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是一位領導廣大人民群眾毀千年舊制、行萬古巨變、辟千秋大道的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無人可比的偉大領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當之無愧的締造者。我們應該理直氣壯地說,毛主席的影響最深遠,毛主席留給人類世界的遺產最多而且最豐富。這篇文章,我就是要從淺到深,一點點的說明這個觀點。
謹以此文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
第一,毛主席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成果扎實的保留了下來。
中華上下五千年,從西周到民國,封建主階級的統治和封建主土地所有制存在了三千多年。我們不要把秦始皇吹得太高。秦以前是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秦以后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只是農民相對于農奴受到的束縛少了一點而已,但是也是封建生產關系,沒有任何階級統治的實質性變化。這樣的變化也不是秦始皇時代才出現的,而是大變法時代早就出現的。范文瀾的《中國通史簡編》對這個寫的最清楚。這三千多年,一直是封建主壓迫農民,存在封建主階級土地所有制以及一輪又一輪階級矛盾激化帶來的王朝更替。
1949年,毛主席宣告:“中國人民將會看見,中國的命運一經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國就將如太陽升起在東方那樣,以自己的輝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蕩滌反動政府留下來的污泥濁水,治好戰爭的創傷,建設起一個嶄新的強盛的名副其實的人民共和國。”(《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的講話》)1952年,全國大多數地區土改完成,在中國存在了3000年的封建主階級從此退出歷史舞臺。只有毛澤東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在中國歷史上徹底消滅了存在三千多年的封建主階級、推翻了三千多年的封建主土地所有制生產關系。今天,中國土地只能出租不能買賣、沒有出現封建主義性質的地主階級以及對地主具有比較強的依附關系的佃農,因為保留了毛澤東時代土地革命的寶貴遺產。
從地主剝削農民到封建主階級被最終消滅、封建主土地所有制生產關系被最終毀滅,這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千古巨變。所以,《開國大典》電影中的開場詞是極其經典的:“五千年的日月星辰,黃河曾多少次蕩滌滄桑大地,可是沒有哪一次改朝換代可以和毛澤東及其戰友們領導的這次壯舉相媲美!”(電影《開國大典》開場詞)毛主席是帶領人民徹底消滅剝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無與倫比。斯大林曾經說:“至于列寧和彼得大帝,那么彼得大帝是滄海一粟,而列寧是整個大海。”(《斯大林選集》:《和德國作家埃米爾.路德維希的談話》)這句話說的對。今天我們要說:至于毛澤東和秦始皇,那么秦始皇是滄海一粟,而毛澤東是整個大海。
第二,毛主席締造了一個最具有生命力的組織集體及其領導下的武裝力量
翻閱中國歷代王朝史,可以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多數經歷了長期艱苦浴血奮戰才建立起的王朝,往往壽命都比較長,例如漢(即使東漢西漢分開算,也比較長)唐元(這里的“元”從元太祖成吉思汗算)明清(從清太祖努爾哈赤算);而一些建立過程比較簡易的王朝,往往存在時間就比較短,例如西晉、隋朝。為什么隨著蘇聯解體,東歐的大量國家也轟然倒塌?因為這些東歐國家是“克隆羊”,他們的政權是在蘇聯的大力扶植下建立起來的,沒有一個自己長期經歷了大量艱辛曲折的開國創業的歷程,嚴重缺乏統治基礎和組織的自我生存能力。注意組織的生命力和組織的變質與否也有區別。蘇聯1956年變質為資本主義國家,但是蘇共、蘇聯組織徹底滅亡是1991年。由于太多客觀有利條件,蘇聯的建立也相對倉促一些,蘇共相對缺乏更艱辛的生存能力鍛煉歷程,這實際上也是蘇共組織集體最終并沒有實現更長期執政、生命力遠遠不如中共頑強的客觀原因之一。
毛主席親手締造的中國共產黨經歷了22年的開國創業戰爭和3年抗美援朝戰爭,擁有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經歷時間最長、面臨困難最大、最為艱辛曲折、解放人口數量最多的開國創業史,具有最頑強的生命力。正如毛主席所說:“我們國家的鞏固,首先是由于我們有經過幾十年革命斗爭鍛煉的共產黨和解放軍,有經過幾十年革命斗爭鍛煉的勞動人民。我們的黨和軍隊是在群眾中生了根的,是在長期革命火焰中鍛煉出來的,是有戰斗力的。我們的人民共和國是經過革命根據地逐步發展起來的,不是突然建立起來的。”(《毛澤東文集》:《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國共產黨不是國民黨集團那樣的美帝克隆羊,也不是東歐那樣的蘇聯克隆羊,而是土生土長的、逐漸發展壯大、最終統一了中國大陸、組建了全國性政權的偉大、光榮、正確的政黨。正是因為中共有最艱苦而長期的、土生土長的開國創業歷程,中共這一組織集體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有著世界歷史上迄今為止最長久而頑強的生命力。新中國已經成立75周年,中共組織集體已經執政75年,遠遠超過了蘇聯、蘇共執政的69年。毛主席親手締造的中國共產黨和新中國的生命力是最強大的,沒有之一!
