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雖然也知道老百姓看病難,但切身體會并不深。
去年下半年,母親確診癌癥,這大半年時間里,我輾轉于醫院、藥店、民間中醫大夫之間求醫問藥,對于“老百姓看病難”的這個“難”字才有了深刻體會。
母親去年癌癥晚期一確診之后,醫生就告訴我說:“癌癥晚期無法進行手術了,必須得進行放療。”我曾問好幾個醫院醫生:“放療風險較大,是否可以采取中藥保守治療。”得到的結果都是一致的,醫生們的回答都是如下的話語說:
“只能放療,要是喝中藥能把這病喝好,我們為啥不用呢?”、“你們簡直不把生命當回事,這還敢拖,再拖癌細胞擴散了,就沒辦法治了。”
但我在權衡利弊后,依然選擇了中醫治療。
一方面是因為我深知放療的風險極大,這是一種殺病毒一千而自損八百的方式,很有可能會把人直接搭進去。
另一方面,因為信仰馬列毛主義,我對中醫有信心。我從大學時期就開始了解毛主席時代的歷史,知道毛時代的醫療衛生運動、赤腳醫生制度。而我身邊也有一位曾經患了血液病的同學在喝了五年左右的中藥后成功治愈的案例,這也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從去年到今年,我們前后換了三四個中醫大夫。雖然奔波折騰,但所幸截至目前,母親病情穩定且有所好轉。
在帶母親看病的這個過程中,對醫療市場化、醫療資源配置、中醫與西醫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第一、作為治病手段,中西醫本科相互結合,但在現實中卻不是這樣。西醫被推上了神壇,中醫被資本所拋棄,并形成了西醫與中醫的對立,其實這些都是市場化主導下資本逐利的本性使然。
在我看來,中醫注重人整個身體的運轉通暢,通過“扶正氣”提高身體抵抗力來打敗疾病,且中醫湯藥藥材均是以自然界可以找到的各種動植物為基礎炮制而成,相對來講,價格不是太貴,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煎服。
而西醫則更多的是借助現代先進儀器進行微觀觀察,確定哪里出問題了就醫治哪里,哪里長了個瘤子就把它切掉,哪里有癌細胞就把它殺死。而這些治療往往需要借助各種儀器,需要住院治療,而儀器使用費用、住院護理費用等,便是資本可以大幅度逐利的地方。
又因為中醫更注重系統性的治療,注重對人體生命的運轉順暢,因此更需要大夫自身去觀察、去思考;而西醫則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相比較而言,西醫入門比中醫快,這就有利于資本快速地通過流水線式的應試教育培養大量醫生為其服務。
所以,這幾十年來,西醫大肆發展,中醫相對沒落。
資本的本質是逐利的,因此資本注資醫院,只是用“治病救人”的神圣光環來達到自己牟利的目的罷了,醫院的醫生也只是資本賺錢必不可少的工具。
這也導致這些年醫患關系越來越緊張,“魏則西事件”就是其中的一次典型,而就在今年四月,北京大學第三醫院腫瘤內科主治醫師張煜用自有賬號在“知乎”平臺公開質疑有些醫生“蓄意誘騙治療”。
第二,大病患者的治病之痛:西醫花費高昂VS中醫好大夫難求。
我們家是貧困戶,也在農村新合療的體系范圍內,但普通老百姓真遇上我母親這樣的大病時,依然出不起高昂的治療費用。
農村新合療的報銷制度是越往出走越少,如在縣城能報銷大約80%——90%,到省會城市指定醫院大約只能報銷70%,去外省的話則報銷更少。此外,還有一些項目是不涵蓋在報銷范圍內的如特定藥物和儀器使用費用,體檢費用等,同時到大城市治病的生活成本也會更高。
由于資本的逐利性,醫療資源的配置更偏向于大城市。一旦生了大病后,地方的小醫院因為醫生水平和治療設備的限制無法提供治療,患者只能去大城市,雖然有一定報銷,但每天幾千甚至上萬的費用在扣除報銷后依然是普通家庭難以承受的。
如果真能把病治好倒也罷了,關鍵是在資本的作用下,西醫治療在治療癌癥方面無法做到中西結合,很容易在放療過程中引起如腎衰竭等其他并發癥。去年十一二月份,一個病友患了和我母親一樣的癌癥,她通過網絡聯系到我,那時她已經在進行放療。年后,因為放化療引起腎衰竭、呼吸衰竭、肺部感染等多個并發癥,已于六月初離開了人世。
