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中國有句老話:民以食為天。也就是說,雖然現在全球面臨的最大危機是新冠肺炎疫情,但糧食卻是比病毒更致命的威脅!
在中國疫情得以控制的時候,國外疫情開始大爆發。中國一邊忙著嚴防境外疫情輸入,一邊準備全面復工復產,給社會按下重啟鍵。而在這個重要的節骨眼上,世界的糧食主產國卻紛紛出現了各種天災人禍:
2019年以來的高溫天氣,讓有些國家爆發了旱災,阿根廷則因為農業政策導致大豆減產,朝鮮因嚴重干旱導致糧食歉收……
去年下半年轟轟烈烈的澳洲大火則嚴重影響了畜牧業和農業,讓澳洲這個糧倉今年的糧食產量數據極有可能嚴重下滑。
2020年2月,非洲埃塞俄比亞拉響了了蝗災警報。沙漠蝗對埃塞爾比亞、埃及、中東、巴基斯坦的糧食生產造成了比較嚴重的損壞。
當然,2020年開年這場史無前例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爆發勢必也會影響全球糧食產量。美國和加拿大是全球糧食的重要產地,糧食產量占全球糧食總產量較大比重。目前,美國疫情情況相當嚴峻,如美洲疫情繼續擴散,將對全球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構成巨大影響。
這一系列天災人禍必將使得全球農業畜牧業漁業都將受到影響,全球糧食減產或許已成事實。于是,各國為求自保,紛紛把糧食緊緊抓在自己手里,禁止出口。
如今的新冠疫情已經對全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一旦糧食出現危機,這個剛需所產生的世界性恐慌將遠遠大于一次疫情所產生的沖擊。一旦糧食減產30%,而糧價的上漲絕不是30%那么簡單,上漲百分之幾百都不會感到驚訝。
那么問題來了,就算其他國家糧食減產又怎么了,我們中國能自給自足就好!
自給自足?
據國家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省市有50%的省份糧食不足。糧食充足的省份只有黑龍江、吉林、內蒙古、河南等少數省份,自給率150%-375%;而甘肅、寧夏、江蘇、湖南、四川等剛好夠用,自給率102%-107%。
就算對這些數據不敏感,我們總對“全國糧庫大清查之際,XX糧倉發生火災”這樣的新聞有些熟悉吧?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早就發出過質疑:很多糧倉虛報空置根本沒有糧。就算有糧,又有多少收儲的是新糧好糧,多少是陳糧壞糧?再加上國家對糧庫有補貼,不排除某些地方存在虛報存量冒領補貼的可能。
總而言之,許多省市地區的糧食根本不夠吃!不夠吃怎么辦?大部分省市的做法就是“買著吃”。也就是說,中國的糧食生產早就已經開始大量進口了!
2016年中國農產品進口金額為1115.7億美元;
2017年中國農產品進口金額為1258.6億美元;
2018年中國農產品進口金額為1371.0億美元;
2019年中國農產品進口金額為1509.7億美元。
2019年我國進口糧食1.15億噸,而國產糧食為6.6億噸,進口占國產比例17%。
如果放在平時,只要我們有錢,人家有糧,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或許不會出太大的亂子。但如果真的發生全球糧食危機呢?就算你有再多的錢,過年前后那幾天不也是根本買不到口罩嗎?!
所以,不論什么時候,中國的糧食安全一定要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當然,想要真正實現“中國人端的飯碗里裝的是自己的糧食”,我們還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
比如,全國各地城市規模不斷擴張圈占大量土地,這使農村耕地面積不斷減少;再比如,留在農村通過種地無法養活自己的情況下,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選擇離鄉進城,農村耕地隨著農村的空心化而大量拋荒;即便沒有拋荒的土地也是靠留守農村的老弱病殘耕種……
農民分散、農村空心、農業閑置已經是三農問題一個嚴峻的困局,而這個困局只會加劇我國的糧食危機。
有人說,國家推行的土地流轉不就是一個好辦法嗎?不說別的,我們先想一想,將中國人的飯碗交給私人資本手中和留在農村集體手中,哪個才是對廣大群眾更有利的辦法呢?除非一開始你的屁股就坐歪了,普通老百姓當然會選擇把飯碗握在自己手里。
況且,資本的本性就是兩個字——逐利。在本性的趨勢下,農業經營生產企業在套到豐厚的財政補貼之后,還會對價格長期低迷的農業生產感興趣嗎?而如果這些大資本更加熱衷于短平快的非農業項目的話,又怎么談得上可以守衛中國的糧食安全?就算有人熱衷于農業生產,如果大資本聯合起來漲價坑中國人呢?
不管是未雨綢繆也好,還是打預防針也好,為了中國人民的飯碗,哪怕是“天大的難題”,我們也必須要把糧食安全的問題重視起來,想盡一切辦法把飯碗留在所有人手里!
在這“天大的難題”之下,恐怕我們還是要把眼光向下,去依靠全體中國人才行。只有深入基層,把全體農民組織起來,通過集體的力量,發展集體的農業經濟,讓農民可以通過種地養活自己,才有可能解開三農困局,最終把飯碗留在全體中國人手里。
總之,
我們再也不能指望別人給飯吃了!
只有堅定這個信念,
依靠全體中國人民,
為了全體中國人民,
才能遇敵殺敵,
見招拆招,
讓中華民族不敗于世界之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