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岳青山:實踐標準離開唯物論辯證法就“連兒戲還不如” ——評宣傳小崗村的方法論問題

岳青山 · 2019-03-22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如果將小崗村的包產到戶前集體經濟之路說得一無是處, 為何只過20來年為什么又重走集體之路?

  岳青山:實踐標準離開唯物論辯證法就“連兒戲還不如”

  ——評宣傳小崗村的方法論問題

  習近平去年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深刻指出: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實踐觀、群眾觀、階級觀、發展觀、矛盾觀,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

  這里講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觀的基本要求,就是既要堅持和應用好實踐是認識的唯一源泉,又要堅持和運用好實踐是檢驗認識性的唯一標準。40年前“真理標準討論”,揭開了的改革開放的大幕。從此以后,實踐標準使用頻率也越來越高。去年紀念改開40周年時,媒體掀起宣傳改開偉大成,就紛紛運用實踐標準,借以證實改革開政策、舉措的必要性和正確性。但如何正確理

  和運用實踐標準,卻還有很多的經驗和教訓亟須總結,堅持真理,修正錯誤,“真正把馬克思主義這個看家本領學精悟透用好”,把我黨我國建設得更好。

  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反映。這就是真理的本質。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正如毛澤說所指出的:“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毛澤東選集》第1卷,第261頁)

  在馬克思主義里頭,實踐標準同唯物論、辯證法是有機的統一。實踐標準是以唯物論為基礎的,又貫串著辯證法。因之,正確地堅持和運用實踐標準,就要客觀地、全面地看待實踐的結果。否則,就難于不失之偏頗,甚至“連兒戲還不如。”

  去年紀念改開40周年,中央某主流媒體(以下簡稱《央媒》)發表重要文章,宣傳小崗村帶頭“包產到戶”的偉大創舉,就是存在這個問題。

  《央媒》2018年2月3日在題為《向著新航程揚帆奮進》文章中說:“40年前,發端于小崗村的‘大包干’成為改革開放一聲春雷,沖破思想桎梏,喚醒沉睡的大地。按下紅手印的18戶農民當時不會意識到,他們的抉擇其實觸碰到一個重大而基本的問題——‘包干到戶’調整了生產關系,改變了原有的分配方式,極大釋放了蘊藏在每個人身上的生產力,如同釋放了魔力,次年,小崗迎來大豐收,整個生產隊糧食總產13.3萬斤,是前十余年產量的總和,一舉結束20余年吃國家救濟糧的歷史。”

  只過10個來月,這同一個《央媒》2018年10月16日 在《小崗,與時代同行 》又說:“40年前,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鍋飯’,讓小崗村民缺乏生產積極性,‘上工像綿羊,休息似倒墻,一年累到頭,還是餓肚皮’。為了吃飽飯活下去,1978年的冬天,嚴金昌等18戶農民憑借敢為人先的勇氣秘密商議分田單干,按下了‘大包干的紅手印,也定格了中國農村改革的起點。

  包產到戶明晰了農民的承包經營權,釋放了農村生產力。大包干第二年,小崗生產隊糧食總產相當于1955年到1970年產量總和。”

  這里,顯然是以實踐標準判明,40年前人民公社集體經濟嚴重束縛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上工像綿羊,休息似倒墻,一年累到頭,還是餓肚皮”,而一旦實行分田到戶,就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如同釋放了魔力,次年,小崗迎來大豐收,整個生產隊糧食總產13.3萬斤,是前十余年產量的總和”,或“ 小崗生產隊糧食總產相當于1955年到1970年產量總和。”

  應當承認,小崗村1978年分田單干后,次年“糧食總產13.3萬斤”, 迎來空前大豐收,“一舉結束20余年吃國家救濟糧的歷史”,這對小崗村來說,確是奇跡。它表明了分田單干后小崗村農民生產積極性空前高漲,次年就獲得空前大豐收。這也是事實。

  《央媒》的這種論斷,儼然是以實踐標準作為依據,有理有據,但仔細推敲,則大謬不然。因為此種“實踐標準”,既背離了唯物論,又遠離了辯證法。

  在馬克思主義里頭,實踐標準是以唯物論為基礎的,堅持和運用實踐標準,首先就得承認這個標準的唯物論,堅持“觀察的客觀性”,客觀地看待實踐的結果,一就一,二則二,是就是,否則否,來不得半點主觀隨意性。恩格斯說得好:“唯物主義的自然觀不過是對自然界本來面目的樸素的了解,而不附加以任何外來的成分”(《馬恩選集》第3 卷,第527頁)。觀察自然是這樣 ,觀察社會當然也是這樣 。

