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該承認,精英們這些年來對人民公社的反面宣傳效果是很有效果的。所以現在一提到人民公社,馬上就有人用“大鍋飯”、“平均主義”、“一平二調”等來說事,使一些年輕人不明真相。如在我討論公社的帖后有跟帖說“人民公社,都是工分制,隊長一喊,大家上山,干和不干,都是一樣。”
實事求是地說,人民公社初期確實吃過大鍋飯——公共食堂;由于極左思潮的干擾,局部地區也出現過“平均主義”、“一平二調”的現象。從發展的觀點看,出現這些問題也應該是正常的。但是,一些領導人與精英們抓住這些問題大做文章,并據此來全盤否定人民公社的歷史作用與集體化道路,是十分不實事求是并且極端不負責任的。
實際上,人民公社初期出現的問題,中央是一邊發現一邊糾正。特別是經過困難時期的考驗,到了上世紀七十年代人民公社的相關政策制度已經逐步完善,絕大多數人民公社都在健康發展,像小崗村那樣落后的地方是很少的。按正常的領導方法,應該是用先進帶后進,而不是用后進來否定先進。所以不少人認為人民公社的解體是有些失常的。
人民公社時期,制定政策的是黨中央,因此要認識人民公社,應以中央文件為準,而不能以道聽途說為依據。正如現在雖然腐敗很嚴重,但中央反腐敗的態度是明確的,而這個態度就是通過中央文件表達出來的。關于人民公社,當時存在什么問題,怎樣解決這些問題,黨中央發過多個文件,下面這個毛主席批發的《中共中央關于農村人民公社分配問題的指示》,對認識人民公社的分配問題應該有幫助。
附:中共中央關于農村人民公社分配問題的指示
中發[1971]82號 毛主席批示:照發
在黨的“九大”團結、勝利的路線指引下,遵照偉大領袖毛主席關于在全黨進行一次思想和政治路線方面的教育的指示,全國農村廣泛地開展了批修整風運動,特別是粉碎了野心家、陰謀家、叛徒、賣國賊林彪及其死黨的反革命陰謀,粉碎了林陳的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廣大貧下中農、社員群眾、革命干部階級斗爭和兩條路線斗爭的覺悟更加提高,社會主義革命和生產的積極性進一步高漲,“農業學大寨”的群眾運動更加廣泛、深入,農、林、牧、副、漁全面發展。今年的農業生產,在戰勝了旱、澇、風、蟲等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又奪得了第十個豐收年。目前,農村的革命和生產形勢大好。
在當前大好形勢下,“我們必須兼顧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認真落實黨的有關政策,搞好農村人民公社的分配工作。這對于貫徹執行毛主席“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偉大戰略方針,鞏固農村社會主義陣地,加強無產階級專政,調動廣大社員的社會主義積極性,支援國家社會主義建設,有重大的意義。
全國農村人民公社的分配工作,總的情況是好的。幾年來,各地一般都能正確地處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關系,積極完成和超額完成了國家征購任務,壯大了集體經濟,增加了社員收入。但是也應該看到,在分配問題上,兩個階級、兩條道路、兩條路線的斗爭仍然是很激烈的。有的“分光吃盡”;有的集體增產了,社員不增收;有的超支戶多,分配不能兌現;有的批判了“工分掛帥”,又出現了勞動計酬上的平均主義等。這些都妨礙了毛主席革命路線的貫徹落實。
為了進一步搞好農村人民公社的分配工作,必須總結經驗,發揚成績,糾正缺點,切實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一、正確處理集體積累和社員分配的關系。人民公社應在生產發展的基礎上逐步增加積累。但也不要一下子積累過多,“要盡可能使農民能夠在正常年景下,從增加生產中逐年增加個人收入。”生產發展較快、收入水平較高的社隊,經過社員討論同意,可以適當地多留一些公共積累。
公社、大隊一般地不從生產隊提取公共積累,如果舉辦企業、購買農業機械等,在不影響生產隊擴大再生產的前提下,經過社員大會討論同意,也可以從生產隊適當提取一部分公共積累。
公積金應該用于擴大再生產,不準用于蓋辦公室、禮堂、招待所和請客送禮等非生產性的開支。
二、認真搞好糧食分配。中央關于繼續實行糧食征購任務一定五年的通知,必須認真貫徹落實。既要保證及時完成國家征購任務,又要同時安排好社員生活,“絕對不可以購過頭糧”。
生產隊要根據生產發展的需要和可能,留足種子和飼料糧。“一定要有儲備糧,年年儲一點,逐年增多”。集體的儲備糧主要用于備戰、備荒,不得輕易動用。必須動用時,要由社員大會討論決定。
