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政策符合世界趨勢,很多國家都開始研究,部分國家已經實行,咱們國家現在也要研究收集意見。”一位人大代表說。“我同意您的意見。”另一位人大代表接著說,“從咱們國家近幾年看,勞動力人口的供給還是大于需求,但是人口紅利已經接近衰竭,如果咱們不能未雨綢繆,屆時勞動力供不應求之時,可能會手忙腳亂。”
討論中也不乏持保留態度的代表,他們更多是關心普通勞動者的利益,希望在研究延遲退休政策的同時,對養老金雙軌制的破冰能有時間表。“勞動力供給是一個系統問題,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勞動力少了就延長退休時間,為什么不能打破養老金雙軌制,延遲退休政策的制定不能是誰制定誰受益!”一位代表向其他代表說。
討論越來越熱烈,有位代表甚至拿出了一份《人社部漸進式延退時間表》,表中的數據表明,2016年漸進式延遲退休開始啟動,首批延遲退休的是企業單位女職工。每隔一年,延遲退休的年齡增加半歲,直至2045年退休時間確定為65歲……不禁引起了更強烈的爭論。雖然很快證明這份表格是個人制作而非出自人社部,讓人虛驚一場,但延遲退休成為很多代表們議案建議中的一項是不爭的事實。
兩大結構性矛盾突出 延遲退休不占天時地利人和?
“延遲退休”作為收入分配改革中備受關注和爭議的議題,從提出至今沒有一個確切的結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在兩會前曾表示,延遲退休一事仍處于收集意見階段。即使這樣的表態也不能為延遲退休話題降溫。盡管在專家眼中,“延遲退休”是大勢所趨。在人口老齡化加速造成的社會勞動力不足迫使各國紛紛推動或研究延遲退休問題的大背景下,中國卻長期遭受大學生就業難的現實困擾。此外,中國勞動力年齡與受教育程度的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此時討論延遲退休似乎不占“天時地利人和”。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表示,暫時不應該執行延遲退休的政策,人口紅利尚存。他推斷90后在農村里計劃生育基本沒有控制,每個家庭兩三個、三四個孩子的情況很多,所以人口紅利還有。他表示,每年這么多應屆畢業生面臨就業難,如果再延遲退休,就業壓力就更大了。
宗慶后表示,現在的人交的養老保險金養著前面的人,每年只有4000億,后面這批交錢的人退休之后,可能就入不敷出了。他認為,政府要把這個窟窿補上。一個是國有企業利潤可以補進去,財政收入補進去;其次,社保基金也可以入股一些壟斷性盈利企業,比如中國移動,這樣每年補充養老基金,后面才不會有虧空。
體力勞動者反應最為強烈 自愿退休原則成為主流
延遲退休政策從開始收集意見時,就遭到很多體力勞動者的質疑和責問。在現行退休政策下,很多產業工人工作到退休年齡就實屬不易。此時若要延遲退休,從保障人身健康權利的基礎上都會面臨很大風險。另外,現行統一的退休年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公平屬性,如果統一延遲退休,延遲退休會不會成為誰制定誰受益的一項政策,是社會關注的焦點。
全國人大代表、佛山市力佳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工段長、全國勞模袁桂彬建議對產業工人實行“彈性退休”政策。他認為一線產業工人作為體力勞動者,接受教育的時間短,普遍較早參加工作,工作年限相對較長。而隨著年齡增長,這批產業工人體力精力都難以和年輕人同崗勞動。如果政策要求他們延遲退休年齡,一方面工作效率必然下降,另一方面對他們的健康也非常不利。
袁桂彬代表建議,在全國范圍內可以統一設置一個35年至40年的基本工齡要求,同時規定最高的退休年齡標準。從事體力勞動的一線工人如果已經達到這個工作年限:對于那些愿意繼續工作,且身體條件允許的一線產業工人,鼓勵他們延遲退休,適用退休年齡延遲的政策;但對于那些更愿意按時退休,選擇退休生活,或是身體條件已不允許繼續工作的一線產業工人,應該保障他們按時退休養老的權利。
延遲退休要廣泛收集意見 確保制度公平是關鍵
從長遠來講,隨著人口結構特別是勞動力結構變化,再加上我國人口預期壽命越來越長,延長勞動時間、延遲退休年齡肯定是趨勢。不過,這項制度的確定還要綜合考慮人口結構、就業形勢、老齡化預期等多種因素,很多代表都表示支持延遲退休政策,但他們強調,一定要廣泛收集意見,傾聽社會各個階層勞動者的聲音,頂層設計一定要杜絕“不公平”屬性。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華日服裝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朱雪芹從調研了解到,現在工人接受延遲退休的不占多數。她表示并不是所有職業的職工都適用延遲退休。以自己公司為例,作為勞動密集型行業,如果“一刀切”式的進行延遲退休,就算職工們能夠接受,恐怕企業用工方也難以接受。那時,延遲退休變成了變相失業,肯定會加大40、50人群的再就業難度。
全國人大代表、農民工代表曾香桂向記者表示,在她從事的物業管理行業中,有些職位的工作非常辛苦,能堅持到現行的退休年齡已經很不容易。曾香桂代表提議,可以采用退休后返聘的方法來補充勞動力不足的困境,這樣一方面保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另一方面也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用工方和勞動者都可以自愿選擇,這樣對有能力繼續工作的勞動者也能繼續工作,而對已經想退休的勞動者也可以頤養天年,可以說是兩全其美。
相關閱讀 延遲退休年齡最新規定:年輕人為什么反對?
