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今年下半年糧食收成的擔憂
前幾日與母親通電話,說到今年小麥收成,母親說,小麥壞了,天氣不好。又問起家中余糧,母親說,家里沒有余糧了,糧食早就都賣了,現在都是買米和面吃,也不貴,別人家都這樣。一種莫名的恐懼突然涌向心頭,萬一今年惡劣的天氣持續下去,影響到下半年的收成,農民怎么辦?農村怎么辦?農村這個穩定的基礎一旦失去,國家必將陷入動蕩?! ?/p>
我家鄉地處國家糧食主產區黃淮平原,一年兩熟,夏初收小麥,秋初收水稻。家中一直有儲存糧食的風俗,一般儲存足夠一年食用的糧食,其余出售。在我記憶中,除了有幾年夏季暴雨引發洪水,導致水稻沒有收成外,還算是風調雨順,鄉親們靠著土地的收成和外出打工的收入,經過一年一年的積累,日子慢慢的也好起來了,雖談不上富裕,但是衣食無憂,房子也從土坯房改建成了瓦房,近年來樓房也逐漸多了起來?! ?/p>
但是谷賤必定傷民,我已明顯的感受到鄉親們對種田不再熱心了,而年輕人甚至連田也不會種了,他們更多的傾向于外出打工掙錢。鄉親們算了一筆賬,發現一年在農田里沒黑沒日的干,一畝地一年的收入還不及打工一個月的收入。但是老一輩們對農田的感情很深,誰家也不會撂荒,因為挨過餓的人知道那個滋味不好受。也許是多年來的風調雨順,大家不再擔心糧食會歉收,也許是黨和國家充沛的糧食儲備,即使糧食歉收也不必擔心挨餓?;蛟S還有一個重要而直接的原因,以往糧食收購價格都是糧食剛收獲時低,然后逐漸升高,農戶也愿意多儲存一段時間。而現在似乎是剛收成的時候價格最高,加上面粉的價格便宜,買的面粉比儲存小麥自己加工成面粉的價格還低,所以農戶會選擇將糧食賣光。這主要得益于國家對農業的補貼,為了防止谷賤傷民,農作物收獲時以高于所謂的市場價很多的國家價格收購,但是面粉是用市場價格的小麥加工而成的,所以面粉的價格便宜?! ?/p>
不得不說,國家政策的意愿是好的,想穩定三農,從而保障國家的基本穩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沒有農村這一穩定的基礎是不行的。但是好的意愿未必就會有好的結果,就像住房改革,醫療改革,教育改革等等,由于具體政策的制定,以及實際執行過程中的種種眾所周知的原因,往往會導致完全相反的結果?! ?/p>
國家保障糧食安全,一是要保障18億畝基本農田這條紅線,二是要保證國家儲備糧的安全,三是要藏糧于農民。而能夠抵御全國范圍糧食歉收的根本是藏糧于農民,只有廣大的農民能夠自給自足,三農才能穩定,國家的儲備糧才能救濟的了城市。而現在實行的農業補貼政策,恰恰導致了農民不存糧了,收獲時糧食全部出售,平時購買加工好的面粉、大米供日常食用,完全的市場化了,在豐年時會把危機掩蓋掉,而一旦今年糟糕的天氣持續下去,尤其是小麥歉收后,水稻再歉收,糧食一短缺,價格馬上就會大漲,到那時面粉銷售價會遠高于小麥,農村就會出現缺糧,萬一真的出現這種情況,后果將無法想象,而天真到以為市場經濟能發揮作用,能制造出糧食的話,廣大農民估計只有用手中的鐮刀來回擊了。
想至此,只有祈愿上蒼能憐憫中華蒼生?! ?BR>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