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大學生的來信
寒梅冬雪
這是我在2009年底收到的信。寫信的是一位大學生,現在就讀某師范學院,大三,數學系。認識他那年他剛剛考上大學,正在為上大學發(fā)愁。 他家在貧困山區(qū),他是他們村里建國以來的第一位大學生。 我當時想資助他,他拒絕了,很干脆。他知道了可以貸款讀書,打定主意去貸款,其余的靠家人打工,他有個舅舅是代課老師,可以幫助他一點。 我聽到他的決定后,很欽佩他的骨氣和志氣。 知道他家窮,也去過他家一次,難忘他用一塊羊肉煮了一鍋菜招待我,還叫上村里一群18、9歲的娃,其中一個第二天就要南下廣東打工了。 那群年輕的農村娃的思想、談吐讓我驚訝,我第一次知道了,他們對打工的無奈 --- 那只是沒有希望的、迫不得已的選擇。 從那以后,我深刻領悟到最有資格、最能把農民、工人問題說清楚的,是農民、工人自己。 即使我走進過農民中,也只是走馬觀花。 就說這位大學生,我去他家坐過,吃過,聊過,但仍然不知道背后還有這么多故事。直到收到他的封信。
最初,他寫的是封求救信,想必是萬般無奈寫給我。他家的房子快塌了,大冬天的一家人居無定所。他家所有的錢供他上學都不夠,更不要說修房子了。 房子四外透風,他父親用一塊塑料布擋著暫時遮遮風。 房子全部修好要3、4萬,他只跟我借5千,說好了一定是借,否則不要我的錢。 什么叫尊嚴?這就是最有尊嚴的中國人,他們很窮,窮得有骨氣。
很感謝他的信任,給我寫信詳盡的講述了他家的故事,從父母年輕時講到現在(他父母都是60年代生人)。想起當年傷痕文學中所編造的那些故事,真是感概萬分。現經他同意,把信的部分內容貼出來,我一字沒改。這是現在發(fā)生在我們生活中的故事。 隱去他的姓名、籍貫,為保護他的隱私。
(大學生的信):
。。。
“看著父母紅腫的雙手,是我讓這個家一蹶不振,不堪一擊,使這個家沒有了生機。
每逢狂風大雨,家人都不敢在家夜宿,只能去借宿,第二天一早回家,那家根本不像個家,遍地是水,火坑成了水塘,飯根本就煮不了,可以想象有家不能歸的那種心境,如此的凄涼,如此的哀傷,農民的最小心愿就是衣食住行,連這都滿足不了生活哪里還有激情,只會給這個家?guī)聿粚幦铡!?/p>
“爸爸小時家還算富有(這也是能取到我媽做媳婦的一個原因),那時吃喝不愁,生活過得無憂無慮,父親是獨生子,故然爺爺奶奶對她疼愛有加。然而,爺爺去世得早,又鑒于父親生性憨厚老實,頭腦簡單而懦弱,而使這個家落敗下來,再說又沒兄弟。因此,外人是看他猶如糞土,隨時都可以踩在腳下,而使父親在村里一無是處。”
“爸爸也有自己的苦衷啊!他為這家做的還少嗎?幫人也不少啊!他沒日沒夜的做,為何卻得不到任何人的一點同情,反而被人數落遺忘?而大家在需要他的時候才想起他,他也是個人哪!也有自尊啊!為何卻得不到人們的尊重和認可。難道這就是所謂的人情世故嗎?說真的,我有時很不喜歡我們村里的人,他們只知道倚強凌弱,從窮人家撈取利益,而不敢向上面啃一聲。”
“我讀初中時,爸爸為我的學費到家外地修路,把腰給弄折了,家里的經濟來源更是雪上加霜。后來爸爸得了一場大病,說是去外地驚擾了神靈,就做一場法事,也吃點草藥,因為沒錢去醫(yī)治,便也不了了之,爸爸的身體也從此衰退下來,人也日漸消瘦,強壯的身體已不復存在,只要做稍累一點的活就叫喚,之后便要休息幾天,可是他不做,家里的吃穿從何而來,我也不知道他堅持著什么信念,疼了之后還是回到他的園田,似乎只有那里才能讓他得到安靜,得到滿足。”
“2003年,母親開始踏上了打工路,這是第一次也將是最后一次出去打工,一個連話都講不清楚的農村婦女竟走入他鄉(xiāng)生活,因為她的兒子有出息了,以鄉(xiāng)第二名考上了高中。這是村里的一大佳話,也是父母最得意的時候,更是父母擔憂的開始。于是母親只字不懂的離開家鄉(xiāng),在外奔波。生活的無奈,離開時她說不怕苦不怕累,最怕的是像個啞巴一樣聽也聽不懂說又說不出,老板吩咐什么都不知道,怕被老板趕出來。可是沒辦法,誰叫自己命苦,嫁給一個沒能力男人,而兒子卻如此好學,自己不承擔這個家,誰來承擔。
一晃四五年過去了,媽媽沒有回過家,也不知她在這幾年里過得是否如意。于是去年暑假我去那里打署工,一來了解母親這幾年的生活環(huán)境,二來也能掙點生活費。剛到那真的出乎我意料,那廠比較偏僻,是專做家具的,廠房不僅舊老無比,那宿舍更是簡陋潮濕,飯菜更別說有多么難吃了。車間到上班時間時那木灰像霧一般滿天飛,工人們必須戴口罩上班,你若是沒技術就得搬木板,弄得人臉又是灰又是汗,看到這番情景,我真的體會到心如刀割的感受,我的心洶涌澎湃,心的痛使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卻照亮了我的心。一直以來媽媽都說自己很好,在這里吃好穿好,現在還長肥了呢!現在才知道媽媽生活的艱辛。后來媽媽告訴我,這個廠的工人基本上都是窮人家,都是因為在家的子女讀書而來到這里,這里雖有點苦,可是工資還可以,沒有文化又有年齡的人能得到這樣的待遇已經可以了。我也看到了,那里的工人都是40出頭的人,穿著樸素簡單,此刻我想到了“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個詞。