口糧的分配辦法,一般可采取基本口糧和按勞動工分分配糧食相結合的辦法,也可以實行大多數社員擁護的其它適當辦法。不論實行那種辦法,都應做到既有利于調動最大多數社員的勞動積極性,又要確實保證烈屬、軍屬、職工家屬和困難戶能夠吃到一般標準的口糧。社員口糧應當分發到戶,由社員自己管理。要教育社員勤儉持家,計劃用糧。
要合理安排經濟作物集中產區的糧食征購任務或統銷指標,堅決保證這些地區的社員口糧不低于鄰近產糧區的標準。要合理安排林區、牧區、漁區社員的口糧。
三、堅持“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社會主義原則。搞好勞動計酬,是按勞分配的依據。在社員勞動計酬上,要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不斷提高社員為革命種田的覺悟,不斷同資本主義傾向作斗爭。當前要注意克服平均主義,應該按照社員的勞動質量和數量,付給合理報酬。
學習大寨勞動管理的辦法,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同群眾商量,不可硬搬照套。要發動群眾認真總結當地好的典型經驗,改掉那些限制群眾積極性的、繁瑣的、不合理的東西,堅持那些為多數群眾所歡迎的、簡便易行的辦法,并不斷加以改進和提高。
必須實行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則。輕視婦女的封建思想,必須批判。有些地方,“四類分子”在家的男勞力多,他們利用干部、群眾的舊思想,煽動搞男女同工不同酬,剝削貧下中農,應特別引起注意,要及時揭發,堅決斗爭。
四、認真貫徹勤儉辦社的方針,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必須十分節省地使用我們的人力資源和物質資源,力戒浪費。”社、隊舉辦集體福利事業,應和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不許任意增加脫產人員,宣傳隊、廣播員、體育隊等,必須堅持在業余時間進行。赤腳醫生要堅持參加集體生產勞動,必要時,經社員討論,可以誤工記工。
堅持干部參加集體生產勞動的制度,“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一件帶根本性的大事”。有些大隊、生產隊干部參加勞動少的情況,必須堅決改變,做到“三不脫離”,其補貼工分不能超過“六十條”的規定。
要精簡會議,少開會,開短會。縣和縣以上各部門召集大隊、生產隊干部和社員參加會議、辦學習班等,應按“六十條”規定發給津貼、伙食費和必需的旅費。公社、大隊開會要盡量不占用生產時間。
公社、大隊調用生產隊的勞力,必須同生產隊社員商量。國家各部門要調用生產隊的勞力,必須經過各級黨委批準,并付給合理報酬。不得無償地調用生產隊的資金、材料和發動群眾捐獻或攤派,重犯“一平二調”的錯誤。
國家在農村舉辦文教、衛生和其他企業、事業,或者把企業、事業下放給生產隊交貧下中農管理,其開支應由主管部門負擔,不得轉嫁給集體和社員。經批準的民辦公助學校和民辦教師的經費,國家補助的部分各地不得任意挪用。
五、切實解決超支戶的問題。目前,有些社隊的超支戶不少,造成了分配不能兌現,甚至挖空了集體積累,分掉了國家貸款,嚴重地挫傷了社員群眾集體生產的積極性,影響了集體經濟的鞏固和發展。必須引起重視,認真對待。造成超支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階級敵人的煽動和資本主義思想對某些干部的侵蝕。因此,必須狠抓階級斗爭,打擊階級敵人的破壞活動,批判資本主義傾向。要加強社隊領導班子的革命化建設,教育干部提高覺悟,轉變作風,帶頭償還欠款。要把各級財務管理工作的機構、隊伍和社隊財務制度建立和健全起來,做到財務公開,公布帳目,經濟民主。
六、貫徹執行“以糧為綱,全面發展”的方針。發展生產,增加收入,是分配的基礎。人民公社在狠抓糧食生產的同時,要合理安排農、林、牧、副、魚的布局,處理好糧、棉、油、麻、絲、茶、糖、菜、煙、果、藥、雜的關系,做到綱舉目張,互相促進,全面發展。要劃清多種經營同“金錢掛帥‘的界限,不要把黨的政策所允許的多種經營當作資本主義傾向來批判。
商業部門應該積極組織社隊開展多種經營和社員的正當家庭副業,加強產品的收購,正確執行黨的價格政策,不得壓級壓價,以促進農村多種經營的發展。
合理的獎售政策必須繼續執行,不要隨便變動。
中央希望,各級黨委把農村人民公社的分配工作,當作一件大事來抓。要以批修整風為綱,堅持群眾路線,深入調查研究,認真抓好典型,及時總結經驗,切實把今年的決算分配工作抓好。
(此件發至縣、團級)
中 共 中 央 辦 公 廳
一九七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發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