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人生是從青年開始的——題記
一
做個有志青年,于人于家于國都是一個重要的話題——家國之興,在于青年。興焉衰焉,在于一個“志”字。這既是“五四”運動給我們的啟示,也是千年歷史的感悟。
人的一生,但凡可分為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在我國青年是從15歲到34歲之間這個年齡段。這個年齡段,是人生的黃金時光,國家最高領導人稱之為人生的韶華,也是同一個意思。既是身體的成熟期,也是心理的成熟期,心智的定型期。真正的人生,是從青年開始的。青年是什么樣子,未來就是什么樣子,國家青年人的狀況是什么樣子,國家的未來就是什么樣子。
每個人的成熟都不是想當然的事情,都是在一定的主客觀條件這一前提下實現的。具體來講,就是要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和思辨能力,要有充沛、旺盛的精力。這些,只有青年人得天獨厚,其它年齡段都是沒法比的。青年之前,一派朦朧,就像初生的幼苗還沒有到達開花結果的時候一樣。青年之后,不但思想觀念很難改變,精力體力也難以支撐人的飛躍。上天賦予了青年時期思想的敏銳和精力的旺盛,把握得好,誰都可以實現思想的升華,行為的超越。
一切大事業之大作為者,他們的青年時期無一不是有志青年。國家之所以把1919年5月4日這天定為青年節,也是因為這一天中國青年的表現對國家、民族命運的巨大影響。那天北京的青年學生為了抗議帝國主義國家在巴黎和會上支持日本對我國的侵略,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游行示威,向腐敗政府、向列強大聲說不,最后發展成為全國人民參加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并取得了勝利。這是家喻戶曉的“五四”青年節的由來。正是那時中國青年的覺醒在那一天的集中爆發,喚醒和拉開了我們這個民族集體改變自身命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序幕,迅速催生出中國革命階級先鋒隊——中國共產黨,使災難深重的中華民族,迎來了苦盡甘來的曙光,也使中國的優秀青年脫穎而出,成了民族的棟梁,走出了毛澤東、周恩來等一大批力挽狂瀾的頂天立地的偉大人物。
二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歲月如何深遠,做個有志青年永遠都是青年人和國家、民族的重要命題,這個命題也永遠會在路上。因為,一旦認為這個命題已經完成,那么,無論是青年人還是國家、民族,都會落入坐享其成的窠臼,就邁不開前行的腳步了。不要認為這只是停頓,這是倒退。因為,造化的車輪不會停下來,也永遠都是這個世界的參照物,彼動我不動,不動者實際上在倒退。
國家最高領導人在2018年5月4日講話中說:“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社會主義并沒有定于一尊、一成不變的套路,只有把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同本國具體實際、歷史文化傳統、時代要求緊密結合起來,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才能把藍圖變為美好現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也為青年奮斗指明了方向,道出了青年的大有作為。
所以,弘揚“五四”精神,這也是慶祝或紀念“五四”青年節永恒的主題。把慶祝或紀念“五四”青年節理解為坐享“五四”成果,那就大錯特錯了,結果將是再不思進取而遁入荒蕪。
于是,讀懂“五四”精神,便成了做個有志青年的必修課。
“五四”精神,我們認為核心和根本的要件就是立志——做個什么樣的人的問題。
“五四”精神貫穿愛國主義,生動闡釋了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能永遠不干,一個人只有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有所作為、有大作為的道理。這一作為的體現不但讓人生的意義璀璨奪目,也會讓國家、民族的命運蓬勃興盛。
“五四”精神生動闡釋了信仰的崇高和偉大。信仰區分平庸與偉大,不朽與衰朽,懦弱與堅強,寫就人生的意義。也告訴人們,有信仰的人生是奮斗的人生,有時候還是痛苦的。沒有信仰的人生可能是輕松的,但無法領略到人生意義,無法領略到真正人生的幸福,甚至還會墮落成行尸走肉的人生。
“五四”精神告訴這個世界,人是要有點精神的。一旦人有了精神,那么,不管你貧窮還是落魄還是如何無權無勢,都可以實現人生抱負,做一個對國家、民族有益的人,受到社會的景仰。“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五四”精神也是我們這個民族悠久燦爛文化的升華。
就在青年人讀懂“五四”精神的時候,也是自己的精神自覺,就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會頓生“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曠達情懷和胸襟,書寫好自己的人生篇章。
三
魯迅先生說:“愿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放眼當下,魯迅先生這一寄語仍然具有現實意義。
我們看到,當下有些青年人,并沒有多少立志的表現。思想上表現為精致的利己主義,工作上不敢吃苦耐勞,格局上常常“躺平”啃老。著實令人擔憂。
早幾天,筆者到某“新材料有限公司”檢查企業安全生產情況。這是一家上市公司,效益不錯,可廠房內工作的員工卻沒有一個青年人。
筆者不解地問企業負責人:“怎么沒有年輕人呀?”
企業負責人說:“招不到工,年輕人來廠之后,也留不下來,沒干幾天就跑了。”
筆者又問:“是不是高學歷者才招?”
企業負責人說:“不是,只有身體沒毛病的都要,學歷不是問題,來廠之后我們都會進行上崗前的培訓,都能學會工作技能。”
筆者再問:“待遇怎樣?”
