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辦,怎么辦,到底怎么辦?
歇斯底里之哀嚎絕不是我們應當做的
毛澤東同志說道:
“你們怎么辦,只有天知道”
青年要問天
問個水落石出,大道寬闊
青年朋友們,請務必始終相信
光明在前!!!
一、務必努力認清問題的實質
(一)偶然,還是必然?
在這里(專指普魯士國家,正如馬克思在其文《關于林木盜竊法的辯論》中所指的那樣),普魯士國家變成了為私人利益服務的工具,成為了私有財產對付貧民的工具,法律作為普魯士國家的理性,應該是公眾的公法,現在卻變成了私人的私法,因為“利益是沒有記憶的,因為它只考慮自己。它所念念不忘的只是一件東西,即它最關心的東西—— 自己。矛盾毫不使它惶惑不安,因為它不會和自身發生矛盾”。
貧民在生活的逼迫下,將垃圾桶中的食物翻倒出來吞入腹中,將林地中的枯樹枝當做自己的生活材料,貧窮的生活逼迫他們把垃圾、把樹枝當做勞動的對象。然而在普魯士國家之中,這種撿拾枯樹枝的行為卻被定性為了非法行為,即從法律的層面限制貧民不得撿樹枝,在馬克思看來,這無疑是等于斷絕了窮人的活路,馬克思說,這是對沒犯法者施法,給無罪者定罪。這是必然的,普魯士國家歷史的階段性的表征。
(二)既有言論自由,何以難發聲?
我們需要明白,大學生急需從資產階級天真爛漫的關乎自由、人權、平等之爛俗敘事中跳脫出來。我們需要明白,所謂的言論自由有其內在的限度,自由本身具有其不可剝離的物質條件,自由之所以有條件,是因為它并非屬于全人類的自由,是因為它在從巨獸的母體中脫胎伊始就沒有扯斷那條和母體連在一起的臍帶,這決定了我們的自由在歸根結底的意義上只得落實為消極的自由,亦即用膠帶自主的封住雙唇的自由。
二、務必不要犯了主觀主義的錯誤
大學生之青春正當時,在青春之年華時我們可以叛逆,我們在叛逆的時候將感到自己無比的高尚,我們覺得我們遠遠的超越了自己的前輩、師長、父母,我們覺得他們都已經早早被外部的世俗所敗壞,我們覺得他們所想的所追求的幾乎都是外部世俗所要求和規定了的,爛俗的東西。我們可以把這些東西通過各種行動全部都瓦解掉,然后我們立刻抽身而退,站在一個徹底的,和這種社會現實,和紛繁復雜的特殊利益絲毫沒有糾葛的一個純而又純的“空地”之中,但是我們大概也不懂,我們必須在其中生活的這個“悲慘世界”,它究竟是如何變成這樣的。
因而,我們將很容易陷入一種極致的主觀主義的立場,在這種立場之中我們直接把主觀理性放大到了極致,用近乎脫韁野馬之勢肆意地發表著自己的主觀認識和結論,但是我們忽視了一點,那就是我們的主觀理性有時是完全空洞無物,徹底沒有任何具體內容的。
這種空洞感,這種迷惘的認識能力,將根本沒有辦法讓我們真正的對這個社會,對這個世界感到“不惑”。我們將在一次又一次的顱內高潮結束后,從懸空的道德王國,再次重新沉入到我們所在的非常不堪的現實生活中去。但是下降并不意味著沉淪,而是警醒著我們努力去把握生活本身。我們一方面要明確外部世界與我們不相謀,但是更為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確,這種不相謀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三、務必堅信光明在前
有不少同志、同學發出疑問,我們這樣發聲是有意義的嗎,是否有人理解我們的做法?這些青年同志們堅信正義終將顯露,堅信陰霾終將被驅散,但卻在經驗著一次又一次現實生活給予的沖擊后陷入了無盡迷茫。
現在的客觀情況,確實容易使得同志們陷入某種悲觀消極的自我否定之中,陷入對于前途渺茫的認識之中。但是,我們要明白,路該怎么走,光明在何處藏,不是前輩們硬生生的擺放在我們面前的,而是需要經由我們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
“馬克思主義者不是算命先生,未來的發展和變化,只應該也只能說出個大概的方向,不應該也不可能器械地規定時日。”
“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
已經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遙看東方已見
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
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毛澤東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四、務必堅持學習團結到底
許多青年朋友或許因自己面對社會現實的無能為力而感到迷惘。什么才是對的?我們究竟能做些什么?我們所做的什么才是有意義的?這些都是橫置在廣大青年同胞面前的極為現實的真問題。
我們向廣大青年同胞們,尤其是大學生群體這樣說道:“不要松懈理論武器,不要內部瓦解!”只有掌握科學的理論知識,才能避開“主觀主義”的漩渦。只有掌握了真理論,我們才能清晰明了的辨識出“敵人”是誰,才能避免將弓箭射脫靶。青年同志們很容易產生迷茫,這是無可厚非的,我們在各種“主義”之中感到困惑,對其他不同立場的同志總是抱著各自先行的成見來批判,這樣很容易形成自相瓦解斗爭之勢。我們應當明白,誰是“抽刀者”,而誰又是“更弱者”。要學習真理論,要用實踐來檢驗理論,要用正確的理論來反觀指導實踐,廣大青年同胞應當聯合起來,共同朝著光明的方向一路向前!
“從來就沒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國際歌》蕭三譯本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