家肖建華多年神龍見首不見尾,留下最后一個大佬甬金系魏東。現在大佬永遠地離開了。
國金證券的上市讓魏東大賺了一筆,應該是彈冠相慶的時候,魏東的失眠與抑郁癥卻越來越嚴重,為什么?不妨看看國金證券的上市過程,跟海通證券等借殼券商完全不一樣,分批將股權裝入上市公司,為什么要分批呢?國金證券跟證監會都沒有說出一個讓人信服的理由。股改是證券市場的一件大事,但是留下了很多問題。我在小說《陰謀2》中借助不少典型的原型,揭露了一些問題,根據目前我掌握的信息看,國家是不會允許一個龐大的利益集團借助國家的改革,利用權利跟資本勾結,成為一個可怕的資本權貴階層。
魏東的死亡,到目前為止,流傳出一份遺書,擇錄一段所謂的手稿內容:由于長期的工作壓力,近年來我的強迫癥愈發的嚴重,本想今年能放下工作,安心的休養,醫治這種精神上的病癥,但近期外部環境又給了我巨大的壓力,強迫性的動作,強迫性的思維,如影隨行,幾乎時時刻刻的困擾著我,伴隨著嚴重的失眠和抑郁,使我無法面對生活,對于未來能否擺脫它毫無信心。
很顯然,魏東的死亡除了工作壓力,近期的外部壓力是直接導火索。到底是什么外部原因呢?國金證券的上市有問題還是別的甬金系公司出現重大問題呢?有消息表明,國家派出的調查人員分兵多路正在調查股改以及股改之后形成的利益集團,其中券商借殼上市成為重點,尤其是太平洋證券的非法上市讓新一屆的財經官員們大為震驚。相信我們的政府不會因為資本權貴的庇護而放任。當然股市的暴跌,讓資本權貴們有了一個非常冠冕堂皇的借口,說什么股市的暴跌,股民情緒波動比較大,一旦嚴辦了證監會官員以及已經調離證監會的官員,可能給市場帶來更大的打擊,股民的情緒將是一個非常不穩定的因素。
這是一個荒唐的借口與邏輯,證監會如果說是一個最大的莊家集散地跟利益集團骯臟交易場所,王小石大案之后,如果按照鄭筱萸案的標準,太平洋證券一案中,證監會以及涉案的其他政府要員,就應該殺頭。不知道是證監會的官員在法律之外,還是有玷污我們圣潔的政府的官員的庇護。在股改中的利益集團,就董正青交代的官員都應該依法調查,這些人的屁股上誰是干凈的?想起紅樓夢里面的一句話,除了門前的石獅子,還有什么是干凈的呢?證監會有幾個人的屁股是干凈的呢?
魏東的遺書彌足珍貴。
魏東到底遇到什么外部壓力,魏東的死亡可能讓很多資本權貴終于長舒一口氣,古人說死無對證,這些人現在沒有向魏東默哀,而是舉杯相慶,如果說魏東的壓力是如何周旋這些資本權貴以及來至他們的壓力,甚至為這些人保密,那壓力實在太大,現在魏東走了,留下深深的遺憾走了,還有誰回去調查魏東的身后事呢?權貴們怎么不高興呢?
也許這是一個揭開蓋子的契機,誰才是真正殺死魏東的兇手。申明一下,我說的殺手并非手刃魏東而是從心理上進行擊殺。攻心為上,這是我們千百年前,那些政治大家們給如今的不良官員留下的寶貴政治策略。魏東的自殺如果是外部的壓力,那到底是什么壓力?如果是中紀委或者其他什么部門的介入,司法機關應該更進一步深入下去,那樣魏東的死亡才死得其所,如果有人希望魏東消失,司法機關應該抓出魏東背后真正的那一把帶著鮮血大刀的殺手,無論他們現在有多么高級的官員庇護,按照我們的憲法,都應該人人平等。
“涌金系”復制“德隆系”?