企業負責人說:“企業給員工買‘五險一金’,包吃包住,一般每月還有5000塊錢一月發到員工手中。”
應該說,企業的待遇還是過得去的,工作也不是很累,可就是這樣的工作,年輕人也不愿意干。
與之相比的另一番景象則是每年成千上萬的畢業生爭搶一個公務員職位……
兩相對比,不難看出,當下不少青年人的“三觀”是多多少少出了偏差的。對于這些青年人來說,不妨品味“五四”精神,對于他們走好未來的路真的有很大的幫助。事實上,當代的青年,成長條件與百年前的青年相比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要好很多很多,把握得好,是能夠實現人生飛躍的。希望青年人倍加珍惜。因為,韶華易逝,時間不會倒流。
青年時期不能完成立志,耽誤的將是一生。大面積的青年不能立志,遲滯的將是國家和民族行進的步伐。這都是耽誤和遲滯不起的大事。
四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1957年11月17日,開國領袖毛澤東主席在訪蘇的繁忙外交活動中,還專門抽出時間來,親自到莫斯科大學的大禮堂,給我國的留蘇學生講話。是的,青年的成長,始終是新中國特別上心的大事,并造就了一大批新中國的建設者和生力軍。重新青年成長進步,也一直是國家的既定方針。
但是,我們也要看到,隨著國際國內大環境的變化,也出現了一些不利于青年成長的因素。特別是西方邪惡勢力見搞不掂新中國的一代、二代,便處心積慮地把重點放在了腐蝕我們的青年身上。比如臭名昭著的杜勒斯的《 十條誡命》(附文后),其歹毒程度可謂無以復加,通過西方邪惡勢力不遺余力地實施,對當下的我國青年也是造成了一定的腐蝕的。
在國內意識形態領域,國內一些所謂的精英、教授、學閥,自覺不自覺地成了西方邪惡勢力的傳聲筒,利用他們掌握的話語權,向青年灌輸精英意識,叢林法則,拜金主義,唯利是圖、吃喝玩樂等等,閹割青年靈魂和志向,引導青年“活在當下”、“享受生活、”“及時行樂”,把一些青年變成了“佛性青年”,“躺平一代”。這一切,都需要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主動反擊,要不然,垮掉的就不僅是青年,還會嚴重腐蝕我們這個國家、民族的精、氣、神。
青年不能頹廢,民族不能成為一副弱骨。
要讓馬克思主義走進青年的思想,內化到青年的靈魂,武裝青年的“三觀”;
要讓青年從迷惘、困惑和不良影響中走出來,抬起頭,挺起胸;
要讓理想、奮斗從青年的胸腔里熊熊燃燒起來,擔當起民族復興的重任。
也要給青年搭建施展平臺,施展抱負和作為。
革命元勛任弼時說:“世上無難事,只畏有心人,有心之人,即立志之堅者也,志堅則不畏事之不成。”
做個有志青年,應該是這樣的——
即使當下赤貧,眼里也有光;字典里,無“困難”之字;話語中,無“障礙”之語;必會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惟知躍進,惟知雄飛,于頭腦不混沌,敢于發聲,敢于質疑,敢于思考;堅持努力學習,修學儲能,創造環境,改造自我和社會。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這是一個改寫中國青年和中華民族命運的永載中華青史和人類歷史的日子。這個偉大的日子,屬于中國青年,也屬于全體中國人民。讓我們以今天為起點,傳承和發揚“五四”精神,邁開做個有志青年的鏗鏘步伐,勇往直前,奔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附:杜勒斯的《 十條誡命》
1.盡量用物質來引誘和敗壞他們的青年,鼓勵他們鄙視、公開反對他們原來所受的思想教育。替他們制造對色情奔放的興趣和機會,進而鼓勵他們進行性的濫交。讓他們不以膚淺、虛榮為羞恥。一定要毀掉他們強調過的刻苦耐勞精神。
2.一定要盡一切可能,做好宣傳工作,包括電影、書籍、電視、無線電波……和新式的宗教傳布。只要他們向往我們的衣、食、住、行、娛樂和教育的方式,就成功了一半。
3.一定要把他們的青年的注意力,從他們以政府為中心的傳統引開來。讓他們的頭腦集中于色情、享樂、游戲、犯罪性的電影以及宗教迷信。
4.時常制造一些無風三尺浪的無事之事,讓他們的人民公開討論。這樣就在他們的潛意識中種下了分裂的因子。特別要在他們的少數民族里找好機會,分裂他們的地區,分裂他們的民族,分裂他們的感情,在他們之間制造新仇舊恨,這是完全不能忽視的策略。
5.我們要不斷地制造“新聞”,丑化他們的領導。我們的記者應該找機會采訪他們,然后組織他們自己的言詞來攻擊他們自己。在一些國際聚會的場所,拍攝照片時要特別留意,這是丑化他們的最佳時機。
6.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傳揚“民主”。一有機會,不管是大型小型,有形無形,就要抓緊發動“民主運動”。無論在什么場合,什么情況下,我們都要不斷地對他們要求民主和人權。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斷地說同樣的話,他們的人民就一定會相信我們說的是真理。我們抓住一個人是一個人,我們占住一個地盤是一個地盤,一定要不擇手段。我們的商業機構和人員,都絕不能以占據了商業市場為最后目的。因為商業市場會轉眼就失去的,如果我們沒有占領政治市場的話。
7.我們要盡量鼓勵他們花費,鼓勵他們擴張信用,只要他們對物價失去了控制,他們在人民的心目中就會全垮臺了。
8.我們要以我們的經濟和技術的優勢,有形無形地打擊他們的工業,只要他們的工業在不知不覺中癱瘓下來,我們就可以鼓勵社會動亂。不過我們必須表面上非常慈善地去幫助和援助他們,這樣他們(政府)就顯得疲軟。一個疲軟的政府,就會帶來更大的動亂。
9.我們要利用所有的資源,甚至舉手投足,一言一笑,都足以破環他們的傳統價值觀。我們要利用一切來毀滅他們的道德人心。摧毀他們的自尊自信的鑰匙:就是盡量打擊他們刻苦耐勞的精神。
10.暗地運送各種武器,裝備他們的一切敵人,和可能成為他們敵人的人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