  所以,正確地堅持和運用實踐標準,就一定要尊重唯物論,就得承認無論是小崗村包產到戶后頭一年的糧食產量,還是此前搞集體時的糧食產量,乃至比對前者相當于后者多少倍,都是不依賴人的意志的“客觀實在”,“不附加以任何外來的成分”。

  《央媒》2月3日說,小崗村“分田到戶”后,“如同釋放了魔力”,次年“糧食總產13.3萬斤,是前十余年的總和”, 到10月18日又說,頭年的13·3萬斤“相當于的1955到1970年糧食問題產量的總和”。

  而10月30日經濟日報題為《小崗之路》卻是這么說的:小崗村分田到戶后,“到了1979年,如同釋放了魔力,小崗村的糧食產量由之前的每年的3萬斤左右一下子增加到13.29萬斤,相當于文革期間年均產量的4倍”。 這里也是以實踐標準,證明了小崗村包產到戶“如同釋放了魔力”,奪取了糧食大豐收,也證明了它文革期間集體經濟確是搞得很糟。這就比較靠譜,比較客觀。

  如果以此為準,兩兩對比,《央媒》的實踐標準就“附加”了太多的“外來的成分”,遠離了唯物論。

  先看,小崗村“文革期間糧食年均產量”究竟是多少?

  小崗村1979年的糧食總產,《主媒》說,13.3萬斤,《經濟日報》說是13.29斤,是一致的,真實的。那么,小崗村“文革期間年均產量”又是多少?

  《經濟日報》提供的數據:文革期間“每年糧產3萬斤左右”。

  但按《主媒》2月3日的說法:小崗村包產到戶后的次年“糧食總產13.3萬斤,是前十余年的總和”, 只以“十年”計,每年的糧食總產是1.3萬斤 ;“十余年”每年糧產就更少了。

  這樣一來,《主媒》就把小崗村此前搞集體時“每年是3萬斤左右”主觀臆斷成只是1.3萬斤 ,這是不是太隨意,太任性,太“唯心”了?

  再者,小崗村包產到戶后頭一年的糧食總產(13.3萬斤),究竟是此前搞集體時的多少倍?

  《經濟日報》說,小崗村1979年“如同釋放了魔力”,糧食一下子增加到13.29萬斤,但只“魔力”成“文革期間年均產量的4倍”。它擺出的依據是,小崗村“之前年是3萬斤左右”,四年就是13萬斤左右,確是“相當4倍” ,即“一年等于四年”。

  而《主媒》主流卻把“一年于4年”,說成“一年等于十余年”,乃到地“相當于之前的16年”,把“4倍”無限夸大,吹成為“10余倍”,以至“16倍”,這豈不是隨意“附加任何外來成分”?豈不是遠離了唯物論?

  還有,所謂“一年等于10余年”,或“16年”究竟可不可能?

  《主媒》2月3日為凸顯小崗“魔力”,不惜采取“跳躍式”比法,斷言“大包干”第二年小崗生產隊糧食總產相當于1955年到1970年糧食產量的總和”,即是說,從55年至70年,小崗村走集體經濟之路,長達16年,總共也只產糧食13.3萬斤,年均則僅8125斤。以小崗村分田到戶時“可分地304畝”計,平均畝產僅只產糧26.7斤,除去畝種子,每畝實際“收獲”也就10來斤。

  試問:這在客觀上可能嗎?是對客觀實在的真實反映嗎?果真如此,那小崗農民還不如統統去討米要飯更好,何必年復一年種地呢?

  可見,應用實踐標準如不尊重唯物論,不堅守“觀察的客觀性”,任意“附加外來的成分”,就會離開唯物論十萬八千里!

  《央媒》的這種實踐標準不僅不客觀,而且不“辯證”。

  社會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這個標準既是唯物的,又是辯證的。由于實踐是從低到高的過程,因而實踐對認識的檢驗也是發展過程。“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列寧說得好:“如果從全部事實的總和、從事實的聯系中去把握事實,那末,事實不僅是‘勝于雄辯的東西’,而且是證據確鑿的東西。如果不從全部事實總和、不從聯系中去把握事實,而是片面的和隨便挑出的,那么事實就只是一種兒戲,或者甚至連兒戲還不如。“(《列寧全集》第23卷,第279頁)

  這就是說,正確把握實踐標準,辯證地看待這“實踐的結果”,就得力求看“全部事實的總和”,而不是“片面的和隨便挑出的”的事實。否則,就“連兒戲還不如。”

  遺憾的是《央媒》就是這樣。

  他們只精心地“片面挑出”某個“事實”,而不及其余。諸如,單單挑出小崗村分田到戶后,“頭年總產13萬斤”,就以此斷言實踐證明,小崗分田到戶解放了生產力,“如同釋放了魔力”。但這個村此后二年、三年,乃至十年、二十年“魔力”是否繼續?又“魔”成了什么樣子?卻一概置于不顧。

