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走集體道路獲得成功的典范——南山
作者 憤慨
?。吩拢保度?,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山東省的16名專家學者來到龍口市南山集團,召開南山經驗與發展方向研討會。
此前,6月12日,煙臺市在南山集團召開中共煙臺市十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做出了向南山集團學習的決定,進行了“遠學無錫近學南山,解放思想跨越發展”總動員。
南山當年是窮山
南山的村名叫前宋,260戶,800人,人均不到一畝山嶺薄地,窮得“肚中空當當,山上溜溜光”。
2001年,前宋改名南山。
如今的南山,是龍口市東江鎮一家村企合一的大型國家級企業集團,總資產106億元,村民5000人,員工3?6萬名,企業40多家,涉及毛紡、鋁業、電力、旅游、教育等十幾個產業。2002年,南山集團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利稅6?2億元,上繳稅金1?6億元。
南山的發展像個謎。
破解南山之謎,先得從前宋村第三生產小隊說起。
~1983年“大包干”時,三小隊不是分光吃凈,而是抱成一團干事創業,用集體積累先后上了玻璃纖維廠、棉紡、毛紡等項目。到1987年,形成了2?4萬錠棉紡、4條化纖噴絲生產線、1200臺織機的生產規模,集體積累達到5500多萬元,戶均占有近100萬元,三小隊一下子蓋起了56棟小別墅,一戶一棟,每棟166平方米。
看到三小隊的變化,全村黨員主動找到上級黨委,推舉宋作文干村黨支部書記。宋作文上任伊始,就從三小隊的積累中拿出20多萬元,還清了村里的外債。
前宋村先富起來了,而鄰村仍在受窮,宋作文和支部一班人看不下眼,大膽提出“強弱連帶,攜手共進,相兼相融,好在其中”幫扶理念。從1994年到2000年,先后兼并了后隋、西馬、達溝、南張家、西澗、曲家、上觀、刁崖8個貧困村。這些村集體的數百萬債務由南山償還,上千名勞力在南山就業,上千名孩子在南山入托、上學,1574家農戶全都住上了166平方米的小別墅。
與此同時,他們大力發展旅游業,先后投資22億元,建起了康樂宮、高爾夫球場、中華歷史文化園等系列景觀以及南山大劇院和五星級標準的國際會議中心,把跟著貧困村兼并過來的荒山深谷變成了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而南山旅游也被譽為“小康之旅”。
綠化面積13平方公里,村民人均綠地森林面積3300平方米,9座水庫點綴在青山紅瓦之間;容納2萬人的體育場,藏書58萬冊的圖書館,從幼兒園到大學“五級相連、四教統籌”的現代教育體系;28%的家庭有轎車,老人住上了星級賓館水平的敬老院……
一名外國游客曾感嘆地說:“南山是一座洋溢著現代氣息的‘農民城’?!?/p>
南山靠啥賺大錢
乍一看,南山的產品沒啥不一般,毛巾、鋁材,司空見慣,就是毛精紡也沒啥了不起。但是,同樣的買賣,南山人一干,往往就效益倍增。
南山人創業干事有一個高點定位的“坐標”,有一條環環生財的“鏈條”:不干則已,干則一流,以大規模、高質量搶占市場“制高點”,搶奪份額“主導權”;把集團的主導產業向前后拉長延伸,形成既有原料基地,又有加工環節和終端產品的完整的“產業鏈條體系”,使利潤空間環環相連,衍生膨脹,實現利潤最大化。
南山的“坐標”與“鏈條”,體現了資源優化配置的規模效應和管理生金的市場法則,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否則,坐標低,規模小,鏈條就是“小而全”;而坐標高了、規模有了,不搞“鏈式運作”,就是放棄利潤空間的“大而虛”。