2008年05月06日 10:10:58 中財網
涌金集團董事長魏東在上周二突然離世,"涌金系"下屬的國金證券和九芝堂(000989)昨日公告披露了這一意外事項。而兩個上市公司昨日的表現也引起了市場強烈的關注,成交量的突然放大和盤面上的離奇走勢,充分說明了市場對其看法的嚴重分化,復制"德隆系"走勢的擔憂在市場上彌漫。
對于此次魏東辭世的原因,市場說法不一,有知情人士透露,魏東近幾個月確實被抑郁癥嚴重困擾。但有消息稱,死因并不是如此簡單,"有可能是因為牽扯進某政府高官的被調查事件"。兩家上市公司則否認涉嫌國有資產流失、魏東因而獲罪等傳言,稱魏東及涌金旗下的公司都沒有受到任何部門、任何機構的調查。
"德隆"走勢難再復制
昨日是魏東離世后的第一個交易日,國金證券和九芝堂的走勢引起了市場強烈的關注。早前有預測認為,不排除兩家公司遭遇跌停命運。擔憂情緒在市場上彌漫,甚至有觀點認為"涌金系"會出現像幾年前"德隆系"一樣的走勢。
國金證券昨日復牌低開后突然拉升,但沒有維持多久就陷入低迷,市場拋售壓力較大,后隨大市尾盤有所回升,全天收于50.17元,漲0.10%。九芝堂也是低開后一直表現低迷,但在尾盤卻突然拉升,全天上漲3.66%,收于13.86元。兩只股票成交量突然放大,國金證券8.40億元的成交額為歷史新高,九芝堂2.05億元的成交額也是自今年年初以來的新高。
銀河證券分析師董思毅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如此走勢和如此的成交量說明市場分化嚴重,投資者在魏東自殺原因真正大白之前仍擔憂會否出現控股公司的問題而導致兩股股價大幅調整問題,幾年前的"德隆系"上市公司正是出現這一問題讓投資者損失慘重。董思毅認為,由于目前市場情況與"德隆系"所處的歷史泡沫時期不可同日而語,加上公司治理結構也出現了較大程度的改善,判斷不會再復制"德隆系"之路,后市兩家上市公司企穩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記者 劉新宇)
廣州日報
涌金系魏東自殺謎局
2008年05月06日 證券日報
□ 本報記者 閆妮
4月29日下午4時許,涌金系董事長魏東在北京家中自殺。
辭世前,魏東將寫給親人的最后留言留在書桌抽屜里。在這份最后留言中,魏東說自己受到失眠和抑郁的長期困擾,不愿再拖累家人,并希望親人和朋友能夠好好生活。
4月30日,涌金集團控制的兩家上市公司國金證券(愛股,行情,資訊)和九芝堂(愛股,行情,資訊)停牌。下午,網上開始紛傳魏東辭世的消息,而關于其辭世原因,一說魏東是因身體原因,另有傳言稱其與目前正在進行的兩項牽涉利益方眾多的資本運作有關。
魏東自殺的真實原因是什么?才步入41歲的魏東真的愿意自殺嗎?《證券日報》記者就此進行了跟蹤調查。
為什么突然間走了?
5月1日,魏東夫人陳金霞在魏東朋友的陪同下來到某網站公布了其遺書。
5月5日,中海紫金宛9樓魏東的家中,不時有前來拜祭者。
走出電梯,便是魏東的家。里面,花圈簇繞,哀樂陣陣,魏東的遺像掛在客廳墻上。一位家屬走上前來,給戴上黑紗和白花。此時,不斷有魏東生前好友進來,向其遺像鞠躬告別。
間隙,不少中央財大的同學紅著眼睛,小聲議論道,沒想到魏東就這樣突然間走了。樓梯口,魏東一位同學扶著一位老人,不斷安慰著他。
在聽說有《證券日報》的記者關注此事后,一位魏東生前摯友A先生專門聯系了本報記者,透露了一些不為外界所知的內幕。
這位A先生講道,魏東于1967年12月出生在北京,祖籍福建,中學及大學時代住在海淀區中央財政金融學院,其父魏振雄老師曾經留蘇,是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第一任院長,母親退休前在中央財大保險系工作,他還有一個哥哥叫魏鋒。
“從不接受媒體采訪”的魏東和魏鋒分工明確,“兄弟齊心,其利斷金”。而且魏東夫人陳金霞也是著名經濟學家吳曉求的門生。對于陳金霞的身份,這位同學沒給予透露。
據A先生講,魏東1985年考入廈門大學經濟數學專業,因肝炎二年級休學一年,后于1987年轉入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經濟管理系86級學習。1990年畢業分配到財政部國債司。
涌金系是如何誕生的?