  殊不知,實踐檢驗是過程,不能只看一時一事的成敗 ,要看盡量從“全部事實的總和”來看。小崗村分田到戶后“頭年”,固然是釋放出的“魔力”,但長遠點看,它其實也就曇花一現,短暫得活像小孩子玩“沖天炮”,一沖就沒了。

  對此,《沈浩日記》就記載得清清楚楚。

  沈浩原是一不大不小的“縣官”,2004年空降為小崗村任“第一書記”。按說,小崗村“分田到戶”,經過“釋放魔力”長達23年,應是面貌巨變,滿村輝煌。而令他上任后經過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卻是匪夷所思:

  “小崗,是全國農業的一面旗幟,但20年來并無什么發展,年收入的水平還低于全縣平均水平(不足2000元)。若如此下去,這面旗幟也就自然倒下去了。”(《沈浩日記》2003年12月15日,第58頁)集體還欠下3萬多元的債負。

  “小崗出名后,黨和政府給予了很大的重視、關心和支持,社會各界也給予了不少幫助。但小崗現在依然是貧困和落后。”(《沈浩日記》2004年2月4日,第81頁)

  原來,小崗村“分田到戶”后,在黨和政府那么大的“重視 、關心和支持”下,竟然“20年來并無什么發展”,“ 現在依然是貧困和落后”。“20多年”的實踐,證明了“ 分田到戶”的限局性。

  可見,堅持實踐標準的辯證法,承認實踐檢驗是過程,全面觀察實踐的結果,就既要看到小崗村分田到戶后“次年”釋放出的“魔力”,糧食大豐收,又要看到此后“20年來并無什么發展”,“仍然是貧窮落后”,分戶單干,局限性也很大。

  另外,他們只“片面挑出” 小崗村分田到戶后的1979年年糧食“總產”為13.3萬斤,卻不顧按其可分地304畝計,每畝平均“單產”其實也就427.6斤,放眼全國,并談不上什么“魔力”。其時全國農村,一個生產隊、大隊、公社,乃至一縣,畝產高于437斤的,并非罕見。安徽鄰近的河南,王宏斌領導南街大隊,1978年糧食畝均就過了靠近了千斤,為小崗村畝均437.5斤一倍還多。筆者1974年作為湖南省委工作隊到沅陵縣馬底驛公社平溪大隊工作,所在的李山沖生產隊是山區,當年糧產每畝已過了500斤,秋收后李隊長還給我來信“報喜”。1979年,全國糧食總產33,211.5萬噸,比上年增長高達9%,平均畝產量也達371斤。小崗村這么一個小生產隊畝均盡管比全國高66.5斤,但也不宜吹得太玄乎。

  再者,他們“片面挑出”小崗村分田到戶前的極端貧苦落后,什么“干活‘大呼隆’,分配‘大鍋飯’,缺乏生產積極性,‘上工像綿羊,休息似倒墻,一年累到頭,還是餓肚皮’”,實踐似乎證明它們過去搞集體害人不淺,卻不顧沈潔正是痛感分戶單干“20年來并無什么發展”,“ 現在依然是貧困和落后”,才堅定選擇重走集體經濟之路。

  2004年底,沈潔帶領全村干部到大寨、華西村、南街村參觀,學習他們堅持集體道路的經驗。據《南街村村報》2004年11月28日報道,被譽為"中國改革開放第一村"的安徽省風陽縣小崗村一行13人在村黨支部書記沈浩的帶領下,來南街村參觀,尋求集體共同富裕的道路。來訪的13人中有村主任、會計、婦聯主任及當年最早分田單干按手印的18名發起人中的4人。通過參觀學習,沈浩緊握檔案館副館長張天順的手感慨地說:“向你們學習,首先把思想武裝起來,將農民組織起來,走共同富裕道路。”

  可見,70年來,小崗村就經歷從集體到個體,再從個體到集體的發展過程 。如果將小崗村的包產到戶前集體經濟之路說得一無是處, 為何只過20來年為什么又重走集體之路?

  綜上所述,正確把握和運用實踐標準,就得尊重唯物論,客觀地看待實踐的結果,不“附加任何外來的成分”;就得尊重辯證法,全面地、聯系地看待實踐的成敗,不可“片面挑出”某個“事實”,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否則,實踐標準離開了唯物辯證法,就“連兒戲還不如。” 這樣,小崗村小崗村幾十年“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發展,也就充分證實了習近平總書記在吉林考察農業時明確指出的“農業合作社是發展方向”,乃至毛主席反復指明的中國農民的唯一出路是社會主義,都是否定不了的真理!

  (2019-3-17)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晨鐘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到底誰“封建”?
  6.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5.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6.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99热 | 有码日韩激情中文视频 | 在线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一区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第1页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