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三農關注

童年的花果山

【黑鷹】 · 2008-08-24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童年的花果山》

   

在我的童年,我們村里有三條小河。東嶺有一條長長的山澗,斜插東南,在兩山的褶皺處消失,溝澗頂端,有一眼四季不涸的大山泉,順地勢分三級而下,沖擊出兩個小小的水塘,一條微型瀑布三疊而下,在平地上折而向西,匯聚起西北山褶處流下的泉水,變成一條細流涓涓的小河,穿村而過,將一個小小的山村,分為南北,一座磨的發亮的石橋,連起了南崖(村人讀Yai)北崖。

80多戶人家,北崖約70多戶,南崖10多戶,我家住在南崖,向前走30多米,是村里的兩個大場,夏天的夜里,這里不只是孩子的樂土,而且也三五成堆的坐滿了大人。躺在草墊子上,雖然也做數星星的傻事,但最喜歡的卻是聽大人講‘瞎話’(故事)。

比如在我們村南五里的雁臥溝,曾經有一條千年大蛇,粗如糞簍,長約十丈,八步之外,能將人或大牛吸入口內。后來有南蠻子路過,聞聽此事,套上一身牛皮衣,攜兩把尖刀,請村里一個最大膽的人帶領,到了雁臥溝。等了一柱香的時間,大蛇出現,南蠻子迎面而上,被大蛇一口吸入肚內,帶路的趴在石頭后面遠遠的看到,心想這下完了,卻不料大蛇竄出100多步后,竟然鮮血噴涌,寂然不動,而南蠻子卻從蛇腹下鉆出,毫發未損,原來南蠻子被吸進蛇腹之后,將尖刀狠狠的扎進地里,蛇走刀不走,就此開膛破肚。這南蠻子挖出蛇眼,揚長而去。為什么只要蛇眼呢?因為那已不是蛇眼,而是經過千年修練,早成了夜明寶珠!講瞎話的人說到這里,總是將手繞場一劃:這么老大的一個場,只要有那一顆寶珠,就能照的比白天還亮,就算掉地上一根針,八十的老太太也能不費力的撿起來。

當然還聽了許多的故事,但這件事卻最能勾起我的貪心。冬天夜長,總想就著馬燈看看書,總被干完活的母親將燈擰熄,把我攆去睡覺,憤憤的上床躺下,總是想:要是我有那樣一顆寶珠。。。呵呵,早上起來,發現枕頭上有哈喇子,常令我疑心是睡前想到寶珠的緣故。

在附近的村里,數我們村的山場最多,從東嶺、將軍墳、大頂子、雁臥溝,綿延五里多路。而雁臥溝,在毛主席時代,修了一個大大的水庫,由于水源豐沛,形成了我們村里的一條主要河流,自南而下,與村西響湖崖水庫流下的第三條河匯合,自南向北,從村西流向北去,當然,村中間的那條小河也匯入這條河。

據說,這兩座水庫是調集了全公社的社員共同修建的,但受益的只有我們鄰近的五個村,旱時能保住70%的田地澆水,在我們這樣的丘陵地區,澇是不怕的,只要克服了干旱,就絕對不會受災,所以自有了水庫以來,除非下雹子,我們五個村真正做到了旱澇保收。后來我問起三年災害餓死人,老人們總是自豪的說:“餓死人?咱這里可沒有!到是北崖你二爺爺用一袋糧食娶了你二奶奶,她是河南逃荒來的。”

記憶當中最讓我不能忘懷的還是那五里山場,毛主席時代提倡封山造林,綠化祖國,像我們這樣山多人少的村莊,有山有水,社員勤勞肯干,到我6、7歲的時候,到處樹木蔥蘢,草盛花繁,兩邊河岸,彎曲粗大的柳樹、樹冠如蓋的燕子樹,直挺云端的白楊樹、刺槐樹,特別是春天到來,漫山遍野一片青翠,桃花杏花夾雜其中,分外美麗,說一句風景如畫,絕沒有半點夸張。

我們這一帶大多為砂土嶺,根據土層厚薄,分別栽植些桃樹、杏樹、柿子樹,棗樹,石巖壁縫以及山頂之處,砸上刺槐楂子,以及棉槐臘條等灌木,甚至還套植了一些苜蓿、草木西等,凡是能長點植物的地方,就絕不荒廢。

