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教育部向全國下發通知,要求當年春季教材將8年抗戰改為14年抗戰,全面落實14年抗戰的概念。
此舉一出,引起社會熱議。
要知道,8年抗戰早已是中國人的固有觀念,它甚至成為一個專有名詞,一說起抗戰,就會想到歷時8年。如今突然改成14年,從1931年而不是1937年開始,難免讓人們一時無法適應,紛紛猜測為何這樣改,又是誰第一個提出14年抗戰的。
在網絡上搜索會發現,大家眾說紛紜,有的說第一位提出者是93歲的抗聯老戰士李敏;有的說是作家王紀卿;還有人認為,東北抗日聯軍將軍馮仲云曾編寫過一本《東北抗日聯軍14年奮斗簡史》,第一個提出14年抗戰的應該是馮將軍,等等。
以上幾位,雖然從不同角度提出14年抗戰的說法,但他們都不是首創。第一個提出抗日戰爭從1931年開始的,不是別人,而是偉大領袖毛主席。
1945年4月24日,毛主席在《論聯合政府》報告中說:“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還是在一九三一年就開始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他說:
“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日本侵略者占領沈陽,幾個月內,就把東三省占領了。國民黨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但是東三省的人民,東三省的一部分愛國軍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或協助之下,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志,組織了東三省的抗日義勇軍和抗日聯軍,從事英勇的游擊戰爭。
“這個英勇的游擊戰爭,曾經發展到很大的規模,中間經過許多困難挫折,始終沒有被敵人消滅。
“一九三二年,日本侵略者進攻上海,國民黨內的一派愛國分子,又一次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志,率領十九路軍,抵抗了日本侵略者的進攻。
“一九三三年,日本侵略者進攻熱河、察哈爾,國民黨內的又一派愛國分子,第三次違反國民黨政府的意志,并和共產黨合作,組織了抗日同盟軍,從事抵抗。”(《選集》三,第1034-1035頁)
這里,毛主席把中國抗日戰爭的起點,從盧溝橋事變拉到了九一八事變;把中國抗日戰爭的開始時間,從1937年前推到1931年。
因為九一八事變后,盡管政府電令不抵抗,但是國民黨軍隊中的一部分愛國分子,還是進行了自發的零星抵抗。
比如駐守北大營的獨立第七旅部分官兵的自衛還擊,長春地區守軍對日軍進攻的抗擊,馬占山領導的江橋抗戰,錦州地區駐軍對日軍西侵的抗擊,哈爾濱地區駐軍對北犯日軍的抗擊,等等。
同時,東北各方面的愛國人士還自發地組織起義勇軍,進行了廣泛的抗日斗爭,其高峰時人數總計30萬以上,在東北的大部分縣開展行動。
特別是中國共產黨在九一八事變后還組織起10多支抗日游擊隊,同日軍展開了英勇的斗爭。這些游擊隊后來發展為東北人民革命軍和東北抗日聯軍。
到全面抗戰爆發時,抗日聯軍發展到3萬多人,游擊區域涉及東北70多個縣。
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這6年中,東北抗日力量的抗日斗爭,共造成日偽軍數以十萬計的人員傷亡。可以說,東北人民的抗日斗爭首先拉開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大幕。
接著,1932年的一·二八淞滬抗戰,第19路軍和第5軍雖未得到政府援助,但在人民群眾包括華僑的支持下,與日軍奮戰30多天,殲敵1萬余人。
1933年日軍侵犯熱河,政府又組織了長城抗戰,廣大愛國官兵奮勇苦戰80余天,結果以政府與日軍簽訂《塘沽協定》而告終。
再接著,進犯長城的日軍侵占察東,察哈爾民眾又自發組織抗日同盟軍,血戰5夜,收復失地。結果,這支抗日軍隊競被政府軍瓦解。
但是,東北抗日和淞滬抗戰、長城抗戰、察哈爾抗戰,都形成了中國局部抗戰的局面,共同打響了中國的抗日戰爭,也在東方首先打響了世界反法西斯的偉大戰爭。
在論述中國抗日戰爭起始時間的人當中,毛主席是最早把它確定為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在那時,國內外很少有人這么說,但他列舉的這些事實,又都確實是任何人都否認不了又抹殺不了的。
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前這6年時間內,政府雖然有過不抵抗,但也不是完全不抵抗;政府的抗日雖然不多,但也有一些民間的抗日則更多一些;甚至還有像淞滬抗戰、長城抗戰那些著名的戰役;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東北抗聯,在東北大部分地區一直堅持著抗日,抗日烽火幾乎一直沒有中斷過,還曾成建制地消滅過日軍。
因此,這時雖然沒有形成全面抗戰的局面,但說它是局部抗戰,則絕無問題,也無可置疑。
雖然國民黨不承認這些是抗日戰爭,但當時毛主席沒有忘記這些可歌可泣的抗日戰爭,今天的中國人更不能忘記這些可歌可泣的抗日戰爭!
中國抗戰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而不是以前所說的始于1937年的七七事變;中國抗日戰爭的持續時間是14年,而不是以前所說的8年。現在業已成為國人的共識和國家的定論。
毛主席的觀點終于在幾十年之后成為全國共識,說明在這個問題上,毛主席的認識比大多數人先進了幾十年。
說中國抗戰始于1931年而不是1937年,說中國抗戰是14年而不是8年,不但符合1931年至1937年這6年間全國有局部的抗日戰爭這一事實,而且可以告慰那些參加了這6年局部抗戰的將士們,特別是在這6年抗戰中犧牲了的抗日烈士們。
更為重要的是,還可以證明:世界反法西斯的戰爭,不是起于歐洲,而是起于中國;中國是第一個打響抵抗日本法西斯的戰爭的。
這就加重了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分量,更能恰如其分地體現出中國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地位和所作出的貢獻。
因此,毛主席關于中國抗日戰爭起于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觀點,在中國抗戰史的研究中不但獨樹一幟,有先見之明,而且符合事實,特別重要。
這可以說是毛主席對中國抗戰史研究的一大貢獻!
我們研究中國抗戰史的人,絕不應該忘記毛主席的這個開創性貢獻!毛主席的觀點在幾十年后才被人們普遍認可,說明了真理的光芒可以穿越時空,真理的力量終將征服人心,真理不會被長久地掩蓋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