南山人當年做石棉瓦需要玻璃絲,開始出去買,后來他們自己拉絲,成本下降一半;織毛巾,需要腈綸絲,他們又上了腈綸噴絲設備,年加工毛巾1?8億條,日產各類毛巾制品40多萬條,占全國同類毛巾70%的市場份額。1997年,南山投資3?6億元上精紡呢絨項目,一步到位引進了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等7個國家17個廠家的一流設備,實現了進口羊毛—加工毛條—紡紗—織成—成衣一條龍生產,填補了國內不能生產150支紗的空白,年產超薄型面料480萬米。到了1999年,他們又投資4?6億元進行改造,達到年產面料1500萬米、成衣40萬套,成為國內同行業第二大廠家。如今,“南山牌”呢絨不僅成為許多名牌西服的首選面料,每年還有300多萬米出口日本和歐美。
鋁業,是南山的支柱產業。1992年上馬時只有8條生產線,后來擴大到38條。2000年,又分別上了12萬噸碳素廠、鋁業環保干法凈化系統和水處理系統,拉長了鋁產業鏈。目前,總投資36億元的年產60萬噸板、帶、箔的“1+4”輕合金熱連軋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
鋁業是電老虎,南山發揮龍口煤炭資源豐富的優勢,于1999年和2002年,先后建起了13?2萬千瓦的熱電廠、30萬千瓦的熱電廠。眼下,又有兩座各20萬千瓦的海水冷卻式熱電廠正在興建。煤炭—發電—碳素廠—鋁錠—鋁棒—普通鋁型材—輕質鋁型材,南山形成了中國北方規模最大、技術含量最高的煤電鋁產業鏈。
“鏈條效應”打造出南山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形成了多年如一日的“貨款即時兩清”的良性循環。全集團40多家企業,沒有賒賬營銷,沒有呆賬、壞賬,沒有三角債。1999年12月,“南山股份”在滬上市,融資7億元。3年過來,看到南山的速度和效益,有專家如是說:“南山這市,上得扎實。”
南山憑啥留人才
實現跨越發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才。
南山有自己的大學——投資2?5億元的南山職業學院,面向全國招生,在校生1萬多人,畢業后80%以上留在了南山。這些年,南山還從全國外聘了600多名各類人才。
南山靠啥吸引人才,拴住人心?
早在“三小隊”時,南山家家就有個被稱為“加成手冊”的小本本。所謂“加成”,其實就是一套特殊的分配機制:員工領取工資、年薪后,由集團再追加同等金額的報酬,作為“第二年薪”。但這筆錢不發現金,而是記入“加成手冊”,計息參與集體流動資金,每年發“利息”,買房、購車、辦喜事等大的開銷,可以申請動用。按照集體創造財富的膨脹速度和個人貢獻,在“加成”的基礎上,再分別授予5—10倍的“股份”,作為個人對集體企業的內部持股。
從一開始搞副業賺小錢,到如今轉動百億資產的大盤子,南山的班子成員越來越深刻地感悟到,調動人的積極性,關鍵是理順分配關系,只有理順了分配關系,才能不斷激發員工的潛能,才能做到“控制分配,擴大積累,滾動發展”。
共同富裕不等于平均主義,“加成手冊”并非人人都有。創業的元老、前宋人、因有貢獻加入“南山籍”的員工,這些人可以享有“加成”。但“加成”不是“鐵飯碗”,有重大失誤,“加成”立即取消。改過自新,重新入籍,“加成”從零開始。對外來人員,有突出貢獻且個人自愿,可每年按比例轉為“南山籍”,即刻享有“加成”。所以人們說,“加成手冊”就是南山的“綠卡”。
宋作文說:“這樣做,不是為了分里分外,而是必須尊重歷史,區別價值,體現差別,明辨功過。用經濟手段,變一柱擎天為萬眾擎天,南山才能永葆青春。”
南山為啥跑得快
南山集團董事長宋作文只有小學畢業。南山的創業班子中,學歷最高的也不過是初中生。到如今,這個班子的主要成員基本沒變。他們湊到一起開會,有兩個老習慣:一是批評,二是爭論。
班子成員只要在家,每天早晨到集團辦公室開碰頭會。但匯報工作不準表揚自己,更不準表揚領導,只能講問題,講辦法。領導總結也是只批評,不表揚。宋作文有兩句名言:“一邊跑一邊喊的人跑不快”,“不該你得的榮譽你得了,很危險”。今年6月,煙臺市擬定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做出在全市開展向宋作文同志學習的決定,與宋作文通氣,他婉言謝絕。市里只好把這個決定改成《關于向南山集團學習的決定》。