西醫治療大病費用太高且沒有保障,但選擇中醫治療依然有他的困難。由于近些年來中醫被資本主導的西醫擠壓,好的大夫不多且很多都在民間默默無名。因此,對于許多人來講,一旦生了大病后臨時找中醫時總會顯得倉促。
第三,在資本的主導下,人們普遍相信西醫,選擇中醫治療會承受較大壓力。人是社會關系的總和,我們生活在資本主導的社會中,自然要承受資本文化宣傳所帶來的輿論壓力。
在資本的宣傳下,多數人更愿意相信大醫院、相信西醫,而不愿意相信中醫。在我選擇用中醫給母親治療癌癥之后,身邊的親朋有很多都會表示不理解,甚至是直接惡言相向。
今天,醫療、教育、住房依然是我們頭上的三座大山,且這三座大山還會越來越重。
這也使我再次想起了1956年6月26日毛主席對衛生工作的指示:
告訴衛生部,衛生部的工作只給全國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工作,而這百分之十五中主要還是老爺。廣大農民得不到醫療。一無醫,二無藥。衛生部不是人民的衛生部,改成城市衛生部或城市老爺衛生部好了。
醫學教育要改革,根本用不著讀那么多書,華陀讀的是幾年制?明朝李時珍讀的是幾年制?醫學教育用不著收什么高中生、初中生,高小畢業生學三年就夠了。主要在實踐中學習提高,這樣的醫生放到農村去,就算本事不大,總比騙人的醫生與巫醫的要好,而且農村也養得起。書讀得越多越蠢。現在那套檢查治療方法根本不適合農村,培養醫生的方法,也是為了城市,可是中國有五億多農民。
脫離群眾,工作把大量人力、物力放在研究高、深、難的疾病上,所謂尖端,對于一些常見病,多發病,普遍存在的病,怎樣預防,怎樣改進治療,不管或放的力量很少。尖端的問題不是不要,只是應該放少量的人力、物力,大量的人力、物力應該放在群眾最需要的問題上去。還有一件怪事,醫生檢查一定要戴口罩,不管什么病都戴。是怕自己有病傳染給別人?我看主要是怕別人傳染給自己。要分別對待嘛!什么都戴,這首先造成醫生與病人的隔閡。
城市里的醫院應該留下一些畢業后一年、二年的本事不大的醫生,其余的都到農村去。四清到××年掃尾,基本結束了,可是四清結束,農村的醫療、衛生工作沒結束啊!把醫療衛生工作的重點放到農村去嘛!
那時,在毛主席的極力推動下,醫療資源分配均勻,農村更有赤腳醫生制度作為保障。雖然那時物資相對匱乏,但由于采取中醫方式進行前期保健和及時檢查,老百姓的身體健康得到了有效的保障。
今天,資本的發展邏輯既不顧環境的惡化,更千方百計壓榨勞動者,普通百姓患大病的人越來越多。而一旦患大病,為資本賣力干活而辛苦掙得的工資也會被資本收割。
面對這樣的現實,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我想首先是盡量不要生大病。日常一定要注意維護自己的身體健康,注意鍛煉身體,保持愉悅的心情,盡量養成好的飲食習慣。
在這一點上,我們應當向毛主席學習,毛主席一生非常重視身體鍛煉,“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尚在湖南一師讀書時的毛主席便寫下了《體育之研究》并被發表在《新青年》上,在文中,毛主席系統敘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
在一師讀書期間,毛主席每天堅持冷水浴;毛主席還結合拳術、體操和軍事操練中鍛煉的部分,自編了一套體操,叫“六段運動”;此外,毛主席經常和朋友一起爬山、游泳。
其次,我們生活在資本主導的社會中,時常會因為生活而選擇透支生命來換取微薄的收入,要想不生病又何其困難。
因此我們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打聽好的中醫,積累中醫資源。一旦生病后,我們一定要保持冷靜,不要被醫院的醫生嚇倒,并盡快聯系不錯的中醫大夫,如果能用中醫的方法治療,就盡量先用中醫治療。
最后,僅從個體角度思考如何應對看病難的問題是遠遠不夠的,醫療問題是社會整體結構性問題中的一環,要想真正解決“看病難”問題,我們還得向毛主席學習,首先改善醫療體系中存在的種種不合理制度。
參考閱讀:
1、中醫可不可以治療癌癥呢?看一位患者的中醫治療記錄
2、“婆婆癌癥晚期她勸老公放棄治療被打”;他們親人患癌選了中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