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7月29日,我社舉行的【抗聯、邊疆、北大荒—10天9夜黑龍江之旅】活動從哈爾濱出發,本文為趙導歸來后的行程游記下。游記記述了本次黑龍江之旅的艱難坎坷,又講述了許多東北抗聯的英雄人物故事,飽含著趙導對曾經日本軍國主義的痛斥和對抗聯英雄們的感情,本篇向我們展示了黑龍江豐饒的土地,無邊的美景,和艱難的行程。雖然最終因為防疫原因沒能如愿走完全部行程,但在趙導和團友們的不懈努力配合之下,還是收獲了一個較為滿意的結果。
我們來到了傳說中的鏡泊湖。鏡泊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曾經多次火山噴發,熔巖阻塞牡丹江從而形成了熔巖堰塞湖。
吊水樓瀑布氣勢雄渾,飛流從十多米搞的懸崖上跌下,濤聲雷動,幾里之外都能聽到。鏡泊湖一望無際,百里長湖,碧波萬頃,湖光山色,原始森林,十分壯觀,慰人心懷。
從第五天開始,我們開始進入到北大荒地界。到目前,北大荒共有耕地4300萬畝,每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穩定在400億斤以上,足以養活1億人。北大荒農場的機械化,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實現了。
“捏把黑土冒油花,插雙筷子也發芽。”這是人們對東北地區物產豐饒、土地肥沃的形容。但是,在70年前,在東北地區的北部,有一片廣袤的荒原地帶,杳無人煙,一派荒蕪景象,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北大荒”。
國家一聲令下,數萬建設者響應祖國號召,擔負時代使命,從全國各地奔赴北大荒。當時的北大荒,自然環境極為惡劣。
曾經在北大荒參加勞動的作家聶紺弩在《北大荒歌》中寫道:“北大荒,天蒼蒼,地茫茫,一片衰草枯葦塘。葦草青,葦草黃,生者死,死者爛,肥土壤,為下代作食糧。何物空中飛?蚊蟲蒼蠅,蠛蠓牛虻。何物水邊爬?四腳蛇,蛤士蟆,肉螞蟥……”
惡劣的自然環境,并沒有嚇退建設者。他們在缺乏大型機械設備的情況下,依靠雙手雙腳,在荒原上排干沼澤,開墾荒原,播下希望的種子。
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認為只有南方的土地才適宜種植水稻。可是,北大荒經過多年的種植,培養出了赫赫有名的東北大米。
東北大米的核心產區正是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三江交匯的三江平原,這里是土壤類別中最肥沃的黑土地,為東北大米提供了充足的營養條件;長達半年的寒冷冬季,減少了病蟲害發生;秋季光照充分、晝夜溫差大,有利于東北大米的營養積累……所以,東北大米的品質很高。
如今,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散落著一百多個大型國營農場。北大荒,也成了黑龍江墾區的代名詞。
穿行在北大荒一望無際的稻田之間,很遠很遠才能見到一個農場。
下午到達中俄界湖—興凱湖。
興凱為滿語,興凱湖,原為中國內湖,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后,沙俄趁火打劫,迫使滿清簽訂《北京條約》簽定后,將興凱湖的2/3,連帶大片的濕地,共計7200平方公里的土地,據為己有,從此興凱湖變成了中俄界湖。如今的興凱湖,北三分之一的面積為中國,南部屬俄羅斯。
興凱湖是近代中國屈辱的一個標志。興凱湖是東北亞最大的淡水湖,水域浩瀚、氣勢磅礴,如同大海一般,令人心胸開闊,心情舒暢。
第六天,第一站,參觀第二次世界大戰終結地——虎頭要塞。
虎頭要塞是日本占領中國東北之后,在中蘇邊境一帶修筑的軍事要塞群中最重要的軍事要塞。規模龐大,結構復雜。
1945年8月9日,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在蘇軍強大攻勢和猛烈炮火的轟擊下,這個曾被關東軍吹噓為可堅持6個月,不怕圍困的"北滿永久要塞",僅用半個多月就被摧毀。至此,盤踞中國東北14年的日本侵略軍被全部殲滅,虎頭戰役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后一戰。
為什么要在虎頭修筑要塞?日本人是做了周密的打算的。