南山班子的爭論,其實就是民主決策的過程。凡重大問題,黨委成員必須調研、討論、集體決策,尤其涉及項目、投資等發展大計,班子成員往往爭得面紅耳赤。用他們的話說,“大事”都是“吵”出來的,不“吵”透了不罷休。他們“吵”出的方案,再提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從當年干工副業開始,鄉親們就把對宋作文的稱呼從“隊長”換成了“廠長”。如今,南山集團做大了,新員工越來越多了,人們開始叫他“宋總”、“宋董事長”。但不管怎么叫,“管一個小隊,得叫全隊富;管一個村,得叫全村富;管一個3萬多人的企業集團,得叫這3萬多人都富——讓群眾都跟著共產黨沾光。”宋作文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
南山的明天是啥樣
南山舊貌換新顏。然而,南山的班子成員卻從沒有松口氣的念頭。
南山今后應當怎樣發展?這是55歲的宋作文和他那幫老伙計們經常思考的問題。他們的答案是:跳出南山看南山。
南山向北15公里,就是渤海海濱。海灘上,有大片當年開采煤礦留下的塌陷地和舊礦坑。南山集團打算用8至10年時間,投資200億元,在這里再造一座“海上南山”。
為了把“海上南山”項目建設好,南山集團聘請了一家世界頂尖的美國公司進行總體規劃,瞄準發達國家水平,建設綜合性海濱城市新區。他們依托南山產業優勢和海濱地利優勢,面向國內外整合資源,控股與龍礦集團合資在海邊利用舊礦坑開發柳海煤礦,與龍口港合資建設20萬噸的深水碼頭。在澳大利亞建立鋁土基地,與澳大利亞、法國、日本等簽訂一攬子技術合作協議,實施“引進國際領先技術設備,實施大宗物料全球采購,進口原料、技術、智力與擴大產品出口并重”戰略,掙外國人的錢,辦南山人的事。
兩年來,南山集團已在“海上南山”投入20多億元,中加國際學??⒐ふ猩?,30萬千瓦熱電廠投入運行。到2005年,他們將完成投資120億元,重點抓好“1+4”熱連軋輕合金、60萬噸氧化鋁、13萬噸碳素、40萬千瓦熱電、年產150萬噸柳海煤礦、20萬噸深水碼頭、國家級植物園等7個大項目。屆時,南山集團將成為山海呼應、中西合璧的現代化海濱城市和產業多元、結構合理、管理現代的特大型企業集團,計劃到2006年實現銷售收入400億元,利稅40億元。
“富裕沒有頂!”宋作文說,“1978年,我剛干三隊小隊長時,能叫大伙過年吃上肉丸餃子,就叫富;1987年,三隊56戶家家住上小別墅,集體積累戶均100萬,也叫富;等我干上村黨支部書記,280戶人家都住上別墅,集體積累戶均200萬,還叫富;到如今,全村1800多戶全都住上了小別墅,集體資產100多億元,戶均580萬元,我倒覺得不算富了———與高的比,與強的比,與發達國家比,南山算老幾?”
宋作文接著說:“黨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再過十年二十年,中國能富到啥樣?難以估量。所以,我們不敢懈怠,南山不能松套?!?
短評—— 富裕沒有頂
“富裕沒有頂”——我們為南山人的發展觀喝彩。
不同的發展觀,會產生不同的思路和結果。一個地方,如果有點小成便自滿,囿于一域審視自己的發展,孤芳自賞,必然弱化斗志,停滯不前;而那些立足長遠、放眼世界的地方,在成績面前自謙、自警,能夠面對成績找差距,使發展的前景更加廣闊。
“富裕沒有頂”,體現的就是一種開放的發展觀。正因如此,南山人在過去20多年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并正在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新南山而積極進取。我們解放思想、干事創業、加快發展,就需要這種永不滿足的發展觀,在成績面前清醒地審視自我,增強發展的危機感、緊迫感,立加快發展之志,謀加快發展之策,鼓加快發展之勁,求加快發展之效,把我省現代化建設不斷推向新的階段。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