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第三次戰略經濟對話 中國承諾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
中國承諾進一步開放資本市場
華爾街日報 2007年12月14日11:08
美國財政部長鮑爾森(Henry Paulson)稱,第三次美中經濟對話的成果之一是中國做出了加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力度的承諾,但他同時也承認,他在敦促中國加快人民幣升值步伐問題上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為期兩天的美中第三次戰略經濟對話于周四落下帷幕。鮑爾森在會后的記者招待會上透露,中國已同意允許在華經營的外國公司(包括銀行)通過股市和債市融資。這一市場期待已久的措施將有助于外國公司改善現金流管理并迅速擴大銷售。
在過去的一年中,鮑爾森主要通過與中方的戰略經濟對話敦促中國開放金融體系、加快人民幣升值速度。不過幾次對話取得的進展有限,一些商界人士對中方在兌現承諾方面行動遲緩頗有怨言。
本次會談盡管有時火藥味十足,但在大部分時間,共識的氣氛還是占了主流,雙方在產品安全、能源和環保方面達成了一系列協議。
據官方媒體新華社報導,周四下午鮑爾森向胡錦濤表示,他認為與中國的交流已經歷了較好地磨合,這有利于雙方處理矛盾和問題。在中國發行證券的外國公司可以利用中國龐大的儲蓄和行情火爆的股市,為他們在華擴大業務籌集資金。這項措施對北京也可能很有吸引力,因為這可以減少外國公司對海外資金的需求,減少流入中國的外幣,進而幫助中國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鮑爾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很明顯,在華從事商業經營或投資的美國及其他外國公司存在著以人民幣進行融資的需求。他說,相信相關規定將逐步落實到位。
廣告這次會談中,北京方面表現出以其他形式開放資本市場的意愿,雖然他們希望以漸進的方式做到這一點。在會談進行之際,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China Securities Regulatory Commission)表示,將恢復受理成立中外合資證券公司的申請。這一程序之前已暫停了兩年。北京方面曾在5月份的會談中對鮑爾森承諾將重新啟動此事。
在證監會發表此項聲明之前,上周有消息稱,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正與北京方正集團(Founder Group)協商成立合資投行事宜,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計劃與上海華鑫證券(China Fortune Securities Co.)合作。這兩項計劃尚需得到監管機構的批準。
最近證監會還宣布,將把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投資額度提高兩倍,至300億美元。雖然這些新的資金流入市場還需要時間,但此舉兌現了5月份中國做出的另一項承諾。
中國允許外國公司在華發行證券的最新承諾非常重要。外界一直指責中國限制外國投資者進入其金融市場,而海外公司在華發行證券的機會更是極其有限。
外國公司理論上可以從中資銀行貸款,但實際上它們在中國市場融資的唯一方式是依賴國際性金融機構,如亞洲開發銀行(Asian Development Bank)和世界銀行(World Bank)旗下的國際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盡管這些機構已向中國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金,但他們還是在向北京游說多年之后,最終才在2005年獲準發行人民幣債券,也就是所謂的“熊貓債券”。
北京很早之前就曾表示,正在考慮外國公司的籌資問題,最近幾個月政府官員表示,業績良好的外國公司和中外合資公司最后應該可以實現在華融資。
不過,外國機構在中國發行股票和債券依舊會涉及政治因素。盡管周已作出表態,但是,在有大量中國本土企業等待上市或發債的情況下,北京似乎不大可能讓大批外國公司獲此機會。
獲準在中國市場融資可能對外國銀行尤其有益。為滿足監管要求,多家外資銀行過去一年中花費了大量成本,將在華分支機構注冊為獨立法人實體。
如果未來數月融資問題不能取得具體進展,美國官員可能會在定于6月份在華盛頓召開的中美第四次戰略經濟對話上向中國政府施壓。
鮑爾森和其他美國官員在本周對話中在另一個關鍵問題──敦促中國加快匯率改革──上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華盛頓一直認為,北京對人民幣匯率的嚴格控制使人民幣價值被人為低估,從而給中國出口產品帶來了不公正的價格優勢。
即將出任中國商務部部長的陳德銘周三表示,北京方面原則上并不反對人民幣升值,但反對過快升值。他說,中國無法承受人民幣過快升值造成的不穩定。
北京方面也未表現出愿意提高外資在中國金融機構(包括銀行)持股上限的意思。一些分析人士此前猜測,這一問題將是本周對話的關鍵議題之一。鮑爾森表示,明年中國將恢復審批成立合資證券公司的申請,外資公司的經營范圍也將擴大。他充滿信心。
Jason Leow / James T. Areddy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