虎頭位于黑龍江省最東部的烏蘇里江邊,與蘇聯的伊曼城隔河相望,其位置大體在蘇聯遠東城市哈巴洛夫斯克(伯力)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中間,在這里構筑要塞,可以遏制蘇聯烏蘇里鐵路交通咽喉,封堵蘇聯紅軍進入東北的道路。因此,關東軍在此修筑大規模要塞,作為對蘇近攻的戰略基地。
日本關東軍野心之大,軍國主義之殘暴,從虎頭要塞的規模上可見一斑。虎頭要塞正面寬12公里,縱深6公里,在這樣的一個范圍內,共有大小十余處要塞。光是這一個要塞,日本關東軍耗資數億,征用中國老百姓十萬之眾,用時六年。修成之后,為保守秘密,十數萬中國勞工全部被殺。
至今,我們仍能夠看到規模龐大的地下工事,醫院、食堂、浴室,會議室、糧食庫等等,應有盡有。然而,不管日本軍國主義者的軍事堡壘多堅固,在抗聯戰士和蘇聯紅軍的配合之下,它很快就變成一片廢墟。
如今,日本軍國主義死性不改,矢口否認在東亞犯下的滔天罪行。但是,虎林要塞遺址和731部隊的遺址和證詞鐵證如山,它想招搖撞騙,蒙混過關,沒那么容易。
漫步烏蘇里江之后,下午我們到達了魂牽夢繞的珍寶島。
這不是一個尋常的小島,他的名字,全中國的老一輩人都知道。蘇共在赫魯曉夫之后,背棄了布爾什維克的初心,一步一步的走上了可恥的修正主義道路,同中國開始交惡。
同時,蘇共在赫魯曉夫的帶領下,推行大國沙文主義政策,使蘇聯邊防軍十六次入侵中國的珍寶島,毆打中國邊防軍人和老百姓。
中國一再警告,蘇聯置若罔聞。直到有一天,蘇聯打死打傷我國6人,中國邊防部隊被迫自衛反擊。
蘇軍在塔克和裝甲車掩護下進攻中國縱深和珍寶島,我邊防部隊則運動多種火炮,挫敗其近攻,最終擊毀擊傷蘇軍坦克和裝甲車共17輛,斃傷蘇軍200多人,繳獲坦克一輛,有利的保衛了國家的領土和民族尊嚴。
第七天,我們早上起來,看過了魚展館,走到了黑瞎子島的門前。結果被告知不能進去。
其實,我們此次東北之行并不順暢,因為總有疫情擋道。
從我們開始行程的第三天開始,就開始被疫情煩惱。首先是南京機場造成了新冠病毒的新一波感染。而后又經張家界演出的再次放大,不少城市都開始加強防控。邊疆地區地處邊境,防控政策尤其嚴苛。當天晚上,我們就不得已勸返了三位行程碼上帶星號的團友,因為帶星號,我們根本無法繼續前行,就連下高速都下不去。
到了密山,我們做了第一次核酸檢測,同時我們收到一個很不好的消息。因為我們的團友來自全國各地,而疫情繼續蔓延,很難保證每一個人的行程碼都不帶星。根據當地防疫部分發布的消息,一旦我們行程碼帶上型號或者變黃碼,我們將有可能面臨全車被強制扣留隔離的風險。
這突如其來的消息,如果是換做一般的旅行團和旅行社,那十有八九是要樹倒猢猻散。但是,星火東北邊疆行的團友,讓人意想不到的團結。
大多數人認為,既然在疫情期間出來,就肯定有一定的風險。要是見到一點兒風險就害怕,那不如直接待在家里。東北來一次不容易,即使有風險,我們也要走一走。只要星火還能繼續往前走,我們就一定跟上。最后,除了因工作原因不得不離團的兩位團由外,所有人簽名繼續往前走。
團友們信任星火,星火當然也不會辜負團友們的信任,同大家一起,同擔風雨,毅然決定繼續往前走。
從第三天開始,我們就常常要面對防疫卡口的檢查。好在,我們準備好和核酸檢測,準備好了行程碼,總算克服了重重困難,來到了黑瞎子島附近。
黑瞎子島是中俄邊界,原本是中國領土,近代被俄國強占,后又要回來一部分,如今是我國領土的最東端。登臨黑瞎子島看一眼,看一下中國最東部的土地,對于我們的行程有很大的標志意義。
但是,始料未及的是,晚上十一點,我得到信息,黑瞎子島不接待團隊。
第二天,我們仍舊不想放棄,決定以散客的身份嘗試一下,結果也失敗了。不僅失敗,而且因為我們是團隊,武漢突發疫情,波及到我們團隊,所以防控部門把我們大巴車鑰匙都拔掉了,景區大門關閉,我們只能原地等待當地防疫部門的檢查和處理意見。
我們都擔心,因為團友雖然都沒有問題,但是當地的防控政策很窄,也波及到了我們。因為我們之中有江蘇人,有武漢人,而按照最新的防疫政策,河南、江蘇、北京,甚至是武漢,當地都是不接待的。最危險的時刻到了,我們走到了距離被強制隔離最近的一刻。
惶惶不安四五十分鐘之后,我們得到確切消息,我們被當地驅逐,立即離開縣境。而后又陸續得知,附近的縣城、地市都不再接待外省游客,后面的行程無法繼續,我們被迫返程。
這時候,我們已經了解到,同江縣也不能進,很多縣對外來旅游團根本不讓下高速。之后,佳木斯也有明確消息,我們進不去。這時候因為后面幾個景點也都不再對外地人開放,我們決定返程哈爾濱。
我們抱著不到黃河不死心的心態,盡了最后的努力,走到了黑瞎子島的門口,被迫返程。返程的時候,大家也并不遺憾。
司機師傅從11點開始,從黑瞎子島到哈爾濱,一路800公里,開到了晚上近11點鐘才到哈爾濱。就這樣,七天的東北之行結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