也許柿子樹長的快一些,最大的柿子樹,我們三個小伙伴手拉手才能圍過樹身,這些山場由生產隊栽植,歸生產隊所有,但由大隊統一管護,設有護林員,建有看山屋子,由年老體弱的社員擔任,山上嚴禁一切打柴摟草行為,有人違反,交大隊處理,據說開始的時候處理過兩個人,還為此開了全體社員大會,讓這兩個人在會上向全體社員檢討。有一個腿軟的站不起來,還是由兩個民兵架著走到臺前的,但終于也沒講出話來,兩個民兵沒架住,出溜到地上了,社員們哄堂大笑,村支書沒奈何,教訓說:“看你那堆肉,兩個人都抬不動你,七尺高的老爺們,還做那丟臉的事,以后再犯,你坐地上也得向全體社員檢討!散會”,后來還被人起了綽號‘二人抬’,也有人叫他‘出溜’的。但從我記事起,卻從未聽到或看到有人違反,可能是農村人更看重臉面,父母對我的教訓最多的也是說;人要臉,樹要皮,做人可要堂堂正正的!”

現在想來,還有一個原因也很重要。因為下第一場雪的時候,生產隊會在山頭上按戶分樹枝子,就是刺槐,因山頭土層薄,只能長刺槐枝子等灌木。多少戶就分多少片,然后抓鬮,各戶自己用鐮刀割了推回家垛起來,那時每家都有柴垛,人口多的家庭,必有5個6個的垛,有麥秸樹葉青草的,也有地瓜、花生秧的,再就是這刺槐枝子,雖然燒的時候要防止被扎,但火旺撐燒,很多走親戚的看了,往往要羨慕一下的。

我們這些小孩,當時放學放假之后都要上山的,工作是挖野菜喂兔子,但摘果子、捂柿子卻是印象最深刻的,桃、杏、棗成熟的時候盡可以去吃,護林員見了并不禁止,但僅限于就地吃掉,現在想來,那時也沒人想到多摘些,放籃子里拿回家。

當時吃的還很挑剔,沒熟透的是不屑吃的,趕巧了沒有熟的很透的,就會悻悻的離開,但悻悻的時候是很少的,除非故意在不到應該吃的時候去,或者懶的不愿意跑到另一個山頭去,而且只要有小伙伴找到了好的,大家是不介意你咬一口后我再咬一口的。

那時對吃并不是特別熱心,更感興趣的攢一些桃核杏核,一個是本身可以拿來做游戲,二是可以作為別類游戲輸贏時支付的貨幣,有耐心的人,鉆上小孔,串在一起,這是玩扮和尚必要的道具,那時雖然每個人都喜歡當孫悟空,但當孫悟空的師父,畢竟是不很壞的角色,掛上這樣一串佛珠,做一回閉眼念經的糊涂蛋、老好人罷了。只有八戒是個苦角色,不在于干活跑腿,而是在心里覺得這是一個比妖精還不如的壞蛋,好吃懶做,貪心愚蠢,除了拍馬屁還挑撥離間,只有輸了的時候才沒奈何的去當,一旦贏了立馬從沮喪轉為高興,在小孩子的心里,光榮和恥辱是很分明的。

棗樹長的地方比較危險一點,護林員是嚴禁我們爬樹呀、扔石頭砸的,他們認為這是很危險的事,用搖樹的辦法吧,以我們那點力氣也不過蚍蜉撼樹,而且以他們的說法,棗是能放住的,最后可以吃曬干的紅棗,而且我們也吃過這些老漢們給過的紅棗,并不好吃,據護林員們說,這是因為品種是木棗的緣故,所以吃到嘴里就如嚼木頭渣子似的。所以,對棗樹是印象最淡的,并且當時就很淡的,即使走過樹旁,也不會駐足的。倒不如找一些艷離子,拆拆梨子更好吃。還有酸酸的馬虎(狼)爪子、柳牙嘴,以及肥肥的茅草根、鮮辣的野蒜,或者捉些螞蚱,尋一些鳥蛋,用火烤來吃。

而柿子就不這樣了,那是要摘了拿回去,放到麥秸垛里,俗稱捂柿子,到秋天有柿子的時候,偶爾在家想吃柿子了,只需去麥垛里掏一掏,只要家有小孩的麥垛里,無一例外的能掏到,并且不用感覺不好意思,因為這是可以分享的,自己捂下的,被別人掏去了,從不覺的這是丟失,因為大家的東西就應該分享,能夠與他人分享,反而是愉快的一件事。

