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有之鄉編者按]我們現在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分散的小農戶面對自然災害的抵抗能力很弱,如何保障災民的基本生活,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無法回避的問題。現在黨中央又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那么其中一定包含如何組織分散的小農戶增強抵抗各種災害的能力的命題,這是關心三農的各界人士務必認真思考的問題。我們發出這個呼吁,既是讓大家對這個問題能夠進行關注研究,又是希望能夠引起有關部門對這個問題的關切。
四川宜賓災民呼喚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救援支持
春節來了,受災農民的生活怎樣?又有誰能夠理解我們的遭遇和苦難。
我們是四川宜賓市翠屏區思波鄉農民,地區條件差,經濟十分困難,處于貧困狀態。2005年我鄉三百多戶農戶種的雜交水稻種“岡優336和川豐七號”兩個品種造成嚴重減產絕收,經過半年多的辛勤勞動,一年的唯一希望變成了失望,生活無著了。
災難發生了,我們先后找了鄉農技員,他說造成這種現象是“該品種抗病能力差,不適合我們山區種植”。農民代蘭萍今年種的“岡優336”同往年一樣,往年3畝半田要收4000斤左右,今年3畝多田只收了一百來斤谷子,其中一塊田未栽滿,去別人田里找來幾個秧苗,為什么同一塊田,那幾個秧苗谷子沒受損失,這顯然就不是管理問題。
2005年8月8日,宜賓晚報記者趕到現場,調查采訪,情況屬實,農民都是嚴格按照該品種的技術規程操作的。當我們找到翠屏區政府時,政府領導避而不見,支我們找農牧局,區農局的農技師對此做了鑒定,結論為該品種是穗頸瘟,通過特治農藥防治,也無法挽救。農民相信科學種田,但一年就靠這幾畝保命田維生,而面對這樣的災難無人問津,胡總書記講的“群眾利益無小事”、“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要我們找誰去落實?地方政府能夠袖手不管嗎?
在毛澤東時代,有公有制的保障,遇到這樣的災難有集體負責,還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社會主義大家庭”的后盾,而現在誰來支援我們?改革發展的豐碩成果我們怎么就不能分享?為此,我們特向上級各級人民政府請求,向中國共產黨的各級組織請求,幫助我們災民度過難關,給我們一條生路。
像這種類似情況有很多,我們期待人民知識分子和社會各界予以關注。
四川宜賓市翠屏區思坡鄉八個組:
英雄組、新民組、大歷組、茶林組、
順利組、同心組、白社組、超額組
三百多戶全體受災村民
2006年1月11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