在滄州財政局鍛煉一年后,派往財政部中國經濟開發信托投資公司上海證券業務部工作,成為總經理戴學民的助手,同時也成為中國第一代紅馬甲。在協助建成中經開翔陰路營業部后,于93年派往深圳協助敬宏籌建深圳營業部,一直到94年初。
如果說這期間魏東成為深圳或上海的業務部經理的話,涌金系或許就推遲幾年了。正是由于這種原因,加上九十年代初的下海潮,促使他決心下海搏擊,因此成就了一番輝煌的事業。這三年的證券營業部的工作使他積累了太多的經驗。
1994年上半年,醞釀已久的下海計劃實施了,中外合資北京涌金財經顧問有限公司成立了。涌金的名字還有一段小插曲,當時區工商局核名時用的是金涌,取金融諧音,但有重名,魏東靈機一動說那就倒過來吧,這就是涌金。在后來的企業創建過程中,涌金著名的企業口號“攜手之情,涌金相報”也產生了。其發展的過程,的確體現了“茍富貴,勿相忘”的道理,眾多的志同道合者皆得益于此。
據相關媒體報道,曾經叱咤湖南資本市場的“成功系”實際控制人劉虹一度擔任涌金集團副總裁之職。在劉虹自組成功集團后,魏氏兄弟在人脈和資金方面提供過幫助,在劉虹危難時,魏東都沒有袖手旁觀。
據A先生介紹,1994年下半年國債期貨在上海海證券交易所掛牌,此時的魏東已經離開中經開半年多了,這期間又成立了上海金錢豹實業有限公司、上海涌金理財顧問有限公司。上海便成為涌金發展的前沿,而涌金集團的前身就是曾經是北京商品期貨交易所會員之一的上海金錢豹有限公司。也許是金錢豹的名字太過俗氣,在資金實力壯大以后,應是在96年前后正式更名為涌金集團有限公司。
市場的所謂“涌金系”就閃亮登場了。
3·27國債事件和魏東有關嗎?
據一投資人士說,魏東的第一桶金很可能來自他在中經開的時候。而他最出名的戰役是在1995年國債3·27事件中,代表中經開出戰上海萬國證券公司總裁管金生和遼國發的高原和高嶺。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大戰。
1995年,國內國債期貨交易如火如荼,當時以上海證券交易所交易量最大最活躍,其中多空兩大陣營匯聚當時中國證券市場的風云人物:空方為當時號稱“上海灘證券教父”的上海萬國證券公司總裁管金生和“遼國發”高原和高嶺;多方則是以當時財政部直屬的“中經開”為首的上海和江浙一帶的私人大戶。
據稱,管金生等空方為“中國證券市場早期最有思想的一批市場派人士”,他們更相信自己的分析;多方則是一批“消息派人士”。
但最后,多方將空方殺敗。于是,這次“3·27國債事件”讓中經開一戰成名,其在江浙一帶證券營業部的私人客戶都大賺特賺,將萬國證券和遼國發的幾十億資金全部瓜分,造就了江浙一帶一大批富豪,中經開不少參與者也從中獲利!
第一桶金來自認購證?
那么魏東是否是這獲利者之一了?
對這種猜測,A先生不予認同。他透露道,魏東的第一桶金來自認購證,從認購證上他找到了商機。當時,認購證使很多人重復著財富的故事,起起落落,而魏東卻是不斷的強大。二級市場的操作他不是成功的,他的財富來源集中在最初的一級和一級半市場。現在回過頭看那確實是遍地黃金,但又有幾個人能不懈地抓住那個市場,而遠離二級市場呢,他應該是其中最清醒的一個。
據一券商分析,這個90年的認購證和現在的認購權證差不多,就是上市公司給老股東發的配股權證,老股東不要的話可以賣掉。二級市場不好的時候,正股就會下跌,然后拿認購證的人手里的認購證就不值錢了,跟現在的認購權證也是一樣的。前一段大盤暴跌的時候,認購權證也要跟著下跌。既然這么說,那估計是魏東收集了很多別人不要的這些認購證,然后再它漲的時候賣掉了,或者轉換成股票賣掉了。據說,這個東西大多數人玩到最后是虧的。
A先生認為,國債期貨事件中,不明真相的人總是認為魏東和他的父親有所謂的內幕消息,其實全是瞎猜,魏東在國債期貨這個新品種上表現出來的金融意識卻是一流的,就像前面所說,他的結論是國債期貨只有做多才能贏,雖然市場在空頭氣氛很濃的情況下他也依然堅持,最終在國債期貨中完成一部分積累,但他的涌金卻不是大贏家,因為他從不豪賭,相反把風險控制得很嚴。
對于死因會有更多披露嗎?
國債期貨以后,涌金期貨經紀有限公司成立了,圍繞著商品期貨,魏東的目標就是經紀業務,公司很少進行自營,其間橡膠事件,膠合板事件、綠豆事件、玉米事件,對期貨公司均有沖擊,但因風險控制得當,安然度過。而商品期貨市場卻未帶來多少利潤,涌金變成了一個參與其中卻未有多少收獲的團隊。
而此時的證券市場正經歷著漫漫的熊市,如何走下去很值得思考,最終他還是重點放在了一級和一級半市場,這段時期也是涌金發展的關鍵時期,事實證明他總是對的,世紀末的幾年他充分發揮了其長袖善舞的能力,在市場中收獲頗多,也開始了他并購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其后蒸蒸日上,成就了今日的“涌金系”。
據魏東一位同學透露,魏東的追悼會將于今天在八寶山舉行,中財同學的告別時間是中午時段。
(本報記者羅三秀對此文亦有貢獻)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