中國共產黨的政權是從群眾之中生長起來的,是自然而然茁壯成長出來的具有雄厚的執政基礎的集體。群眾早已過習慣了共產黨領導下的生活,共產黨也鍛煉出了最為成熟的組織自我生存能力和執政能力。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要遠遠比其他任何一個組織的執政基礎更為扎實、更為鞏固。我黨在2023年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的講話中提到:“毛澤東同志親手締造的中國共產黨,在一次次革命性鍛造中不斷走向成熟,始終走在時代前列,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作為執政集體組織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武裝力量能有如此頑強的自我生存力、抵制住了全盤西化,離不開毛主席領導中共進行了二十多年浴血奮戰、開國創業的艱辛歷程打下的堅實基礎。中國共產黨能長期執政、能執政至今,能有如此無與倫比的雄厚的執政基礎,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中國共產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毛澤東。
第三,毛主席領導的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成果保留了下來
國家統計局提供的權威數據顯示:毛澤東時代,1950年,發電量有46億千瓦時,到1975年,發電量發展到1958億千瓦時;在1979年,發電量有2820億千瓦時,到2004年,發展到22033億千瓦時。毛澤東時代26年間,發電量增長了41.6倍,創造了世界歷史上最高的發電量增速,遠遠高于1978—2004年中國發電量的增速。可見,毛澤東時代中國的現代工業是超高速增長的。不僅如此,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還創造了鋼產量、發電量增長速度最快的全新記錄和世界歷史上糧食高產量的全新記錄!
毛澤東時代,中國就成為了唯一擁有全產業鏈的國家,建立了世界上最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沒有之一。這是美國、歐洲、日本都沒有做到的。過度強調發展重工業、輕工業和農業相對薄弱、產業結構相對不合理的前蘇聯也沒有做到。蘇聯分崩離析之后,俄羅斯今天的產業體系則更加不完整。毛澤東時代,“建立和發展了包括‘兩彈一星’在內的強大國防力量,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屢遭外敵入侵的歷史,我國國防力量走在世界前列”(《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兩彈一星、核潛艇、完整的國防設備體系,這些都是毛澤東時代而不是別的時代造出來的。要知道,2009年閱兵的時候展示出來的大量裝備還都是毛澤東時代兵工廠造出來的。
莫里斯.邁斯納指出:“無論毛時代的經濟發展還存在哪些不足,它仍然是一個為現代工業化奠定了基礎的時代。事實上,與德國、日本和俄國——這三個國家是后起工業大國中成功的范例——早期工業化的進程相比較,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更快。從1880年到1914年,德國經濟的增長率為每十年33%。日本在1874年到1929年的經濟增長率為每十年43%。蘇聯在1928年到1958年的經濟增長率為每十年54%。而中國從1952年到1972年的經濟增長率為每十年64%。這種經濟發展速度,當然不是像西方記者錯誤地告訴讀者的是什么‘蝸牛速度’。”(《毛澤東的中國及后毛澤東的中國》:《毛澤東時代的遺產》)中國進入工業化時代、走向現代化——這條中國歷史上萬古未有的道路無疑是毛主席開創的。毛主席不僅僅領導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改造,而且領導了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并創造了輝煌的成就。毛主席就是當之無愧的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道路的開創者!
第四,毛主席極盡所能領導中共進行了一系列反全盤西化、反“和平演變”的實踐探索,成功粉碎了帝國主義對我們進行全盤西化的陰謀
由于新中國脫身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積貧積弱,封建阻力、買辦阻力、小生產阻力、無產階級基礎薄弱程度、生產力相對于現代化水平的落后程度遠遠大于俄國,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西化思潮”吸引力,對于中國來說,無疑是遠遠大于俄國的。但是,“正是在國內外紛紜復雜的形勢中,毛澤東逐漸把防止黨和政權變質與反對帝國主義的‘和平演變’戰略結合起來進行思考,逐漸推動著毛澤東關于保持黨和政權永不變質戰略思想的最終形成。”(李慎明:《毛澤東的“反和平演變”理論與西方“和平演變”理論的較量才剛剛開始》)也正是因為毛主席創立了反“和平演變”的戰略并進行了預防社會主義社會的變質的探索,即使毛主席的理論由于舊習慣勢力的激烈反撲而遭到了大量人物的不理解和歷史虛無主義者們瘋狂的詆毀和抹黑,新中國也抵制住了蘇聯并沒有抵制住的全盤西化。
面對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全盤西化的大規模反攻,蘇聯走了全盤西化、全盤私有化、議會化的道路,徹底分崩離析。而中國粉碎住了全盤西化的陰謀,維持了黨組織對于代表會議、各個地方、各個條塊行政機構和武裝力量的全面領導制度以及大陸統一,并沒有走在經濟上淪為帝國主義殖民地的附庸化道路。中國面臨的阻力遠遠大于蘇聯,但是中國最終還是沒有走上俄羅斯已經走上的全盤西化道路,這離不開毛澤東時代打下的思想基礎、群眾基礎、黨政基礎,離不開毛主席探索預防黨的變質的艱辛探索實踐。正如姚有志將軍所說:“幾十年來,西方對中國花樣翻新的和平演變和顏色革命之所以難以得逞,根本原因在于毛主席為我們筑起了一道任何敵人都難以逾越的精神長城。”(姚有志:《毛澤東——立功立言立德的巍峨豐碑》)今天,我們最應該感謝的就是毛主席。
第五,毛主席開辟的無產階級專政下預防社會主義社會變質的道路,是人類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道路
毛主席最具有影響力的偉大貢獻,就是開辟了無產階級專政下防修反修的道路,開辟了這條人類從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道路,為人類進入共產主義社會指明了方向。這一偉大貢獻,無人可比!
