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毀在了中國這種變態的教育制度下,成了一個又一個含冤去世的無辜亡靈。
一所大學,首先應當培養的是學生獨立的人格尊嚴,強烈的愛國心,高度負責的社會責任感和崇高的歷史使命感。如果一個大學本身沒有屬于自己的精神文化,大學教師們沒有特別的人格魅力,這樣的大學再多有什么用?這樣的教師再多有什么用?培養出來的學生再多有什么用?從這些學校和老師手下出來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成為民族的脊梁,反而會成為危害祖國和民族的歷史罪人。和平時期,他們是阻礙社會進步和時代發展的絆腳石。戰爭年代,他們就是賣國投敵加速我們亡國滅種的漢奸走狗!
盡管如此,我們的國家和政府直到現在還是循囿于固有的教育模式而不肯改革。我們清醒的認識到,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教育方針和總方向從根本上講就是錯誤的。但是教育部門的那些官員為了自己所謂的面子,卻遲遲不肯承認自己教育的失敗,不僅如此,那些無恥之徒竟然還以一種掩耳盜鈴的姿態繼續駕馭著中國這艘教育的馬車,向地獄深淵加速行駛。這就好比是一個技術嫻熟的飛機駕駛員,朝著與目的地相反的方向行駛,其結果只能是與正確方向的漸行漸遠和本質初衷的永遠背離。
口口聲聲的教育改革,口號喊了多少年,本質上還是換湯不換藥的小修小補。這些腦殘型的政府官員們,竟然目光短淺到為了自己眼前的政治利益而拿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開玩笑。他們是在賭博,但下注的籌碼卻是我們這些成千上萬的學子們。他們升官了,發財了,卻坑害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學子。
也許,在短時期內,由此所帶來的惡劣影響和負面效果還不是很明顯,但是,假若長此以往下去,中國的教育,將會呈現出一片凋零的景象。
我們在一種十分壓抑的環境下學習,磨滅了個性,泯滅了思想,喪失了未來,作了老師和教育制度下的溫順羔羊。但是,我們要知道,學生不可能一輩子都待在學校里面,最終還是要進入社會,因為社會才是們真正的人生大學??墒窃噯枺何覀兊母改富ㄙM了那么多的金錢,我們自己耗費了幾年的大好青春,學校都給了我們什么?畢業等于失業的殘酷現實令我們不寒而栗。有人批評指責我們說:大學生擺架子怕吃苦受累,不知道從基層作起。難道非要所有的大學生都去當廁所清潔工嗎?我并沒有歧視哪種職業的意思。我只是想知道:國家和政府培養大學生的目的是什么?難道就是培養出一個又一個的廁所清潔工?這和幾十年前那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有什么區別?退一萬步講,就憑現在的當局政府,有當時政府的那種魄力和感召力嗎?當年的那場百萬知識青年大移民之所以成功,靠的是對毛公個人的崇拜和對黨對國家對政府的無限忠誠和熱愛。現如今的政府公信力,是完全不能與當時同日而語的。政府執政者還有那些專家教授級別的御用文人們,真的應該好好思考一下為什么。
我們一直很虔誠的愛著我們的祖國,可是我們又得到了什么呢?得到的是毫無根據的批評謾罵嘲諷和鄙視!