我在我媽這個廠應聘也上了班,慢慢地我漸漸真正了解我的母親。其實當年她外出打工時就帶病離家——闌尾炎后期和胃病,她不告訴我們,只怕影響我們的學習。后來又了解到她在這個廠很受委屈,上司同事都看不起,因為她的舉止,也可能是她的言行,她節(jié)約以致她吝嗇,撿破爛當零用錢甚至撿別人丟的衣服來穿。這些我都看在眼里啊!因為下班我們基本上都在一起,而且無話不談,當然也談到了她廠被人欺負的一些事,以致我差點失去了理智。大熱天里,我給她營養(yǎng)快線,她又是憐惜說真好喝,又甜又冷,從嘴舒服到心,還很精神呢!只是太浪費了。我問她:“你沒買過嗎?”她說有水喝就行了,都老了沒必要。媽,你這樣我們怎么舍得花您的血汗錢呢!后來又知道她時常叫肚子疼,有時還疼得很厲害。問她了才知道,那是結石啊!我同學有結石都是痛那個部位,叫她去醫(yī)院檢查一下,好醫(yī)治。可是她說不用,這已經一年了,都是這樣,應該不要緊,更何況在這里醫(yī)藥費很貴的。后來她還是堅持不去,說是回家了再去吃草藥,聽舅說家有專治這病的人,我可能在這里做不了多久了。我當然也就允了她的話,因為不想媽媽再在這里受苦受累。
一個月過去了,我恍恍惚惚的帶著哀傷回到了學校,激勵著自己一定要好好學習,發(fā)誓我一定要出人頭地,不為誰,就為我的父母。
去年冬天,母親的結石又發(fā)作,老媽實在忍無可忍,這才告訴我弟,我弟帶她去醫(yī)院做透視才知道她的結石已經9mm了,弟弟讓她去用激光打,我媽不愿意,她不是怕痛,而是沒錢,我還在讀書呢!于是我威脅她說你如果不去打,我也就不讀書了,你這樣我哪還有心思讀下去,她這才答應我們去把結石給打了。當時我還勸她回家,再吃點草藥,錢的問題不用她擔心,費盡口舌這才說服她,她說去復查看一下不好的話再回家,以免花更多的錢。然而,過幾天,她跟我說:我好了,不疼了,沒事,你就放心去上課,如果我回家,你弟一個人供不了你讀書,再說了,我回去又有什么呢?也不是一樣受累,吃不好穿不好后天天又和你爸吵架,讓人家看不起啊!我在這里雖然老了別人看不起,但忍著忍著一個月也能得到幾百塊啊!這些話深深刺痛了我的心,此刻我的心好沉好沉,有誰知道這幾百塊錢的來之不易啊?日夜加班,周末照樣不休,還天天被同事拿來開玩笑,欺負,最可恨的是那個課長,簡直不是人,別人去廁所就行,我媽去就不行,就連那次我媽結石病發(fā)的那天和他請假,痛得直抱肚子跑去和他說,可是他像沒看見一樣硬巴巴的塞給我媽說:“不可以,這才剛上班呢!”沒辦法只有曠工了,可是那個廠曠一天工就扣兩天的工錢,我媽傷透了心,第二天只能咬著牙去上班。我知道我媽是特別節(jié)約的人,看到地上有易拉罐就去撿來換錢,再渴也不去買點喝的,等著回廠再喝,病了也不買藥吃,等到周末下午下班了才趕著去我姑那邊叫姑幫她刮背,這一跑就只是走路,來回的兩個小時啊!勸她說這樣太危險了,本來又晚了,而且是個女的,實在讓人不安心啊!可她就是不想花那錢坐車而寧愿走路,說走路安全又能鍛煉身體。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我,如果我不讀書而是出去打工的話,我媽就不用再受這樣的罪了,她就可以在家像別人一樣無憂無慮的生活著。可是這一切不能再回頭,也許我唯有取得優(yōu)異成績才能給母親一點慰籍吧!”
“我的學費都是貸款,生活費基本上靠自己掙,上課期間靠勤工儉學,學期結束就到外面打工,我沒有怨言,更沒有低頭,因為這個家總得生活下去,而未來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一只鷹它的夢想是在藍天高空中自由翱翔,而我不止是為自己而活著,也不止為這個家而活,為此這一切都只是個開始,生活中的艱難只能帶給我上進的激情和對生活的憧憬,不可能讓自己頹廢。然而,此刻我是家里的寄生蟲,心有余而力不足,也許遠大夢想就此告別,這個家對我已經付出太多太多,我不能太自私,不能為這個家做任何事情就罷了,反而還成為家里的累贅,看這這個家一點一點地衰敗,我的心真的好沉,密密麻麻中不知所歸,只盼望早日畢業(yè)重整這個家,為它添花增色,讓它也有一個家的模樣。可是如今這家已不能再居住下去,而家里就只有弟弟一人獨攬重擔,家里節(jié)約出來的那點積蓄哪夠重建一棟房子啊!本來還以為會得那個危房改造的基金,可是那個名額由村干來定,這樣的話我家還有份嗎?因此,我寫出去的申請也石沉大海,杳無音信。后來名額出來了,果不其然。”
。。。
信中他告訴我,這個寒假不能打工了,考完試第二天就要回家,回去看看家里房子怎么修下 。。。
寒梅
2010.1.10.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