馬克思和恩格斯僅僅提出了無產階級專政建立后要進行革命以及和舊觀念決裂,但是進行什么樣的具體的革命、怎樣革命,以及進行怎樣的決裂,他們都沒有給出答案;列寧延續著馬恩的觀點,列寧的繼承者們在蘇聯實現了全民所有制和集體所有制建立之后把專政對象根源完全定義為國際資本主義,而不提國內舊習慣和小生產、資產階級法權的消極影響。人類怎樣從社會主義社會過渡到共產主義社會,這一答案,就是毛主席首次回答的,而不是別人回答的。無產階級專政下防修反修的道路,就是毛主席而不是別人開辟的。正如李慎明老師所說:“確保黨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變質的另一種表述是:共產黨執政后,必須跳出治亂興衰的歷史周期率,這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尚未從根本上解決的十分重大的戰略性任務。對于這一時代性重大問題,馬克思、恩格斯沒有具體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這一實踐,我們不能苛求他們提出來。列寧有了六年多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實踐,在階級斗爭、無產階級專政和無產階級政黨等問題上發展了革命的理論,但尚未明確系統地提出這一問題。在中國共產黨的歷代領袖中,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十分敏銳地借鑒蘇聯黨靜悄悄地改變顏色的深刻教訓,是最為重視解決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問題的第一人。他及時提出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后如何確保黨永不變質的戰略思想,并努力艱辛實踐。”(李慎明:《關于正確評價毛澤東方法論研究——紀念毛澤東誕辰130周年》)
不管哪個集團及其頭子搞了一套什么體制、什么模式、什么帝國,不管這套東西搞了多長時間,都有滅亡的那一天,其影響終究是有限的。但是,毛主席開辟的具體的無產階級專政下防修防變的道路,即使由于華夏大地存在的、遠遠比發達國家更巨大的舊勢力殘余帶來的空前嚴重的阻力而遭到了人們長期的不理解和舊習慣勢力的激烈的反撲,其深度也早已超越前人的一切理論和實踐成果,其早已具有最強大的生命力!美蘇帝國皆亡之后,其存在時間不管多長,其影響都終結了——但是,毛主席的無產階級專政下防修反修理論以及毛主席開辟的無產階級專政下防修反修道路,永遠具有最頑強的生命力和最深遠的影響力——這條道路直通共產主義!
第六,在本文最后要說的一點,就是毛主席是永遠也全盤否定不了的!
為什么毛主席在中國人民心目中就有這樣無與倫比的崇高威望?因為毛主席領導下的中國大革命給社會帶來的變化的劇烈程度,是比蘇俄革命和建設帶來的變化的劇烈程度都要大的。毛澤東及其戰友一起戰斗的時代,是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危險、最衰落的最低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這種條件下,他們竟然領導中國人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實現了消滅剝削的萬古巨變!毛主席和他的戰友們“團結帶領人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消滅延續幾千年的封建剝削壓迫制度,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
像中國大革命這樣從最低谷橫空而出的劇烈變化,是脫身于相對強大的帝國主義沙俄的蘇俄革命所不具備的。從“小白鼠”到“雄獅”的變化,和從“獵豹”到“雄獅”的變化,給人帶來的感受是不同的——這也是毛主席比蘇聯領導人在國內更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更具有崇高威信的重要原因,這更是蘇聯領導人相繼被根本否定,而毛主席不可能被全盤否定的重要原因。更難能可貴的是,“毛澤東同志領導建立的植根中華大地、符合中國國情、體現人民愿望的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優越性”(《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不搞農產品義務交售制、不搞超額稅、不搞少數人高薪制度和少數干部獎金制、真的首次進行全社會范圍內的思想上靈魂上的社會主義改造,在世界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消滅了剝削。
正如鄧穎超所言,廣大工人、農民,人民群眾,是不可能同意全盤否定毛主席的。(蘇揚編:《中國出了個毛澤東》,解放軍出版社)在中國歷史上的最低谷領導中國人民消滅了剝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萬古未有的實質性的無與倫比的貢獻,這是毛主席在中國大多數人民和干部的心中永遠是第一位、永遠不能被全盤否定的原因。也正是毛主席在中國歷史的最低谷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與倫比的豐功偉績,廣大群眾對于毛主席的情感是無與倫比的,毛主席是不可能被全盤否定的。這一點,黨的一些重要干部有清楚認識。
總之,毛主席的影響最深遠,毛主席留給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的遺產最多最豐富,毛主席不可能被全盤否定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