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廠,回學校,已經一個月了,雖然早就應該寫寫實踐總結的(既不同于實踐報告,又不同于工廠日記的那種),但我想隔得遠一些,再遠一些,來看待所見證過的事。
才一個月,似乎就經歷了從夏到秋的變化,懷著丟了魂似的心境踏入校門,秋風也尾隨而至,一陣雨之后,他們就從所潛藏的大地飄了出來,我知道自然界樹葉將要凋零、大地將要沉寂,而我,也是時候回憶了。
一個月,車間的工友又由白班轉成了夜班;一個月,我又在學校里享受著廉價的犯錯與自由。在廠期間以為自己在一個月之后離開,會很難受,但或許總是對前方太過急切,沒來得及感受離別。真正踏出廠門的那天只是在回望時對班長深深地微笑,并在心中原諒了廠里見到的所有人。
自從那次工傷探訪之后,有個聲音一直在我耳邊回蕩:“聽了這些,我直想掉淚啊。”那是一個50多歲的大媽,我們都是四川的。給了她一本《女工手冊》,但她只讀過幾年書,不識字,于是我給她讀了前言,大概是“作為女兒,我們……作為人妻,我們……作為母親,我們……”在危機的社會中,越是底層人民,越是首當其沖。她講他們那個小廠的機器很舊,老出事,把她的手壓斷的那個機器有問題大家是有目共睹的,都不愿意在那臺機器上干,但她因為不識字,為了避免被開除只能在那里干,雖然那種活根本不需要識字。她給我講廠老板多么富、如何兇,做手術如何痛,在醫院如何無聊……我臉雖對她的微笑以微笑撫慰著,心卻無限地憤慨、悲涼。我們要走了,她說希望我常去,給她讀書……
在醫院我們常見到為工傷醫療費發愁的人,常見到因為沒錢被趕出病房的人,這一幕幕真的太刺痛人心,直到現在我還能聽自己到因此的呻吟。
在廠里的時候,你干活,老板付工錢,不干活就沒錢,似乎一切都很正常,似乎雙方都是得利的,更甚的是似乎是老板養活了工人,但真的是這樣嗎?不出事還好,一出事,一個小小工傷就足以見得誰是弱勢方,誰是強者,誰在剝削誰。難道全靠老板的良心發現?工人們是很相信經驗的,你去給他說工人才是這個廠的主人,工人是國家的主人,他們不笑死你才怪。大多數廠都沒有給工人們買社保,他們除了自己一雙空空的手,還有什么呢?但即使有社保,工人們也不怎么愿意,不是他們短視,而是因為他們還是在城市沒有歸屬感,不相信城市能為自己提供一切保障,他們更愿意到手的現錢多一些。
工人創造了城市,城市卻未能使他們的生活更美好。
36天,扣掉食宿、個稅、社保凈賺2700,,與其他進廠的人相比工資也是高的,甚至回校后,許多同學也認為工資很高,“本科剛畢業可能還賺不到這么多呢”。是啊,與其他廠相比,我們廠吃飯不要錢,還有雞腿,還發水果,住宿條件還好,還買社保,還是坐著干活,每天只干10個鐘,工資又高,我們還有什么不滿意的呢?
不,我不滿意!當他們投以驚異羨慕的目光時,我感到大大的委屈與氣憤,難道在他們眼里,工人們就只應該得到及其低微的工資?況且這些物質上的小小的改變算什么呢?就算夠工資高一點、福利好一點,又有本質上的區別嗎?難道就因為了那多出的幾百就能在城市里買房、買車、買奢侈品,過上那種有錢因而有尊嚴的生活?難道因為福利好一點工人們就能遠離那折磨人的生活?不,一樣的!一樣作為機器的附庸,一樣忍受壓抑的車間,一樣擺脫不了黯淡的命運。那微薄的工資是用工人們的生命換來的啊!
當我們一味追求目標時,卻遠離了初衷。經濟發展究竟為誰服務?在廠里,才更深地感受到市場激發的不是活力,而是敗壞力,公平更能創造效益。
在廠里感受特別多的時候,好羨慕社團的人們能很多人坐在一起開會討論啊。因為進廠沒能參加社團的兩個實踐,很遺憾,發現參加完實踐回來的人辦社團突然都那么積極了。因為進廠也沒來得及回家。但我感覺收獲很多,許多人都說我成熟了不少。對比上學期的狀態,真的變化很大啊。以前看書都是一些別人的經驗,不能把理論與整個社會聯合起來,在學校呆著,太天真,對別人的生活要么道聽途說,要么臆測。
在廠里,才真正感受到了生活的無奈與艱辛。對我改變最大的有三點。一是車間的那種環境,10多個小時在車間里被機器一樣看待地干著單調重復的活,再聰明的人也會在那樣上班、睡覺(吃飯只是一個不得已的小插曲)的模式中變傻,首先是人身、尊嚴的不自由,然后還要被迫地做出那么多所謂自由的選擇。二是與工人們的接觸中,我了解到的他們的經歷、觀念,同齡的我與他們相比經歷如此貧乏,而他們的觀念無不來于他們所處的環境。三是遇到的上鋪那個重本畢業生及另外一個工友,粉碎了我關于大學生僅存的那點幻想,我似乎看透了人生,我不要那樣卑微地活著,為自己奮斗有什么意義呢。做一顆小草,在這樣吃人的社會里也只能是自身難保。
是應該為正在受苦的同胞做些什么的時候了,所以這學期看到大學網及我們社團的新氣象,我也被鼓舞著。但人的良知有大有小,難道我只是盡自己之力,做了一件好事就滿意了嗎?不!知識分子總是說憑著自己的良心,但人的良心有大有小,況且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即使你不追求理想、自私,你最終也不會感到絲毫愧疚。
全社會深受資本奴役的人們啊,我們一起來創造出一個新的世界吧!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