現在的大學生,真的是很可悲的一群人。比吃苦,比不過農民工。比金錢比權利比后臺,比不過那些不學無術的富二代官二代。比混社會的經驗,比不過那些沒有職業的流氓。比生存能力,我們甚至還比不上那些沿街乞討的乞丐。為什么?就是因為我們是一群自以為是,胸懷大志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的貧困大學生。我們沒有辦法,只有依靠那點卑微的精神鼓勵自己生活下去。
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在身上,我們有沒有想過,在這個歌舞升平的國度,在這個陽光明媚的吉日,又有多少任還在為他們自己的生計而奔波老碌?也許,現在的我們并沒有受到生存的威脅,但是我們不要忘了,在中國這樣一個發展極不平衡而又極端變態的畸形社會,任何事情都是可能發生的。我時常在想,如果哪天自己淪為了沿街乞討的乞丐,那種生活將會是什么樣子?會和現在的生活有哪些現象和本質上的區別?一個人,只有生活在憂患意識中,才會充分認識到這個社會的現實和殘酷。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了誰都不可能否認的事實。所以,作為一名大學生,要做好畢業等于失業的心理準備。不要以自己學校多好,自己所學專業多么熱門,自己能力多強這些為借口來證明失業和自己沒有關系。當然了,擁有這些優勢會比別人更加容易找到工作。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任何一所大學,任何一個專業,他們的畢業生不可能全部都找得到工作。當我們畢業之后,我們就要抱著自己將成為失業大軍一員的想法去找工作,找到了,當然是皆大歡喜,我們就把它當作是上蒼對自己的一種恩賜。找不到也沒有關系,反正我們就是抱著找不到的態度來的,自己也并沒有損失什么東西。也許有人會認為我這是自欺欺人的阿Q精神。可是,在這個失業已經成為正?,F象的國家,除此之外,難道我們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嗎?
原以為,大學畢業,我就可以掙大錢去回報父母,沒想到,我們大學畢業了,卻仍然要依靠年邁父母的救濟。
原以為,大學畢業,我就可以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讓自己大展鴻圖施展抱負,沒想到,大學還沒畢業,自己就已經加入了龐大的失業隊伍。
原以為,大學畢業就可以掙錢買房買車,然后陪著自己心愛的人游山玩水,沒想到,大學畢了業,卻要每天睡在條件極差的出租屋內為明天的生活和工作憂心忡忡。我們有太多太多的原以為,又有太多太多的沒想到。
行政干預,是中國教育的根本癥結所在!
首先應當保持教育的獨立性,避免行政干預。校長應當接受學生的考驗,轉變校長的職能。選擇德才兼備有知識懂教育而又有具有個人魅力的人擔任大學校長。
其次,嚴格審查教師資格。不是政治審查,而是學識和能力的審查?,F在的教師隊伍,魚龍混雜。現在的中國大學,給人的總體印象就像是菜市場一樣混亂不堪。由于國家錯誤的政治干預,導致了學校領導及教師為了評職稱和升職而無心教學,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敷衍了事。為什么民國抗戰時期,中國出現了一個又一個具有獨特魅力的大師級人物,而新中國成立60年,改革開放30年,卻沒有培養出一位像蔡元培、張伯齡那樣的校長,也沒有培養出像劉文典、吳雨僧那樣的教師?現在的中國教育界,已經到了專家教授泛濫成災的地步。盡管如此,教育部的官員還是鼓吹:我國的專家教授隊伍還遠遠不夠,還有待于進一步發展擴大,因為專家教授在教師整體隊伍中的比重還很低。按他們的說法,什么時候,中國大學專家教授與學生的比重達到5比1的地步,那么專家教授的數量也就飽合了。
本來,現在大學專家教授的質量根本沒法和民國時期相提并論,這也就罷了,我們可以接受,畢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墒牵畢s把專家教授的職稱當作一種斂財的手段,只要有人送錢,就不加考察的授予各種各樣的專家教授稱號。學生花錢可以上大學,教師花錢可以晉級。這不僅是現在中國大學教育的現狀,并且這種狀況還將長此以往的繼續存在下去。大家想想因李剛兒子撞人一案而被保研的那些大一新生,在中國,還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嗎?
我不止一次的說過這樣一句話:位卑未敢忘國憂。更何況,教育問題也是和自己切身利益有著很大關系的問題。
我們不能因為聲音弱小而放棄吶喊,所以,在此,我要再次發問:到底有沒有人能夠拯救中華民族,拯救中國的教育,拯救我們這些可悲的莘莘學子?!救國首先救教育,亡國亡于讀書人!
后記:
中國教育改革的目標就是:讓所有的大學畢業生都因就業壓力過大而集體自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