中國將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延遲退休方案2020年前肯定出臺
暴暴熊action 2015年4月22日 個人博客
尹蔚民稱,延遲退休將是制定漸進性退休年齡的辦法,這個時間表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到的2020年前改革的一大任務,人社部門肯定會在這個期間把這個方案推出。這個方案的時間表,希望今年制定,明年報經中央同意,向社會征求意見,應該是在后年正式推出具體方案,實施還得在很長時間以后。
尹蔚民表示,2014年,企業職工養老保險總收入2.33萬億元,總支出是1.98萬億元,結余3458億元,累計結余3.06萬億元。養老金收支平衡面臨很大壓力。
年輕人為什么反對?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所長鄭秉文在做客我的節目《改革問道》時指出,這么多人反對延遲退休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它涉及到每一個社會成員的切身利益。但是總的來看這又是不可抗拒的。可以說是大勢所趨。
然而,就在延遲退休政策消息傳出后,絕大多數國人紛紛反對。可笑的是,人社部專家建議退休年齡延至65歲以緩解勞動力不足。我之前的文章也分析過,《中國并不缺少勞動力》,更不用說眾多年輕人并未充分就業了。人保部專家的建議不過是找借口,要老百姓延遲退休,讓老百姓多干5年活少領5年養老金。延遲退休這么大的事情,老百姓說了不算,倒由幾個專家決定億萬中國人的老年,可悲又可怕。
另一方面,專家給出的理由是,現在養老金缺口大,延遲退休可以補上口子。雖說此招數行之有效,但是否考慮過我們年輕人的感受。1992年之前沒有繳納保險的老一輩,雖貴為父母之輩,但吃“大鍋飯”幾口沒意見,偏偏多吃一點,只能說政策缺失公平。
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不會依靠過去傳統的加工制造業,勞動密集型產業已經漸漸遠去,現在很難看到有年輕人去搬磚頭的壯觀場面。延遲退休后,對經濟而言難免不是壞事。老一輩相對于年輕人來說效率相對低,思路也略顯固化。而且復雜的環境下,雖說死亡年齡正在延后,但養生已經是50后最注重的話題。對于他們來說,可能更多的考慮是霧霾來了,我們要去何方休閑養老,而不是加班加點的趕出報告。即使他們愿意,我們兒女也不愿意。
而且,老一輩身體每況愈下,我希望你們都能長壽,因為我也為人之子。也許,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企業運營壓力陡增,你們的壓力也很大,還不如早退休早享福。所以,那些支持延遲退休的老一輩們,如果靠這些多賺養老錢是說不過去的,而且活的久領的就越多。如果非要說你們還有干勁,那就請多出去走走,帶動我們旅游以及消費的拉動,為中國經濟多做貢獻。其實,世界是我們的,也是你們的,但歸根結底是屬于我們年輕人的。
當然,不延遲退休如何解決我們現在養老趨勢下的新難題呢?中國銀行(5.48, 0.10, 1.86%, 實時行情)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教授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到2013年,中國養老金的缺口達到18.3萬億元。如果當前養老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往后的年份缺口逐年放大,假設GDP年增長率為6%,到2033年時養老金缺口將達到68.2萬億元,占當年GDP的38.7%。不拿延遲退休彌補養老金缺口是否有辦法?有!
現在我們有巨額的國有資產并沒有發揮在社會福利上的作用。作為全民所有的國有資本,每年上萬億的增值收益,不能由少數人和既得利益分享,而應當用于補充養老保險缺口。每年把國有資產凈收益的20%注入社會保障體系,既可以彌補現有缺口,又可以建立可扶持的支持機制。
還有,可以設定延遲退休,規定退休年齡上限和下限。退休年齡上限是65歲,退休年齡下限是50歲;當人工作至年齡滿65歲時,強制退休;在50 歲到65歲這個年齡區間,提倡個人申請退休,不強制退休,你可以50歲退休,也可53歲退休,或者是55歲退休,可以是58歲退休,還可以是60歲退休,更可以63歲退休,但到了65歲時,你還不申請退休,那么就強制退休。
退休越遲,就會工齡越長,工齡越長所交的個人繳費部分就越多,那么退休時的退休金就越高。退休越早,工齡越短,工齡越短所交的個人繳費部分就越少,那么退休時的退休金就越低。退休金的多少要跟工作年限與個人繳費部分掛鉤。工作年限越長,個人繳費越多,那么就要讓這樣的退休者拿更多的退休金。工作年限越短,個人繳費越少,那么就要讓這樣的退休者拿更少的退休金。退休金的多少跟工作年限與個人繳費掛鉤,是鼓勵人們多勞多得,多繳多得。
特殊職業,可以另設職業年金來做為補充養老金。補充養老金,也要根據個人的多勞多得的工作年限來發。要本著鼓勵積極勞動,勞動付出的時間長短來給付退休金。所以,我覺得可以實行”彈性退休制”來緩解想早點退休與想延遲退休的根本矛盾。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