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我坐著火車由北京沿著京滬線向著無錫前進,看著這一條鐵路啊,是那么的長,長的把我們國家的城市連在一起。總是感慨萬分,感慨筑路工人的偉大!然而這一條鐵路,也不過是在我們國家大地上的一條細小的線而已。火車就像在祖國大地上的公交車!
在火車上我把“烏有之鄉”的宣傳單頁分發給列車上朋友看, 也放在列車的報紙欄里,我發現我拿100張也還是太少!
在茫茫的人群中之中,我感到我們的渺小,我們要決定著,影響著我們國家的命運!!我們國家的未來!!在安徽滁州農村, 較貧困, 沒有樓房, 只是低矮的瓦房,草房。可是空氣清新,感到自然的美好,到了南京,看到了農村的別墅林立,可是問到了刺激的臭水味,這里的空氣都讓人感到惡心。我不知道是誰的生活更加美好,或許我們的理想是兩地的優點集合!
翻開我的地圖冊,突然看到一行小字,“30歲走過全國的省區,”這是我在19歲時,到 河南省南街村 時買的地圖冊,留下的記錄,如今將近十年,我才走過1/3而已。已經去過的省區有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安徽,陜西,湖北。看到這句話,我又了努力的沖動!30歲之前走遍全國的省區, 35歲之前走遍地級城市,40--45歲走遍全國的縣級城市!努力吧!!年輕人!!
地圖冊還紀錄著我2000年到江陰華西村時的幾句感想,“看著路邊的田地,一條條的田埂把他們分成‘井’字狀,這“井田制”可是在2700年前的春秋時期就有的啊,我們的農業還在繼續著分散式的封建耕作模式,而外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早已經是機械化大農場耕作,我們太落后了。我們的農業只存在了幾年的農村公社,就又走上了分田到戶,這其實是一種倒退!只有農村集體公社,才是劃時代的偉大進步!是我國農業發展史上一次最偉大的質的飛躍!集體公社在生產關系上是先進的,當時不過是在生產工具上存在著牛耕,人拉等類似封建時期的勞動,可那是表面現象,本質上我國的農業已經在質上變成了社會主義的集體耕種。對生產工具的更新會很簡單的。”
“就是這小小的田埂, 阻礙著中國農業規模機械化的普及, 就是這小小的田埂, 使得中國農民又回到了封建時代!知識形勢上還是集體所有制而已。”
“ 中國人民,努力吧! 為消滅田埂而戰斗!!”看著窗外的田埂,它們飛快的向后跑去,溫暖的陽光照耀在我的臉上, 和煦的春風吹在我的臉上,我的眼睛缺流淚了,我在為我國小小的田埂而流淚!”
“對我們的農業鄧小平其實也經過,我們的農業會有兩次飛躍, 總會要走上規模機械化!我們的現在狀況是,農業的生產工具已經是很快的提高了,機械化較普遍。可是,生產關系依據是落后的。生產關系急需升級。面對未來的機械化, 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繼續承包, 由有錢的人,有能力的人承包搞類似的資本主義的大莊園,一種是集體耕種, 發揮農村集體的力量,村委會就可以承包,就是集體耕作。前者是向著資本主義發展, 后者,才是我們社會主義的方向!”
我突然發現, 我年輕時的思想是那末不可思議, 如今我的思想沒有很大的進步, 難道是我墮落了,可怕!我不得不再次告誡自己: 年輕人, 不要忘記理想!!
年輕人不要忘記理想, 年輕人,未來我們會有發言權!!年輕人,努力前進吧!!“為消滅田埂而奮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