忘了那時的果子有沒有剩下的,是分了還是賣了、還是歸了護林員所有,記不清了。但那時美麗的景色,憨厚醇樸的鄉風,現在想來,真的恍若隔世了。

上小學的時候吧,開始分田到戶,不過印象模糊了,只是聽大人說分田單干了,但在村里變化不大,大人們照樣的早出晚歸,忙著農活。一直到了83或者85年,村里開始種棉花,之所以記住種棉花,是因為使用農藥的緣故,河里的魚蝦死的幾乎沒有了,摸魚撈蝦的樂趣喪失了,對小孩來說,是很郁悶的一件事,更郁悶的是,連植樹造林多年的山場也分了,果樹成了個人的,刺槐行子成了個人的,再也不能隨便的去吃果子了,伙伴之間也生分了好多,過去是分享的,現在只能自家吃自家的啦,并且很警惕別人會來偷摘自家的果子,所以上山挖野菜也成了劃區單干,在自家的地場里徘徊,一是只能在自家的范圍挖,越界是要被阻擊的,二是要防止別人侵犯自家的地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這是不是也有大人的囑咐呢?現在也是隱約間了,因為那種郁悶和孤獨的感覺分外鮮明,擠占了其他的記憶。但隨后問題就解決了,各家開始伐樹,隨之刺槐枝子割完之后,有人開始刨楂子,就是連根刨出來,以后再也長不出枝條了,第一家為什么刨,我是不知根由的,但開了這個頭,迅速從一家到數家,由數家到全村,我曾問過家里的大人為什么要刨呢?刨出來的樹楂子能比得過年年都能割到的樹枝子多嗎?答曰:當然不如年年能割的多,但別人家刨了咱不刨,放那里肯定會讓貪心的人給咱刨嘍,這是沒辦法的事。

兩年以后,山禿了,嶺裸了,曾經的花、曾經的果、曾經隨手可捉一大葫蘆的螞蚱,以及割刺槐枝子時,我們跟著去挖的、下蟄了的豆蟲。。。。就這樣留在了心里,消失于眼中。伙伴又一起結隊上山挖野菜了,仍然是好伙伴,但總是在心里有了一層薄薄的隔膜。。。也許是因為保護自家的東西曾經吵過嘴嗎?

吵嘴并不一定產生隔膜,而是因為什么產生了吵嘴,現在想來,是從公到私的轉變喚醒了一種意識,是因為單干之后潛意識里產生的保護自己和財產的欲望,這種思想意識和情緒傳導給孩子,讓一群小孩忽然之間有了這是你家的、這是我家里的概念,現在的小孩是不會產生我當時那樣的體驗了,因為他們失去了可以參照的另一種感覺。但這也啟發了我的思考,讓我覺得,不同的社會制度制造出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社會環境給了人不同的選擇,通過一個個被動的、主動的選擇,逐漸讓大多數人形成了差異不大的思想、性格和品質,就如中國人的奴性,并不完全是文化的原因,更不是遺傳的原因,大部分是制度的原因。

比如在一個皇帝可以隨時打大臣的屁股,怒火起時可以殺頭棄市,誅連九族的時代,要臣民們培養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的大丈夫氣概,實在難為人。反過來說,如果人人都是這樣的大丈夫,那么皇帝又怎能產生呢?比如毛主席時代,在一個提倡人人起來當家作主的環境里,理解和掌握毛澤東思想,又怎么會產生奴性呢?

村里的三條小河干了兩條,也許是因為戶戶鉆井的緣故,破壞了水脈,山上溝澗中,原本很多的山泉,現已全部消失。也許是人類貪婪的動力、也許是迫于生計,鄉親們的積極性的確很高,戶戶忙于掙錢,人人竟相掙錢。

我每次回家,村里的青壯勞力很難看到,除非農忙或過年,基本全在青島、黃島、大連等地打工或收廢品。倒是常看到60 、70的老人荷鋤肩鍬的匆忙身影。一個80多歲的老人,曾經得過偏癱的病人,看到他蹣跚的走在下地的路上,令我迷惑。家人告訴我,兒子不孝順,老倆口現在仍然靠自己種地撿柴,勉強度日。

農村富裕了嗎?農民富裕了嗎?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工作在農村的我來說,這實在是不能肯定的問題,我總覺得,農民的精神世界有些荒漠,有些沉重,在追逐財富的過程中,也許同時丟掉了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東西。

其實,自問一下:我丟掉了什么?我自己也正在尋找,所以,我也無法回答自己。

   

                                      2008年8月10日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再說掩耳盜鈴
  2. 湖北石鋒|讓“個人崇拜"論見鬼去吧!
  3.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4. 簡評蘇俄知識分子的厄運
  5.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6.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7. 人民公社的廢除和農村生育率下降
  8.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9.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10. 特朗普奪島,劍指中國?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7.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8. 我們還等什么?
  9.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日韩精品动漫在线观看一区 | 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精品真实国产乱子伦 | 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 |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 色五月婷婷丝袜高清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